科学地研究毛泽东

2013-03-19 17:19
武陵学刊 2013年2期

龚 云

(中国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北京 10073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关于毛泽东生平和毛泽东思想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毛学”。不可否认,在新时期对毛泽东的研究中,存在着种种不足。目前毛泽东研究存在边缘化趋势和一些混乱现象。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毛泽东研究的历程说明:在研究毛泽东生平和毛泽东的思想时,只有超越神化和丑化、科学地研究毛泽东,才能做到科学性和政治性相统一。

2013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特以此文缅怀这位逝去多年的人民领袖。

一 新时期毛泽东研究的发展历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于毛泽东的研究与改革开放的进程相伴随,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这个阶段是毛泽东研究理论上正本清源、政治上进行科学定位的阶段。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既克服了“文革”期间对毛泽东神化的问题,又克服了“文革”结束后社会上存在的对毛泽东简单否定的错误倾向,从理论上阐明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定义和基本体系,恢复了毛泽东思想的本来面目,正确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功过,确立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评价问题,诚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对毛泽东同志的评价,对毛泽东思想的阐述,不是仅仅涉及毛泽东同志个人的问题,这同我们党、我们国家的整个历史是分不开的。要看到这个全局。”“这不只是个理论问题,尤其是个政治问题,是国际国内的很大的政治问题。”[1]299因此,对毛泽东的评价,是事关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方向问题。在“历史决议”的形成中,党内4 000名高级干部参与了讨论。邓小平、陈云、叶剑英的重要讲话,黄克诚《关于对毛主席和对毛泽东思想的态度》的文章,都立足全局,站在政治高度,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进行了科学定位,成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关于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研究的基本准绳。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一个科学性和政治性相统一的文件。30多年的历史实践证明,这个文件对今天研究毛泽东仍然具有很强的指导价值。不仅在方法上,而且在基本结论上,都是科学研究毛泽东的指南。那种认为“历史决议”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评价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权宜之计的说法,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也是错误的。对待毛泽东的正确态度,应该像邓小平同志在回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时说的那样:“从我们中国人民的感情来说,我们永远把他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缔造者来纪念。”[1]344

第二个阶段:从1981年下半年宣传学习“历史决议”到1983年底纪念毛泽东诞辰90周年,这是广泛宣传毛泽东生平、毛泽东思想和科学研究毛泽东的起步阶段。这个阶段主要对“历史决议”进行阐释,同时理论界开始围绕毛泽东思想的定义、体系和灵魂进行初步研究,特别是对毛泽东哲学思想展开了深入探讨,以1981年10月在广西桂林召开的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研讨会为标志。

以纪念毛泽东诞辰90周年为契机,许多老同志发表了回忆毛泽东生平的文章,各地也出版了大量关于毛泽东的回忆性资料,为毛泽东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党中央召开了纪念毛泽东诞辰90周年大会,推动了毛泽东研究的深入发展。

在这个阶段,毛泽东开始作为一个科学的研究对象进入学者的视野,学术界开始客观地研究毛泽东,是科学研究毛泽东的开端。

第三个阶段:从1983年底到1989年“政治风波”,毛泽东生平和毛泽东思想研究进入了一个比较活跃的时期。各类学会、刊物和学术活动开始涌现。1986年10月,全国性的“毛泽东思想理论与实践学会”在众多的专业组织基础上成立。

国外关于毛泽东的研究动态、信息和观点大量传入国内。学术界对晚年毛泽东的错误进行了探讨。1988年,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成立了“毛泽东晚期思想课题组”,召开了“毛泽东晚期思想学术研讨会”。1989年1月,萧延中主编的《晚年毛泽东》论文集出版,在学术界和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反响。

这个阶段的毛泽东研究受“文化热”的影响,一些学者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对早年毛泽东和晚年毛泽东进行了研究,使人耳目一新;也有学者简单套用西方的一些分析方法,研究毛泽东的心理和行为,导致毛泽东研究走上了歧途。

第四个阶段:从1989年下半年到1993年底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是毛泽东生平和毛泽东思想研究进入高潮的时期。

