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灯勇,兰 青
(1.武汉理工大学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0;2.武汉理工大学 校医院,湖北 武汉 430070)
Deci等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人类动机的自我决定论。自我决定论认为[1],人类本性上是积极的,自我激励的和具有好奇心的。人类渴望成功,原因在于成功本身就是一种满足和奖赏。当然,人类也可能被疏离,被机械化。这种差异来源于人类内在的积极天性与支持或阻碍这种天性环境的相互作用。社会情境既可能支持也可能阻碍个体趋向积极承诺和心理成长的先天倾向。积极的有机体与社会情境之间是一种辩证关系。所有的人都有胜任力、自主和关系的需要,社会环境在实现这三种基本需要满足中起着重要作用。自我决定论把影响这三种基本需要满足的社会环境进行了区分,分别是自主支持的环境和控制的环境。
自我决定论认为自主的问题是理解人类行为调整的关键,自主是基本的人类需要[2]。自主指个体选择行为,对行为负责。自主表明个体对自己行为的选择感和自由意志。选择的数量与选择感是不同的。自主的对立面是他律,指来自现象自我之外的调整,如奖赏或惩罚等外部事件引起的。自主和独立是一对近义词[3],但两者不是等同概念[4]。与独立相对应的是依赖,依赖指个体仰仗他人以寻求帮助和指导。人们在相对独立的情况下表现出自主或控制,也可能在相对依赖的情况下表现出自主或控制[5]。
自主支持指处于权威地位的人(如教师)采纳他人(如学生)的观点,接受他人的感受,为他人提供相关的信息和选择机会,同时减少给予压力和命令;鼓励学生追求个人目标,支持学生认可的班级行为;对儿童自发和自主的能力给予积极支持[6]。自主支持不同于放纵(如规则的缺乏),或是忽视(如卷入的缺乏)[7]。自主支持涉及到教师或父母如何给予学生或儿童规则和卷入。自主支持与高水平的教师或父母卷入和提供规则是一致的。父母既给予儿童自主支持,又具有适当水平的卷入和提供规则,被认为是促进儿童积极发展的理想方式。
自我决定论认为[8],教师的自主支持风格表现为从高控制到高自主支持的一个连续体,维度的一端表现为高控制,维度的另一端表现为高自主支持。但有研究者认为,提供更多的自主支持并不是一定就会导致控制风格的减少,自主支持与控制是两个独立的维度[9]。另有研究者采用理论建构的方式提出自主支持的3种类型:组织自主支持、程序自主支持和认知自主支持[10]。组织自主支持包括鼓励学生成为环境的主人。教师为学生选择环境的程序提供机会(如教师与学生一起制定规则),给予学生实现目标过程中的速度自由(如选择实现任务的期限)等。程序自主支持包括鼓励学生成为形式上的主人。教师让学生选择以何种方式来呈现自己的观点,如采用图表的形式来阐述一个科学的概念。认知自主支持包括鼓励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让学生判断他们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让学生给出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评价他们自己和其他人所给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观点等。虽然Stefanou等人通过观察教师教学行为的方法提出自主支持的三维度,但还没有研究者采用实证的方法对这一理论构想进行检验。
有研究者从父母教养方式的角度研究了父母对儿童的心理控制与给予自主。一些研究者认为[11],父母对儿童的心理控制和给予自主处于一个连续体上,表现为单一的结构。另有研究者认为[12],权威型的父母教养方式包含三种相互区别的成分:接纳、行为控制/自主、心理控制/自主。行为控制指父母对儿童的行为监视和设置限定水平,对儿童行为的控制和管理。心理的控制是父母对儿童心理和情感发展的操纵和干预(如思维过程、自我的表达、对父母的依恋等)。而给予自主表现为对儿童表现和决策的鼓励。自主给予的缺乏并不表明心理控制一定存在。父母对儿童可能没有心理控制,同时对儿童给予低自主;也可能同时对儿童表现出心理控制和自主的给予。父母对儿童没有表现出心理控制,并不表明父母鼓励和促进儿童的自主。父母对儿童的心理控制和给予自主是两种不同的结构[13]。
研究者分别选取不同领域的样本对自主支持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得出基本一致的结论,自主支持具有积极的作用。
