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倩 谢 晶
融资约束是指由于资本市场的不完美性,企业在外部融资过程中受到的融资成本以及数量上的约束,具体表现为外部融资的成本显著高于内部融资成本,或者外部融资的数量无法满足其投资需求。企业存在融资约束体现为外部融资成本与内部融资成本的差异,或者是融资的数量无法得到满足。对于我国民营企业来说,产生融资约束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原因:
信息不对称是指契约双方所占有的信息不对称,即交易一方对交易另一方的了解不充分,从而影响其准确决策的现象。简言之,企业的外部人(投资者、债权人、监督者等)和内部人(企业的经营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外部人很难获知企业实际的经营现状、盈利能力和信用情况等,使得投资者、潜在债权人在面对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时变得十分谨慎。
从民营企业的角度来讲,新股票的发行会产生交易费用,诸如聘请会计师的费用、刊登招股说明书的费用、登记费用以及认购费用等。在股票发行的过程中,披露信息、社会公证等费用对于民营企业,特别是对中小型民营企业来讲是非常高的。此外,在后续签订合约、履行合约的过程中还会继续发生费用,这些都无疑增加了民营企业的外部融资成本,成为导致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又一因素。银行面向中小民营企业贷款的交易成本要高于大型国有企业,中小民营企业的贷款频率更高,但贷款额却小于国有企业,导致银行对中小民营企业的信息成本和管理成本更高。
外部投资者决定企业融资数量的行为叫做信贷配给,就是在所有贷款申请人中,只有一部分人能得到贷款,而另一部分人会被拒绝。此时,就会出现一些借款人即使愿意支付更高的利息,放贷者仍然不愿意提高利率以满足对方资金需求的现象。放贷者从贷款中可能获得的预期收益不仅取决于贷款利率,而且直接取决于贷款项目的拖欠风险,由于信息不对称,银行无法对贷款企业的风险做出完全的估计,导致放贷者愿意保持较低的利率以便吸引更多信誉度较好的借款人。由此,即使银行的可贷资金有剩余,也会出现“惜贷”现象,导致民营企业受到外部融资约束。
民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面临着贷款难和银行放款难的“两难”症结,非正规金融中的企业间借贷、私人借贷、民间票据贴现市场等融资形式则成为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重要途径。
企业间借贷是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企业间借贷包括两种形式:第一种是处于生产流程、业务流程的上游企业向下游企业提供贷款,例如原料供应商向生产商提供信用贷款;第二种是生产厂商向其销售商提供信用贷款。
首先,企业间借贷的资金数量通常较大,能够满足民营企业的季节性资金需求或临时的流动性冲击。其次,企业间借贷能够有效地降低信息不对称。与企业发生借贷关系的对象往往是同借款方业务往来密切的企业,他们对彼此的信用情况有一定了解,信息不对称程度大大降低。第三,在对贷款的监督过程中,企业间借贷也具有信息优势,从而降低企业内部人的道德风险。借贷双方不需要耗费过多的精力去了解借款人信息,这种信息上的便利使放贷方能够较为及时地把握贷款按时归还的可能。
企业集资分为内部集资和社会集资,当然这里的集资是指企业进行的合法集资,而不考虑非法集资。民营企业可以通过内部集资来筹措资金,以满足生产经营中对资金需求。其主要的操作方式是通过向企业股东以及职工借入资金或者让企业的内部员工入股,从而为企业筹措生产资金;有的民营企业还通过向员工收取保证金的形式来进行筹资,同时有利于稳定员工和防范经营风险;还有些企业委托内部员工以个人名义向银行获得贷款,并以个人房产作为抵押品,然后再将这笔资金转借给企业使用,向银行支付的贷款利息由企业负责。
民营企业向社会集资主要是指一些民营企业由于暂时资金周转不灵,而向社会进行季节性、临时性集资,进行社会集资的民营企业的规模通常较大。通过这种非正规的金融形式进行融资,从而避免信贷配给,缓解临时的融资约束。作为一种集中社会闲散资金的筹资方式,集资为企业解决资金短缺提供了一条途径。
私人借贷形成的信用关系符合民营企业的资金需求特征,即时间短、资金额度小、资金需求频率高、资金需求的临时性等。通过私人借贷的形式,可以满足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缓解融资困境。
私人借贷的性质与特点也决定了它能够缓解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一方面,私人借贷有利于降低违约风险。私人借贷的期限通常较短,这能够有效降低违约发生的概率;而且,通过私人借贷获得资金的时间较短,可以减少民营企业的搜寻成本。另一方面,私人借贷极大地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程度。私人借贷一部分发生在亲友之间,较正规金融而言具有信息优势,借贷双方掌握的信息比较对称,降低了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风险,从而有助于缓解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
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和信贷配给等原因,民营企业面临着融资约束。从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而言,非正规金融是正规金融的补充,是金融发展能够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又一渠道。非正规金融中的私人借贷、企业间借贷、企业集资等非正规金融形式本身的特点和性质决定了它们能够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性,其中某些融资形式还可以降低民营企业的搜寻成本、交易成本,减少道德风险的发生,这些形式的存在使得民营企业避免向金融机构借入大量资金时面临的信贷配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削弱产生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原因,缓解其外部融资约束。
[1]李庚寅,周显志.中国发展中小企业支持系统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94.
[2]陈乃醒.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与预测——中小企业投融资策略·理念·方向·措施(2003-2004).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