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农村社区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3-03-14 01:36薛琳菲
科技致富向导 2013年2期
关键词:农村社区辽宁省问题

薛琳菲

【摘要】经过多年的建设,我省农村社区建设已形成了若干模式,有的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我省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尚处于摸索阶段,各种模式也都存在不少问题。本文首先从农村社区建设的时代背景出发,其次对辽宁省农村社区建设中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辽宁省;农村社区;问题;对策

1.绪论

1.1农村社区建设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条件

社区是由生活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生活共同体。社区在中国是一个外来语,为社会学的一个基本概念,社区构成必须具备固定地域、规模数量居民、服务设施、特定文化、社区意识、管理机构等六大要素。

我国当前正在推进的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以工哺农、以城促乡政策的实施,不断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农村现代化。这是一个包括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的复杂过程。农村城镇化必然要求按照城市社区这个方式管理农村居民的生活;农业现代化要求以社区为区域把一些生产要素集中起来,联合形成一定的社会经济合作组织和中介组织,提供优质高效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农民市民化要求具有现代因素的社区作为孵化器去承载培育市民精神。农村城镇化进程中自然村落的衰败与现代社区的崛起以及新农村建设中国家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与居住环境的投入是新农村社区建设的两个主题背景。

1.2辽宁省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内涵

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农村社区建设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长期以来,社区与城市联系非常密切社区已成为现代城市的基本单元以社区为核心和墓础的城市管理体系成为现代国家管理和整合的基础工程。广大农村地区,除了极少数项目外,所谓的公共产品和社区服务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农村社区概念的提出就是要将农村与具有浓厚城市色彩的社区联系在一起它意味着农民将逐渐发展为农村居民,农村居民也可以享受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完备的基础设施、完善的公共服务管理体系和优美的环境卫生等;意味普农村地区也将成为国家的基本单元被整合进现代国家的总体发展之中,不再被国家遗忘,而是成为现代国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社区建设的内涵是在行政村的地理区域范围内,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和民政部门的协调指导下,由村党组织和村委会直接组织,通过直接民主和自我管理的方式依靠政府、社会和村民自身等多方面的资源和力,推动农村基础设施、环境治理、社会保障和公共产品体系建设,强化各项公共管理与服务功能,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农村社区成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过程。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是要将农村纳入现代国家建设的总体轨道之中。农村社区不仅仅是复活传统农业社会时代农村那种守望相助、鸡犬之声相闻的封闭性社区相反应该是能够享受到现代生活水平的新型开放社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体现。农村社区建设是现代城市社区建设向农村地区的适合农村产业和地域特点的适度的、循序渐进的自然延伸。

2.辽宁省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农村社区建设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目前,在农村社区建设的资金投入上,多数地方由于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本地财政投入的比例都相对较小,更多的是依靠乡镇和村集体投入,而大部分地方农村集体经济状况不好,还有不少村仅仅依靠财政支付资金来维持农村社区的建设、开展经常性活动、日常事务管理、基础设施维护等方面的支出。近年来,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尤其是农业税免除之后,乡村债务问题进一步暴露出来,成为影响辽宁省农村各项事业开展的制约因素。同时随着农村社区功能的不断完善和作用的发挥,农村社区运行成本大大增加,资金保障又成为首要难题。资金无保障,使社区建设中的各项工作难以为继,功能弱化,影响农民群众对建设社区的信心和期望,使社区建设的整体效果大打折扣。

2.2农村社区民主建设出现一些新的制约因素

现代农村社区应该是“能够享受到现代生活水平的新型开放社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体现”。首先,构建开放型农村社区民主建设必然要求重新界定农村社区居民身份,确保居民的各项民主权利。因为农村社区建设的目的就是要使生活于社区共同体内的各个主体平等享有各项民主权利,享有社区共同体资源。

2.3农村社区建设政策制度体系还不够健全

全国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国家层面一直未出台有关农村社区建设方面的政策或规范性文件。全国各地的试点模式与做法也是各具特点,如“一会五站”的江西模式、“以城带乡”的胶南模式、“撤组建社”的秭归模式以及“城乡一体”的义乌模式等等。

3.推进辽宁省农村社区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3.1应做到社区经济建设与当地城市的经济建设一体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是农村社区建设的背景,也是农村社区建设模式的应有内容。农村社区建设模式的完善,应按照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要求互联互动。在此应特别指出的是,城乡一体发展是社区建设的发展方向,城市社区比农村社区建设发展的时间早、经验多,虽然城市和农村在社区建设的具体内容上存在不同,但基本的建设程序、工作思路、服务内容是相近的。所以,应借鉴城市社区建设的经验来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实现城乡社区建设资源的共享。

3.2建立多层次的社会参与机制

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是一项惠泽普通百姓的村民自治工程,建设中仅仅依靠各级党委、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广泛动员群众,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支持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一是在村“两委”成员的带动下,发挥好老模范、老党员、老教师、老退伍军人、老干部的作用,建立“党员奉献日”制度,为社区建设提供义务服务。二是依托中小学校、共青团组织成立农村社区志愿者组织,不断壮大志愿者服务队伍,影响和带动广大村(居)民,共同参与农村社区建设。三是提倡有关部门和单位结对帮扶农村社区,积极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四是加强农村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不断改进和完善村级组织的选举制度,把政治素质好、有奉献精神、公道正派、廉洁自律、能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人才选入村级组织班子,使之成为农村社区建设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服务者。积极组织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培训,提高农村社区工作者的综合能力,有效激发农村社区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农村社区建设水平。

3.3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和机制

农村社区建设模式的生命力取决于各项制度和机制的完善,例如自治制度、组织建设、资源整合、公共服务保障、资金投入等等。首先,要理顺乡镇政府、村委会与社区自治组织之间的职责关系,这是长期以来影响社区发展的制度因素,为此,在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政府既要尽到应尽的职责,同时也得体现社区的自治性。其次,健全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农村社区建设从开始筹建和规划,到基础设施的建设、后期的社区管理、公共服务供给等,都需要资金的连续性投入。应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加大政府对农村社区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逐步建立起财政投入、村集体经济、企业等社会力量对社区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促进社区的持续发展。再次,在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方面,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资源的财政支出比例,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保障机制,着重解决农民关心的就业、就医、基本生活保障等问题,把公共服务引入农村社区,在管理服务中逐步完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科]

【参考文献】

[1]王青山,刘继同编著.中国社区建设模式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夏周青.中国农村建设:从乡村建设运动到农村社区创建的兴起[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2).

[3]方明.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多角度思考[J].建设科技,2006,(22).

猜你喜欢
农村社区辽宁省问题
图解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诸城市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建设研究
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社区治理的创新
农村社区廉政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探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薄熙来:辞别地方另有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