1.学校里的自主支持。有研究表明[14-16],学生知觉的教师自主支持对学生集体水平的行为投入、学生个体水平自我报告的投入和评分者评定的学生投入均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对学生需要的满足感、自我决定的动机,以及学习中的自我设障、回避寻求帮助和新方法均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17]。另有研究表明[18],教师自主支持对学生特殊领域的自主动机有积极的影响。相应地,自主动机又会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学校和社会能力、工作寻找行为、职业认同具有积极的影响。另有研究表明[19],教师自主支持与学生个人目标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的自主动机、自我报告的表面加工、深度加工和自由选择的坚持性具有显著的影响;学生的自主动机在教师自主支持和个人目标内容的交互作用与结果变量测验成绩之间中介作用显著[20]。
2.家庭里的自主支持。有研究表明[21],在母亲与婴儿一起玩玩具时,母亲给予婴儿自主支持,那么在后来婴儿单独玩耍其他类型的玩具活动中,婴儿所表现出的时间坚持性,以及与任务相关的行为更强,游戏中母亲的言语表现为控制性,那么儿童在后续的活动中表现出更低的内部动机。父母的自主支持有利于儿童内化各种规则和指导[22]。另有研究表明[23-24],父母的支持对孩子完成课外作业的自主动机与知觉的能力,更少表现出害羞和焦虑,更少逃课,有更少的学习问题,获得更好成绩等,均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知觉到父母表现出自主支持的青少年更倾向于为了个人成长发展出较强的内在抱负,有意义的人际关系和对社会的贡献,而不是外在的抱负,如财富、名声和荣誉等。
3.工作中的自主支持。Deci等[25]的研究表明,公司的管理者对员工的自主支持程度越高,员工对自己的工作和工作环境就越满意。同时,员工对公司的上层管理也越信任,并感觉到更少的压力和控制。另有研究者发现[26],银行的管理人员对员工越是给予自主支持,员工对基本的心理需要感到越满意,工作投入更积极,体验到更高的幸福感,并有更高的表现评定。还有研究表明[27],员工和谐的激情在公司部门的自主支持与小组成员的创造性、小组的自主支持与小组成员的创造性,以及员工的自主倾向与小组成员的创造性之间均起着中介作用。而且,在公司部门的自主支持、小组的自主支持和员工的自主倾向三因素的两两交互作用对小组成员的创造性影响中中介作用显著。
4.临床上的自主支持。研究表明[28],越是知觉到医生表现出自主支持的风格,身患多种疾病的门诊病人越是表现出源于自主动机的服用医生所开出的治疗药物,并更坚信医生所开处方的合理性。当护理对病人的自主支持越高,病人的自主动机就会越高,并对管理自己糖尿病能力的知觉越高,并导致他们对体内甘油控制的改进。
已有研究表明,无论是教师自主支持,还是父母或公司的管理者的自主支持均具有积极的效应。然而,有关自主支持的研究还存在一些值得商榷之处。
虽然自我决定论认为自主的问题是理解人类行为调整的关键,自主是人类的基本需要。然而,一些心理学者们对自主这一概念提出了质疑,甚至嘲讽自主、选择和意志。最典型的否认自主存在的当属行为主义学者们。行为主义学者认为,自主概念反映了对控制行为真实因素的无知。行为主义学者强调外部的影响,反对自主,不把自主看成是行为的自我认可,而是由外部推动的[2]。不过,自我决定论者认为,他们从来没有对强化的力量给予质疑。事实上,自我决定论认为控制行为的外部奖赏使得人们更易丧失内部动机,进而不能按照持久的价值和兴趣行动。有力的刺激使得人们失去自主,忽视或破坏他们非常重视的事情。一些社会认知论学者也认为自主是存在的,并把自主描绘成不受外部影响的自由。另有一些研究者对自主具有文化的普适性提出了质疑。自我决定论认为对关系、胜任力和自主的基本心理需要是普遍的,对所有文化中的人都是重要的。然而,文化相对主义的心理学者们认为,需要是在文化内学习得到的。跨文化的心理学者们认为,自主是西方文化中的概念,并被用到主张个人主义的西方文化教育中,对东方文化是不重要的。自主对生活在东方的亚洲人和其他传统文化中的人们是没有意义的。在强调集体主义和场依赖的文化中,关系是一种重要的需要。但是,自我决定论认为,虽然文化在某些深层和重要方面影响着人们,但所有的人都有一些需要。