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以爽 肖秀杰
【摘要】君主立宪制是先进的中国人所寻找的救国救民、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道路之一,因其与中国千年的君主制、家天下、国民素质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且注重循序渐进而具有很强的可行性而成为许多中国人的选择,但由于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没有给广大农民带来实在的益处而失败。
【关键词】君主立宪;君主传统;虚君;国民素质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始终在探索救国救民、实现现代化的道路,借以实现由古代向近代的转型。君主立宪制就是其中选项之一。鸦片战争后,就有人开始介绍君主立宪制的一些思想主张;到了19世纪60、70年代,早期维新派开始零散地介绍;维新变法时,康有为、梁启超等产生在中国实行的想法;日俄战争后,君主立宪的主张真正成为一种强大的社会思潮;到清朝预备立宪时,君主立宪由思潮发展为运动并达到高潮;辛亥革命后则到达顶点。随着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君主立宪也走到了自己的尽头。
君主立宪制立足于中国千年的君主传统。自夏朝以来,中国开始出现王,其后有了皇帝,帝王或者说君主,是中国最高的统治者。其制度设计全部是围绕如何巩固帝王的权力。由此形成中国人自觉的帝王情结。想成为帝王的人羡慕帝王,反对帝王的人仅仅是反对别人为帝王,而是由自己做帝王;至于普罗大众,则认为理所当然应该由帝王领导。帝王在百姓心目中是不可或缺的主心骨。因为帝王的权力来自于神,帝王是天子,反对帝王是逆天行道,不得好死。在权力来源理论尚未改变或已有改变但大多数人尚未接受的情况下,保留君主就意味着尊重传统,是历史的继承。舍弃君主,就意味着割断历史。保留或舍弃君主虽说都是一种选项,但相对来说,前者之路从理论上来说应该是稳健的选择,后者由于缺乏历史基础,必定充满坎坷,即使强行或幸运地实行,也会向历史上“君主”寻求帮助,只不过换个门面而骨子里仍旧是君主而已。证诸历史,英德日等国,在保留君主的前提下,均成功地实现了向现代化的转变。而众多国家抛弃君主,名义上建立起民主共和国,实际上实行的仍旧是军人强权政治。中国也是如此。清朝代表中国260多年。直至光绪、慈禧驾崩,直接对清朝的合法性提出质疑的不过是想取而代之的旧明势力、洪秀全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其他几乎没有。而孙中山所依靠的力量起初为绿林、会党势力,其后加上新军,广大民众对于何为民主共和几乎一无所知。民国以降,共和建立,支撑君主制的现实基础和历史积淀并没有因为革命派的宣传和革命的短暂成功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倒是君主的替身却不时出现。袁世凯由临时大总统到正式大总统,再到终身大总统,直至实行君主立宪制,在形式上逐渐向历史回归。其后的蒋介石南京政府实行的也是类似于君主专制的独裁统治,只不过形式上有所变化而已。国内外的历史证明,在中国保留君主借以实现现代化,是一种可供选择的稳妥路线。
君主立宪制下的君主是“虚君”,已经不再享有实权,而仅仅是不可替代的最高荣誉。名义上,国家的所有权仍旧是君主家族的,但其占有权和使用权已经转归民众选举的代表来行使。这样安排,具有相当的好处。中国千年的“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去除的。实行君主立宪制,既和宗法制下的中国历史相吻合,也暗合民众只知有家不知有国的现状,还可以减少皇族及其旧体制下受益者成为中国现代化阻力的可能性。保留君主世代相传,既可以阻断其他人的觊觎之路,减少争夺的纷扰,还可以稳定社会;同时,君主作为国家的象征,也有资格代表国家。保留虚君,实际上就是维系国家的统一。