1989年“六四”政治风波后,理论界进行了深刻反思,认识到前一阶段少数学者对毛泽东评价的偏颇。以1991年建党70周年、特别是1993年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为契机,全国出现了研究毛泽东生平和毛泽东思想的高潮。1991年,《毛泽东选集》(第二版)修订出版发行达700多万套,全国掀起学习《毛泽东选集》的热潮;当年底,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召开了“毛泽东研究述评研讨会”,总结了前一段时间的研究成果;1993年,中央和全国各地召开了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的大会,江泽民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高度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功绩,同时出版了大量资料,学术界关于毛泽东生平和毛泽东思想的研究文章和专著达6 000多篇(部)。

这个阶段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社会上出现“毛泽东热”,关于毛泽东的通俗书(如《走下神坛的毛泽东》)、歌曲、纪念品大量热销。同时,丑化、否定毛泽东的声音在内地开始出现,以李志绥的《毛泽东的私人医生回忆录》非法输入内地为代表。

第五个阶段:从1994年到2003年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毛泽东生平和毛泽东思想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平稳发展的时期,学术性越来越强,政治性日趋淡化。

平稳发展表现在各类原始文献的大量出版,如《毛泽东文集》(8卷本)、《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卷本)、《毛泽东外交文选》、《毛泽东年谱(1893-1949)》;研究成果的出版,以《毛泽东传》(1996年和2003年出齐)为代表,该传记是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的学者在占有大量一手档案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苦心研究而撰写的一部最权威的毛泽东传记。2003年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时,中共中央召开了隆重纪念大会,胡锦涛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再次高度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重申了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立场。

这个阶段学术界越来越把毛泽东作为一个科学的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按照学术的规范进行研究。

第六个阶段:从2004年到现在,毛泽东生平和毛泽东思想的研究呈现了某种边缘化趋势,民间怀念毛泽东成为突出现象;少数人主张重新评价毛泽东;否定毛泽东的声音越来越嚣张。

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后,关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成为理论界的研究热点。在2008年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和2009年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各类研讨中,在如何看待改革开放前30年和改革开放后30年关系的学术争论中,建国后毛泽东的贡献和错误成为争论的焦点。社会上对毛泽东的评价呈现分化趋势。在这个阶段中,国外学者研究毛泽东的旧著,如美国学者特里尔的《毛泽东传》,在中国多次再版,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学术现象。

在这一阶段,由于毛泽东研究已经是一个高地,不易取得大的突破,更主要的是在一些人眼里,毛泽东已经是一个历史人物,离现实越来越远,学术界急功近利心态比较重,不愿意沉下去,研究视角比较窄,所以研究成果出现低水平重复,研究的人越来越少。毛泽东研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出现了某种边缘化趋势。

但由于社会结构的大变动,在社会上特别是弱势群体中,对毛泽东时代的怀念之情越来越强烈,少数地方出现了把毛泽东神化的现象,还有人提出重新评价“文革”的主张,替毛泽东晚年的错误行为辩护,不愿正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

而一些受到毛泽东时代的运动伤害过的人和一些对毛泽东怀有偏见、敌视的人,为了否定四项基本原则,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利用回忆录,借社会思潮,以重新评价党的历史为名,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要求重新评价毛泽东,集中否定毛泽东,特别是在极个别离退休老干部中和极少数所谓“公共知识分子”中,攻击毛泽东成为他们表达自己政治理念的重要突破口,这种现象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为集中代表。

总体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毛泽东生平和毛泽东思想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对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毋庸讳言,进入新世纪以来,毛泽东研究,呈现一种边缘化的倾向,一些研究存在混乱现象。当前,重视毛泽东的研究,科学地研究毛泽东,显得非常迫切。

二 科学研究毛泽东的原则和方法

毛泽东是一个中外历史上的伟大人物。毛泽东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丰富历史内蕴的政治符号。对毛泽东的研究,不仅仅是对一个历史人物的研究,而且具有重大的政治影响。因此,毛泽东研究,要超越神化和丑化,实事求是、科学地进行。