对于实现需要及获得满意感的方式而言,各种文化可能不同,但通过需要的满足来体验到最佳的幸福感这一事实是不依赖文化的[1]。由此可见,自主的存在性和是否具有文化的普适性,还处于争论之中。假如自主这一概念根本就不存在,或者不具有文化的普适性,那么对自主的研究,或者在不同文化中去探讨自主,也就没有什么意义。相应地,对自主支持的研究也就显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1.主观性与客观性。自主支持与自主支持感是否为同一概念,还需深入探讨。从已有的自主支持概念定义来看,是把自主支持界定为处于权威或重要地位的人给予他人支持的一种行为,而不是被支持者所产生的一种心理上的主观感受。但是,已有有关自主支持效应的研究大多是测量被支持者主观知觉的自主支持,并得出基本一致的结论,自主支持具有积极效应。然而,被支持者知觉的自主支持只是他们自己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并不能完全代表处于权威或重要地位的人真正地表现出自主支持。那么处于权威或重要地位的人给予自主支持与被支持者主观心理感受的自主支持之间是否存在一致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假如处于权威或重要地位的人所给予的自主支持与被支持者主观心理感受的自主支持存在一致性,那么在现实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我们就可以很好地从处于权威或重要地位的人入手,对他们进行自主支持风格的培训。但假如两者之间不存在一致性的话,那么对处于权威或重要地位的人进行自主支持风格的培训,试图让他们在管理或教学等过程中采用自主支持风格,似乎只能是一种徒劳。相反,探讨如何提高个体的自主支持感才显得更为重要。
2.特质性与状态性。自主支持究竟是一种人格特质,还是一种状态变量,或者两者兼有。假如自主支持是一种人格特质,那么也就是说不同的人在大多情境中要么表现出高自主支持,要么表现为低自主支持。因为自主支持既然是一种稳定的特质,也就很难改变。同时,从已有的以各领域的被试进行的研究表明,自主支持均具有积极的效应。那么,对于那些在自主支持人格特质上得低分的人,我们如何对待,这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假如自主支持是一种状态变量,对个体进行自主支持风格的培训,以便产生积极效应似乎具有重要的意义。
Deci等人[8]认为自主支持表现为从一端的高自主支持到另一端的高控制,是单一维度。然而,另一些研究者认为[9],自主支持与控制是两个不同的维度。还有研究者[10]提出自主支持的三维度观点。那么自主支持究竟是一维还是多维的,个体在给予自主支持的同时,是否也会表现出控制,还有待研究者们作进一步的研究。
中介与调节效应。目前有关自主支持效应的研究,大多是考察胜任力、自主和关系需要这三个变量的中介效应。除了这三个变量的中介效应外,是否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人格或动机等变量在自主支持和个体的结果变量之间起着调节或中介效应,从目前已有的研究来看,探讨的还很少。
鉴于有关自主支持及其积极效应的现有研究还存在一些可商榷之处。因此,在未来的该领域研究中,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第一,有关自主的存在性和跨文化的普适性还需进一步地验证。前面已谈过,假如自主这一概念不存在,或者说不具有跨文化的普适性,那么在一些文化中研究自主支持也就是空谈。心理学中的自主和自主支持概念主要是来自于西方心理学界的概念,这一概念是否适用于与西方文化有很大差异的东方文化,尚需检验。西方是信奉个人主义的文化,而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很深。儒家思想更侧重入世,突显出关系的重要性。费孝通在其《乡土中国》中也谈到中国的文化是一种关系文化。研究本土心理学的台湾著名学者杨国枢等人也认为中国人更倾向于一种关系自我。那么,在强调关系、场依存性的文化中,是否存在自主,自主的作用有多大,是否需要给予自主支持,多大程度上给予自主支持,这些都还有待深入研究。
第二,自主支持与自主支持感是否为同一概念,也需作进一步探讨。单纯从字面意思来理解,这两者应该不能等同和混淆。给予自主支持更侧重于外界给予被支持者的行为,而自主支持感仅是被支持者的主观心理感受。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进一步探讨这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包括结构的一致性和效应的相同性等。例如,处于权威地位或重要地位的人给予自主支持,被支持者是否能感受到自主支持,感受到自主支持的强度如何,等等。
