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医学专业课教学中的以人为本

2013-03-18 16:55姚昕涛邹仲敏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7期
关键词:专业课课程教师

程 晋,姚昕涛,邹仲敏

(1.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毒理学研究所,重庆 400038;2.第三军医大学学员旅3队,重庆 400038)

医学课程体系的变革突出表现在:加入了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技术和方法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塑造学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培养出的学生与社会有很好的相容性。但是,仅靠有限的课程是无法达到这一目的的,它必须贯穿医学教育的始终。由于专业性强,医学专业课课堂一般只能着重对专业知识进行讲解,在保证“专、精、深”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兴趣和人性的培养。由于高校录取制度等原因,造成一些学生不能就读自己喜欢的专业;或者由于学生对所选专业缺乏正确认识,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发现专业与自己兴趣不符,从而产生厌学、得过且过的心理。每名学生都是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对学生的培养应本着“先成人,再成才”的理念,即在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前,首先教育其如何做人,继而培养其对专业的兴趣,最后才是教授具体的知识和技能。

“先成人,再成才”理念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

1 以学生为根本

1.1 以学生为根本的教育理念

著名哲学家康德曾说,“人的目的是‘做人’”,而“人只有依靠教育才能成为人”。教育家潘懋元说:“教育的直接任务是促进人的发展。”[1]这些思想都说明,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人。这里的“人”,首先是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感的社会意义上的人,其次才是具备专业技术、担当社会分工的人。对于医学生而言,今后从事的工作关系到人的生命,精湛的医术固然重要,但首先应具备的是医者的仁心。而现阶段高校往往更重视专业知识传授,却忽视了对学生人性的全面培养。

虽然对学生思想的培养有特定的课程,学校也有教师专门负责学生工作,作为医学专业课,无论从内容还是课时上,都不允许教师在课堂上忽视知识讲授而大谈人文道理,但专业课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人文知识的重要性。试想如果教学理念存在偏差,将一堂课的出发点仅限于完成内容的讲述而非培养学生成人,轻者会限制教师个人能力的发展,使教师本人最终仅能作为教书匠而非“师”,同时使学生对学习毫无兴趣,报以敷衍的态度,前面学后面忘,重者会导致学生重知识而轻人性。尤其作为医学生,如果平时在课堂上接触到的只是冷冰冰的知识、技能,今后走上工作岗位,也势必只讲专业,将有思想和灵魂的人视为单纯的物质的集合体,进而缺乏对服务对象的人文关怀。因此,专业课教师更应通过身体力行,在讲课中采用合理引导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态度。例如在动物实验课上,教师应培养学生养成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研态度,提醒学生爱护实验动物,感受动物作为生命体要遭受手术甚至死亡的痛苦无助以及为人类医学科学献出生命的伟大,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死亡。通过思想教育唤起学生对生命的珍视,对一堂普通实验课的重视。这不仅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所有生命的理解和尊重。教师要在专业课教学中,注意教育学生以病人为中心,尊重病人的意愿和权利,解除其疾苦,增进其身心健康。

另外,专业课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往往更大。由于医学生今后从事的工作与专业课教师有更多共同点,往往教师从专业的角度对做人的一点感悟,都会使学生铭记,因此,专业课教师不仅要提高自身修养和综合素质,为人师表,还应经常与学生沟通,尤其在学生学习专业课感到迷茫、理想和现实发生冲突时,要以一个普通前辈的身份现身说法,引导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习兴趣,逐步成长为一名拥有医学专业技能的合格人才。笔者认为,教师应该花时间选择和设计案例,在其中融入道德和医德要素,使学生逐步把医术和医德视为医生职业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1.2 以学生为根本的教学过程