(一)科学研究毛泽东要遵循的原则

科学研究毛泽东要遵循的首要原则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地研究毛泽东具体体现在,首先要高度重视毛泽东研究。虽然毛泽东已经成为一个历史人物,但毛泽东思想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时代是中国历史的重要时期。毛泽东及其思想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认真研究。毛泽东研究永远不会过时。时至今日,毛泽东仍然受到世界的关注。2009年6月19-20日,希腊总统卡罗洛斯·帕普利亚斯在会见第十七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贺国强时表示:“毛泽东是你们党和国家的缔造者,我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很崇敬,他和他的思想对我的人生经历具有重要影响。”[2]因此,需要高度重视毛泽东研究,改变目前毛泽东研究边缘化的趋势,集中一批力量加强毛泽东研究。

其次,要高度重视毛泽东研究的特殊性。与一般历史人物研究不同,毛泽东研究直接为中国共产党的现实工作和建设服务,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和现实性。它关系到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正确理解,关系到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依据,关系到对中华民族的一段重要历史的评价,关系到中国人民的感情,关系到世界进步事业的发展。因此,研究毛泽东,要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讲政治,要超越个人恩怨,要以史为鉴,服务中心,围绕大局,发挥资政育人的作用,

再次,要增强毛泽东研究的科学性。要对毛泽东的生平进行科学的准确的叙述和解释,并用它来教育全党,教育青年,教育人民。胡乔木同志曾经指出:“党史工作的战斗性所以有力量,是因为我们所依靠的是科学,依靠的是真理。这种战斗就是科学与反科学的战斗,是真理与谎言的战斗。历史的真相本来就是这样的,可是敌对势力硬要抹杀、歪曲、污蔑过去党和人民革命斗争的真相,因此,我们需要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科学的论证来阐明有关我们党的历史的各种根本的问题。”[3]只有增强毛泽东研究的科学性,才能回应社会上对毛泽东的错误和歪曲认识,正确地教育人民,引导各种社会思潮。

(二)科学研究毛泽东要遵循的重要方法

首先,科学研究毛泽东的一条重要方法是必须抓住毛泽东一生中的主流而不是支流。从方法论来看,评价任何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都要求抓住本质、主流,而不应抓住支流、现象就妄下结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还是历史人物的活动,都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在社会各阶级、阶层、集团的联系和矛盾斗争中进行的。将其抽象起来,孤立地进行描述,不但不利于认识其本质,反而会导致对历史的歪曲。对这种方法,列宁早就尖锐地指出:“在社会现象领域,没有哪种方法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了。挑选任何例子是毫不费劲的,但这没有任何意义,或者有纯粹消极的意义,因为问题完全在于,每一个别情况都有具体的历史环境……如果不是从整体上、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如果事实是零碎的和随意挑出来的,那么它们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也不如。”[4]

尽管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犯了严重的错误,曾经伤害了不少中国人,但从根本上来讲,他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建立了伟大的功勋,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如果不讲毛泽东的这个主流,只是一味地热衷于暴露他的缺点和错误,那么,即使所讲的缺点、错误是事实,它所提供的关于毛泽东的整个图景在根本上仍然是不真实的,是对毛泽东的整个历史的遮蔽。

因此,旗帜鲜明地、理直气壮地宣传毛泽东的功绩,既是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历史原则,是对历史事实的尊重,也是对中国人民负责,是对世界进步事业的肯定。历史虚无主义恰恰是把支流当主流,把现象当本质,把毛泽东的某些失误抽象化,并加以孤立地、片面地放大、渲染,这样做是对历史的严重歪曲,是对人民的极端不负责任。

其次,科学地研究毛泽东的另一重要方法是必须对毛泽东的失误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分析。在中国这样的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经济文化落后、发展极不平衡的东方大国,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全新而艰巨的事业。因此,在探索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犯各种错误。对于毛泽东在探索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必须结合历史条件进行具体分析。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打着反思历史的旗号,从暴露、控诉、攻击的目的出发,把毛泽东的一生描绘成是错误的堆积。这是十分有害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就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5]。在延安整风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强调,处理历史问题,不应着重于一些个别同志的责任方面,而应着重分析当时的环境,当时错误的内容,当时错误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思想根源。这个原则,今天仍然必须坚持。邓小平同志在谈到如何认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时,他明确指出:“在分析他的缺点和错误时,我们当然要承认个人的责任,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分析历史的复杂的背景。只有这样,我们才是公正地、科学地、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地对待历史,对待历史人物。”[1]172