第三,自主支持结构的几维性问题。要确定自主支持的结构,首先需要确定自主支持是一种人格变量,还是一种状态变量。假如仅是一种状态变量,也就没有考察结构这一必要了。假如把自主支持看成是一种人格变量,那么就是一种持久稳定的心理和行为方式。相应地,就需要考察自主支持这一人格特质的维度是一维,还是两维或多维性。
第四,自主支持的效应研究问题。首先,目前已有的自主支持效应的研究大多采用问卷法,而且调查的也是被支持者的自主支持感,而不是支持者实际的自主支持行为的效应。那么给予自主支持的支持者的实际支持行为对被支持者具有什么样的效应,是否与被支持者所感受的自主支持效应一致,还需进一步研究。其次,除了考察自主支持的直接效应外,还应考察自主支持的间接效应。有哪些重要变量在自主支持和结果变量之间起着中介或者完全中介的效应,另有哪些重要变量起着调节的效应。学校教育中,教师除了给予学生自主支持或高控制外,还会给学生提出一些目标要求,例如是表现目标(侧重于能力的表现)还是掌握目标(侧重于能力的提高)。那么,教师的自主支持与对学生的目标要求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教师的目标要求在教师的自主支持和学生的学习结果之间是否起着调节作用?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设置个人成就目标,那么学生个人成就目标是否起着中介作用,起着部分中介或者完全中介的作用,都还有待作深入研究。这一研究结果对我国过分强调考试成绩的教育体制,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采取高控制和过分追求分数这一表现目标的教学方式均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最后,从研究方法来看,目前有关自主支持效应的研究大多采用问卷法。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采用多种方法来验证,如情境启动实验法、观察法等。
[1]Deci E L,Ryan R M.Self-determination theory:A macro-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development,and health[J].Canadian Psychology,2008,49:182-189.
[2]Ryan R M,Deci E L.Self-regulation and the problem of human autonomy:Does psychology need choice,self-determiniation,and will?[J].Journal of Personality,2006,74:1557-1558.
[3]Beckert T.Cognitive Autonomy and Self-Evaluation in Adolescence:A Conceptual Investigation and Instrument Development[J].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7,9:579-594.
[4]Ryan R M,Lynch J H.Emotional autonomy versus detachment:Revisiting the vicissitudes of adoles-cence and young adulthood[J].Child Development,1989,60:340-356.
[5]Soenens B,Vansteenkiste M,Lens W,Luyckx K,Goossens L,et al.Conceptualizing parental autonomy support:Adolescent perceptions of promotion of independence versus promotion of volitional functioning[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7,43:633-646.
