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民意就应呼应媒体

2013-03-14 14:25
南方周末 2013-03-14
关键词:胡志强部长局长

邹振东

近日,网上“火”了这样一组照片:在人民大会堂的北门,一段约百米铺着地毯的通道被称为“部长通道”;一位身着红衣的小个子姑娘,生拉硬拽地将多位部长“绑架”到记者采访区……有经验的记者都知道:部长们在这里吐露的只言片语,都可能是重大新闻;而“有经验”的部长也知道:这里容易惹麻烦,能绕开就绕开吧——话筒前一句错话,就可能摊上大事。

这让我想起台湾的政治人物,如果开完某个会鱼贯而出,看到附近有媒体架设的摄像机,他们就会改变行走路线,像被磁铁吸引那样自动地凑到话筒面前,甚至没有问话就开始表态。在台湾的政治生态,政治人物被媒体冷落是一件很可怕的事,那意味着自己影响力的衰竭和前途的黯淡。台湾媒体曾经爆料:吕秀莲在位期间就非常不满媒体总是冷落自己,她吃醋的对象包括马英九、谢长廷、蔡英文。这位“深宫怨妇”抱怨,有些人生来八字较好是“媒体宠儿”,而有人则是“弃儿”。过去,台湾的“立法部门”不时打架,不仅仅是民意代表素质低,更重要的是被媒体“逼”的。好好发言没有媒体报道,打一架就可以上头条。所以,有民意代表相约打架,打完架,再一起喝酒庆祝自己赢得曝光度——没有曝光,就没有选票。

透过近来台湾的一系列选举,人们发现:台湾大大小小的前任、现任新闻发言人,当选的比例非常高。新闻发言人成为政治新人踏上政治台阶的热门职业,最实在的好处,就是不管有没有粉丝,至少先混个脸熟。因为傻瓜都知道,如果没有媒体的曝光度,你光靠基层扫街拜票,谁认识你呀?否则,你要花多少银子,打多少竞选广告啊?

因为“善用媒体”有好处,台湾政治权力对媒体的“善待”做足功夫。几年前我专访李敖,顺便参观了台湾立法部门,我发现媒体采访区是固定的,并和会议区紧密相连。有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媒体区铺设了一排电缆,所有线路都预先铺设,电视台转播车一来,无需布线,只要把电缆一接就可以直播。而且,各个台的电缆一字排开,可以互不干扰地同时直播,根本用不着为争一个位置而打架。

台湾主持人张启楷还跟我讲过一个细节。1990年代初,他跑时政新闻那会儿,在台湾的行政部门有一个记者室,记者室安排给每个媒体一张桌子。那时还没有手机,时任新闻局长胡志强知道记者最需要通讯,就给每一张桌子配置了一部电话,免费畅打。最让记者感动的是,胡志强居然细心地考虑到记者常常有私密的电话,不方便被别人听见,特地在房间的角落设置了6部电话亭。那时,也绝不存在找不到新闻局长的现象。每晚6点,胡志强会主动出现在记者室,跟各位记者打个招呼,开个玩笑。胡志强被记者评为最受欢迎的新闻局长之一。

政治人物这样的小恩小惠,当然收买不了台湾的记者。碰到问题,媒体该打就打,绝不留情。2008年,时任台中市长的胡志强和台东县长邝丽贞,分别都在台风天出访,被媒体批得灰头土脸、体无完肤。有意思的是,胡志强的风波一个星期左右就慢慢平息,而邝丽贞的负面新闻则蔓延一个多月。

这是因为胡志强收买了媒体?No!绿营的媒体是不可能被收买的,好不容易逮到蓝营县市长的把柄,岂能善罢甘休?而且,在批评政府的失职上,即便偏蓝的媒体也是毫不含糊,一片痛打。真正的原因是,新闻局长出身的胡志强懂得尊重媒体,懂得传播规律,他诚恳的道歉扛责,得体的解释说明,赢得了公众的理解和谅解。但邝丽贞却和媒体玩起了“躲猫猫”,先是机场玩失踪让记者扑了个空,后来传出将召开记者会,不过记者会又临时取消,改为书面声明;而声明稿对最关键的内容语焉不详……结果被媒体穷追猛打,负面新闻越炒越多。

台湾政治人物对媒体的所谓“善待”,当然有其政治利益,谈不上视媒体为朋友,最多算是手法细腻。但是,细腻总比简单粗暴好,因为这样的细腻流露出对媒体的敬畏。其实媒体并不强大,强大的是背后的民意。尊重民意,就会尊重媒体,并与之呼应。所以,一个官员是否建立了“把权力关在笼子里”的意识,就看他是怎样善待媒体的。

(作者为厦门卫视总监)

猜你喜欢
胡志强部长局长
现场影像
牌子问题
胡志强:台中市长的治理之道
有难题找领导
台中市长成“民调王”
不倒翁
玩具警车
下来
解脱
文艺评论家与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