“教”依存于“学”,没有“学”的需求,就没有“教”存在的价值。因此,在教学环节中,学生才是第一位的。而目前我国大多数学校的教学模式依然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很难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此外,在现阶段高校日益注重科研的形势下,教师不得不将部分精力放在科研上,在教学中投入的精力十分有限,有时出现用同一本教案、同一份课件给所有专业的学生上课,甚至多年不更新的情况,这都反映出教师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的缺陷,将“教”的地位凌驾于“学”之上,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首先,以学生为根本的教学过程,体现在备课上,教师应做足“备学生”工作。在课程开始前,学校通过师生见面会的形式组织主讲教师和学生代表开座谈会,使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专业和年级、已学习的基础课程、对所学课程的认识、兴趣和疑问、需求等,进而在备课时有的放矢,有利于讲课时更具针对性。授课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内容是教师专门为他们量身定做的,这种无声的重视是对学生最好的关怀。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现代医学教育中要求教师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个性,使之全面、协调发展。教学中注意增加小组讨论,开设综合性、设计性项目,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发展。如果教师精心“备学生”,就能够对学生进行单独的针对性的引导和交流,给其恰当的建议,使学生在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上迅速成长。

其次,以学生为根本的教学过程,还体现在讲课中。讲台是教师的舞台,无论台下“观众”是否满意自己的表演,教师依然要全身心投入角色。教师的舞台是互动开放的,要在课前备好学生的基础上,时刻注意学生的反应,如果大多数学生都表现得毫无兴趣,说明讲课的内容或方式存在问题,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此时不妨停下来,结合教学内容讲个故事、笑话,甚至做游戏等激发学生兴趣。此外,教师讲课过程中要扫视不同位置的学生,而非只与前排或与教师互动良好的学生进行目光交流,这样才能让全体学生都感受到被教师关注。

2 以专业服务对象为基本

医学是以人的健康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学生毕业后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和需要解决的问题都是以人为载体的,因此,在专业课授课过程中,教师必须将专业知识贯穿于“人”这一载体中,使学生在理论学习阶段就养成以人为视角的习惯。目前国内大多数临床医学专业教材是按照器官、系统、学科来划分章节,而每一章节又按照概述、病因、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预防的顺序编写,教材虽然条理清晰,但与实际应用衔接较为困难。因为在临床上遇到一名病人,医生首先接触的是临床表现,先做的是问诊和检查。预防医学同样如此,首要和关键问题是如何避免群体遇到不利的公共卫生事件;一旦发生公共卫生事件如何最大程度保障群体健康。此外,学生在课堂开始阶段更容易集中注意力,而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重点内容却往往出现在后半节课。因此,如果按照教材顺序讲课,一方面不以“人”为载体,课堂枯燥;另一方面在学生疲倦时才进行重点、难点的讲解,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从产生学习兴趣至疲劳是有规律的生物现象,教师要针对这一规律安排授课内容,或者根据授课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适时激发和调整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开始的15分钟是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处于持续聚精会神状态的关键时期,在这段时间引入生动的案例,通过分析、解决具体问题展开讲解,有助于学生将注意力放在服务对象的层面,而非概论、病因等。这就需要教师打破教材编排顺序和循规蹈矩的传统教学模式,以为服务对象解决实际问题为基本进行教学设计。打破教材编排顺序对教师的要求很高,需要教师对内容的深刻把握以及具备搜集、整合各种案例并将其融入教学的能力。目前,基于问题的教学法(PBL)与以服务对象为基本的理念颇为相似,它以真实的临床病例为触发器,通过自导式学习、小组讨论的形式整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2]。由于专业不同,这种教学模式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学科内容适度调整。以军事预防医学中“化学毒物损伤防治”为例,由于该课程教学时数少,因此,不能经常性开展讨论式教学,但可以吸收其理念,以“人”承载问题进行导入并作为一节课的主线,在形式和顺序上,不按照给出毒剂种类并概述、毒理机制和作用、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的顺序,以给出病例—分析症状—分析病因(何种毒物损伤)及诊断—机制—对症和对因治疗,从被化学毒物损伤的实际问题出发,按照实际的思考顺序进行讲解,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也有利于将重点内容在课堂早期呈现,加深学生记忆。