[6]Ryan R M,Deci E L,Grolnick W S,La Guardia J G.The significance of autonomy and autonomy support in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M]∥D.Cicchetti & D.J.Cohen(Eds.),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2nd ed.,Vol.1).Hoboken,NJ:Wiley,2006.
[7]Joussenment M,Landry R,Koestner R.A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perspective on parenting[J].Canadian Psychology,2008,49:194-200.
[8]Deci E L,Schwartz A J,Sheinman L,Ryan R M.An instrument to assess adults'orientations toward control versus autonomy with children:Reflections on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perceived competence[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81,73:642-650.
[9]Tessier D,Sarrazin P,Ntoumanis N.The effects of an experimental programme to support students'autonomy on the overt behaviours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J].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of Education,2008,23:239-253.
[10]Stefanou C,Perencevich K C,DiCintio M Turner J.Supporting autonomy in the classroom:Ways teachers encourage student decision-making and ownership[J].Educational Psychologist,2004,39:97-110.
[11]Soenens B,Vansteenkiste M.Antecedents and outcomes of self-determination in three life domains:The role of parents'and teachers'autonomy support[J].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2005,34:589-604.
[12]Gray M,Steinberg L.Unpacking authoritative parenting:Reassessing a multidimensional construct[J].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1999,61:574-587.
[13]Silk J S,Morris A S,Kanaya T,Steinberg L.Psychological control and autonomy granting:Opposite ends of a continuum or distinct constructs?[J].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2003,13:113-128.
[14]Jang H,Reeve J,Deci E L.Engaging students in learning activities:it is not autonomy support or structure but autonomy support and structure[J].Journal of Eductional Psychology,2010,3:588-600.
[15]Jang H.Supporting students'motivation,engagement,and learning during an uninteresting activity[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8,100:798-811.
[16]Tessier D,Sarrazin P,Ntoumanis N.The effect of an intervention to improve newly qualified teachers'interpersonal style,students motivation and psychological need satisfaction in sport-based physical educatio[J].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10,35:242-253.
[17]Shih S S.An examination of factors related to Taiwanese'adolescents reports of avoidance strategies[J].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09,120:377-388.
[18]Vansteenkiste M,Simons J,Soenens B,Lens W.How to become a persevering exerciser?Providing a clear,future intrinsic goal in an autonomy supportive way[J].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2004,26:232-249.
[19]Vansteenkiste M,Simons J,Lens W,Sheldon K M,Deci E L.Motivating learning,performance,and persistence:the synergisitic effects of intrinsic goal contents and autonomy-supportive context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4,87:246-260.
[20]Grolnick W S,Frodi A,Bridges L.Maternal control style and the mastery motivation of one-year-olds[J].Infant Mental Health Journal,1984,5:72-82.
[21]Kochanska G,Coy K C,Murray K T.The development of self-regulation in the first four years of life[J].Child Development,2001,72:1091-1111.
[22]Grolnick W S,Ryan R M.Parent styles associated with children's self-regulation and competence in school[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89,81:143-154.
[23]Vansteenkiste M,Zhou M,Len,W,Soenens B.Experiences of autonomy and control among Chinese learners:Vitalizing or immobilizing?[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5,97:468-483.
[24]Deci E L,Connell J P,Ryan R M.Self-determination in a work organization[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89,74:580-590.
[25]Baard P P,Deci E L,Ryan R M.Intrinsic need satisfaction:A motivational basis of performance and well-being in two work settings[J].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2004,34:2045-2068.
[26]Liu D,Chen X P,Yao X.From autonomy to creativity:a multilevel investigation of the mediating role of harmonious passion[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11,96:294-309.
[27]Kennedy S,Gogin K,Nollen N.Adherence to HIV medications:Utility of the theory of self-determination[J].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2004,28:611-628.
[28]Williams G C,McGregor H A,Zeldman A,Freedman Z R,Deci E L.Testing a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process model for promoting glycemic control through diabetes self-management[J].Health Psychology,2004,23:5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