虚君是通过立宪的方式进行的,而立宪则是通过人民选出代表,组建国会,制定宪法,约束君主权力,建立责任内阁制而实现的。国民素质是立宪的前提条件。只有国民具备了自治的意识和能力,才有可能实现宪政。但是,中国千年专制制度的教化,已经使国民成为专制权力下的顺民,形成了国民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在其职不谋其事、国家大事肉食者谋之的思维惯性。做顺民惯了,也就感觉不到自己的应有权力。这既是君主专制强大专政机器的功劳,也是国民一般情况下自动放弃反抗、默认现状的结果。国民的责任是难以推脱的。在国民当家作主的观念尚未形成的情况下,争取权力也就无从谈起。有鉴于此,立宪派主张,在先知先觉的带领下,通过宣传引导,启迪人民的思想觉悟,唤醒人民的权力意识,培养人民的自治能力。只要假以时日,人民的自治意识就会增强,自治能力就会提高,君主立宪也就可以实现。这是一个必需的过程,也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阶段。
专制君主放弃权力是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必要条件。虽然任何专制君主都不会自愿放弃权力,但在相当的压力下,也不是绝对没有可能的。清末,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局势,清政府始终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国际上,列强趁中国国势衰落之际,不断蚕食中国的权益。在国内,革命派接连发动武装暴动,要置清政府于死地,没有商量的余地;立宪派则借助日俄战争中君主立宪制的日本打败君主专制的俄国,大造舆论和声势,掀起了立宪运动。立宪派不仅自己宣传、介绍立宪知识,反对君主专制,而且影响、争取到当朝权贵、地方督抚、驻外人员的支持。在强大的立宪压力下,清政府不得不宣布仿行预备立宪。在出国考察大臣汇报立宪可确保皇位永固、外患可弭、内患可除的保证后,又开始预备立宪,并制定出详细的时间表。为了培养新式人才,科举制被废除,新式学堂逐渐建立;为了开展选举,户口调查逐步展开;为了养成民众的自治能力,自治会、咨议局、资政院先后建立并开始工作。虽然从清朝预备立宪的时间上来讲,预备期并不长;从方式上讲,逐步过渡也是应有之义;但在时不我待的特定背景下,清朝的作为仍旧给人以敷衍的感觉。光绪、慈禧死后,宣统继位,载沣摄政,清政府内部失去了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新的领导集团无法应对复杂的国内外局势。最有可能领导自上而下领导实施君主立宪的袁世凯又被开缺回家。面对立宪派的国会请愿运动,载沣一再推脱,尤其是成立与君主立宪制相违背的皇族内阁,更是使立宪派愤恨不已。铁路干线国有政策和借款修路,更是直接损害了立宪派的利益。清朝的倒行逆施,将对清朝充满幻想、可能争取到的立宪派力量推到了革命阵营。辛亥革命爆发后,幡然醒悟的清政府为了争取立宪派,虽然制定和通过了十九信条,开始真正实行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但为时晚矣。清政府因为自己的错误失去了挽救自己的机会。中国也失去了一个保留君主实现向现代化转型的机遇。君主立宪制没有在中国真正建立起来,民主共和制却以剥夺清朝国家统治权保留清朝小朝廷为代价而建立起来。但君主立宪制的影响仍旧存在。袁世凯在经历民初的民主共和后,断定其不适合中国国情,尤其是不适用于自己,尝试由自己建立君主立宪制,借以巩固政权,维护国家民族利益。
君主立宪制作为一个不会引起社会巨大震荡、社会成本较低的稳妥的实现现代化的选项,之所以没有实现,除了失去立宪派的支持外,最关键的是清政府没有得到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广大农民的支持。作为预备立宪的前奏,清政府实行的新政,没有给民众带来任何益处。废科举、兴学堂有益于城镇的士绅家庭,费用却由农民负担;编练新军用于抵御列强侵略、保卫国家人民,结果却是花钱不少,民族危机不见减少却日益增多,民众未受其益反受其害;奖励实业与农民更是没有多少关系;预备立宪时各种自治机构的建立,不仅没有增加农民的主人翁感觉,倒是使自己的实际生活日益拮据,难以为继。失去人心决定了清朝不可避免的灭亡命运,由此也决定了君主立宪制在中国失败的结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