3 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资本

教学过程要充分利用一切资源。我们通常理解的教学资源仅局限于物质层面,如网络、多媒体、实物模型等,其实,人也是一种资源,而且具有主观能动性,是资源中最具价值和潜力的。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将学生理解为“人的资源”。教学不是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靠教师一己之力达到的教学效果是有限的,必须使学生充分参与其中。这里的“资本”是指认识到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价值,并将其作为提高教学质量最有效的手段,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1 培养兴趣,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首先要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一门课程感兴趣时,自然会投入更多热情和精力,此时,即使没有教师“填鸭式”的灌输,学生依然能够主动学习,甚至深入探索。人的一部分兴趣与生俱来,但也有一部分是可以经过后天培养获得的,此时,教师就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学生之所以对某门课程感兴趣,最早就是因为喜爱某位教师。其原因在于,首先,教师对专业和工作的执着是优良师德师风的表现,会形成独特的人格魅力,而学生往往会被这种魅力感染,表现出对教师的尊敬,无形中会对其所教课程更为重视,进而对该课程产生兴趣。其次,教师放低姿态,与学生成为朋友平等相处,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会极大提升自身亲和力,从而赢得学生的喜爱,也会使他们更加重视这门课程。再次,教师的执教水平也会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兴趣。一名优秀的教师,能够用通俗幽默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将艰涩难懂的知识深入浅出地讲出来,寓教于乐,使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自然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不仅如此,还会让知识变得更易理解和掌握,极大地提高学生对高质量完成该课程的学习的自信心。

3.2 培养探索能力,保持学生主观能动性

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关键在于培养其探索意识和学习方法,只有当学生认识到探索的重要性并付诸行动,兴趣才不会枯竭。长期以来,由于“师道尊严”的观念根深蒂固,我国培养出的人才一直存在知识扎实但创新不足的问题,在学生思想深处,教师是神圣、不容反驳的,学生只有接受和服从。然而,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不盲从、自我探索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勇于质疑现有的观点,学生才会不受课堂内容的束缚,自主学习各家理论,或批判性接受,或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观点。当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和习惯被培养起来,教学效果自然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值得一提的是,怀疑和自主探索的前提是形成正确的怀疑观,并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有些学生生性盲目自大,容易将怀疑误解,认为既然要怀疑就要将书本内容全盘否定,自己另起炉灶;还有部分学生由于基础知识不扎实,不了解某个知识点而对正确的理论产生怀疑。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怀疑探索精神时要引导他们区分盲目的怀疑和科学有据的质疑,明确哪些问题是真正尚未解决的科学假想,值得去探索,哪些是由学生自身因素造成的。对于后者,教师应帮助他们纠正观念,弥补知识漏洞。

在方法上,教师可以创造见习和实习的机会,精心安排见习、实习内容,推荐获取知识的渠道,如学术网站等,并介绍常用的文献检索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介绍一些前沿的实践技术,让学生了解现有知识点和假想得来的过程;还可在课后对有兴趣的学生单独辅导,使学生通过实践发现问题,学会通过广阔的渠道深入了解问题,了解通过怎样的技术才能解决问题,进而提升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掌握了主观能动性这一资本,教学过程就进入一个良性循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生的探索钻研又反馈回来,促进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的进一步完善,通过师生间的相互促进提高教学质量。

4 结语

以人为本是教育的核心价值理念,具体到医学专业课,可以从多角度衍生出不同的教学思想。教师只有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理解以人为本的含义,才能将各种思想灵活组合、运用,从而高质量地完成育人目标。

[1]龙梦晴,严春花,韩浩.让学生自己成为自己——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人本理念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1(2):37.

[2]蔡美兰,曹秀风.PBL教学中临床教师的培训在专业学位研究生中的应用[J].企业研究:理论版,2011(2):77.

猜你喜欢
专业课课程教师
最美教师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教师如何说课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