历史地看,毛泽东所犯的错误,主要是由于经验不足和历史的局限所造成的,而不是毛泽东的个人品质造成的,更不是权力斗争的结果。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现在有些同志把许多问题都归结到毛泽东同志的个人品质上。实际上,不少问题用个人品质是解释不了的。即使品质很好的人,在有些情况下,也不能避免犯错误。”[1]300-301对于毛泽东一定时期所犯的错误,不能采取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离开具体的历史环境,把毛泽东所进行的艰苦探索说得一无是处,这种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从根本上说,是反历史、反科学的。更何况错误和挫折并不是纯粹消极的东西,其中也孕育着成功的因素。从近现代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来看,毛泽东所犯的错误,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正如恩格斯所说:“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6]

对待毛泽东的失误,正确的态度就应该像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那样:“一定要毫不含糊地进行批评,但是一定要实事求是,分析各种不同的情况,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到个人品质上。毛泽东同志不是孤立的个人,他直到去世,一直是我们党的领袖。对于毛泽东同志的错误,不能写过头。写过头,给毛泽东同志抹黑,也就是给我们党、我们国家抹黑。这是违背历史事实的。”[1]301-302

三 以中央对毛泽东的评价为指导,推进毛泽东研究的科学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领导人一直高度评价毛泽东。这些评价应该成为科学研究毛泽东的基本准绳。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在主持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时就明确指出:“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这是最核心的一条,不仅今天,而且今后,我们都要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丢掉了这个旗帜,实际上就是否定了我们党的光辉历史。”[1]291,298

1993年,江泽民同志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讲话中指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毛泽东同志在艰苦漫长的革命岁月中,表现出一个革命领袖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得心应手的斗争艺术和驾驭全局的领导才能。他是从人民群众中成长起来的伟大领袖,永远属于人民。毛泽东同志的革命精神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他的伟大品格具有动人的感染力,他的科学思想具有非凡的号召力。他和他的战友们所创造的彪炳史册的丰功伟业,为世界一切正直的人们所尊重。他的革命实践和光辉业绩已经载入史册。他的名字、他的思想和精神永远鼓舞着中国共产党人和各族人民,继续推动着中国历史的前进。毛泽东同志作为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毛泽东同志永远生活在我们中间,我们要认真学习他的科学著作,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是我们党的骄傲,是我们国家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对毛泽东同志永远怀着深深的尊敬和爱戴之情!”[7]

2003年,胡锦涛同志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他早年投身革命,在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中成长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他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毛泽东同志毕生最突出最伟大的贡献,就是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为古老的中国赶上时代发展潮流、阔步走向繁荣昌盛创造了根本前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是中国共产党的骄傲,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在为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一生中,毛泽东同志表现出了一个伟大革命领袖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炉火纯青的斗争艺术和杰出高超的领导才能。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壮丽历史画卷中,在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锦绣大地上,都留下了他作为一代伟人的风采。他不仅赢得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爱戴和敬仰,而且也赢得了世界上一切向往进步的人们的敬佩。毛泽东同志作为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8]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9]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10]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坚持、发展和继承、创新的关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习近平同志的讲话,是对毛泽东的正确评价,是推进毛泽东研究科学化的重要指导原则。

科学研究毛泽东,应该具备大历史的视野,站在人民的立场,站在人类追求进步事业的高度,这样才能实现科学性和政治性的统一,既做到实事求是,又能经得起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1]邓小平文选:第 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99.

[2]新华社.贺国强分别会见希腊总统和总理 [N].光明日报,2009-06-23.

[3]胡乔木谈中共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89.

[4]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64.

[5]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5.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2.

[7]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46.

[8]胡锦涛.在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3-12-27.

[9]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6.

[10]本书编写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