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教师素质现状调查研究

2013-03-11 07:14蒋蓉李新
教育探索 2013年2期
关键词:调查素质

蒋蓉 李新

摘要:教师素质包括职业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身心素质等。通过对千余名湖南省农村小学教师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农村小学教师素质现状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需要进一步强化职业情意、加强专业修养和保障身心健康,以促使农村教师的职业道德得到提升、知识与能力素质结构更合理、身心更加健康。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师;素质;调查

中图分类号:G62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2-0093-04

国家命运系于教育,教育重任系于学校,学校质量系于教师,教师质量基于教师素质。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甚至决定着国家的未来。正如邓小平所讲,“一个学校能不能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1]。农村教师素质的提升对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2]。农村教师素质在国家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鉴于此,通过调查、访谈,了解目前我国农村教师素质的现状,根据发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就成了当务之急。为了了解农村小学教师素质的现状,课题组以湖南省农村小学教师为调查对象,对他们的素质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期为提升农村小学教师的素质提供具有可行性的决策参考。

一、调查对象、方法与问卷的指标体系

1.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以湖南省各县及县级以下各校的在职农村小学教师为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和进行个别访谈的形式展开。调查范围涉及湖南省永州市的东安、江永两县,湘西自治州的凤凰、龙山两县,邵阳市的绥宁、邵东、城步三县,郴州市的永兴、桂阳两县,株洲的茶陵、攸县、炎陵三县,常德的安乡、临澧、津市三县,岳阳的汨罗、临湘、湘阴三县,怀化的新化、辰溪两县,覆盖了湖南省绝大部分县(市)。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194份,有效回收1082份,有效回收率为90.6%。1082名调查对象中,男性272人,占25.1%,女性810人,占74.9%;年龄最大的为52岁,年龄最小的为20岁;县级以下所在地教师占80.1%。从学历上看,第一学历为中专的占52.6%,大专的占29.8%,本科的占14.7%,高中的占2.9%;最高学历为本科的占53.4%,大专的占40.6%,研究生的占5.0%,中专的占1%。从职称结构看,具有小学高级教师职称的占45.3%,小学一级教师职称的占42.1%,小学二级教师职称的占6.3%,其他为无职称人员。从教龄上看,具有教龄10年以上的教师占59.7%,教龄在10年以下的教师占40.3%。

2.问卷的指标体系

“教师素质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结构,每个范畴各自的基本内涵分别相对独立地构成一个多方面、多层面的结 构”[3]。课题组将教师素质具体化为三个二级指标,每个二级指标之下又划分若干具体项目。问卷指标体系的结构是:1)职业道德素质,包括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以身作则、团结协作、具有奉献精神等。2)专业素质,包括两大方面:一方面是知识素质,包括通识知识、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学科知识四个方面;另一方面是能力素质,包括教学能力、课堂管理能力、科研能力三个方面。3)身心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两大方面。调查问卷的所 有题目按照选项的顺序赋值,选A记1分,选B记2分,选 C记3分,选D记4分,选E记5分,无多项选择题,采用SPSS17.0对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农村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素质调查结果与分析

(1)农村小学教师对目前工作的总体满意程度

对职业的热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对职业热爱与否与其对工作的满意程度密切相关。一般来讲,教师只有在对所从事的工作满意和热爱的前提下,才可能在工作的同时感受到快乐。总体上看,绝大多数接受调查的教师对现在的工作满意,其中很满意的占11.3%,比较满意的占65.4%。这说明,目前农村小学教师的总体情况较为平稳,大多数农村教师热爱教师职业,这一点值得充分肯定。但同时也有19.4%和2.9%的教师对目前的工作不太满意和不满意。我们通过同这部分教师进行个别访谈了解到,边远农村地区的教师薪资待遇较低、晋升渠道较窄,是导致部分教师对目前工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在工作满意程度上,男女之间表现出显著差异(p=0.03<0.05),女性(均值为2.078)的总体满意度高于男性(均值为2.323)。这一调查结果与社会对男女职业期望的偏向是吻合的。因为男性面临着更大的生活压力,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和家庭责任,因此,他们对工作的满意度相较女性而言要偏低一些。但是,在工作满意度上不存在地域(p=0.615>0.05)和职称(p=0.184>0.05)间的显著差异。不同地域和职称的教师之间的满意度不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与调查范围有关。由于调查范围主要集中在湖南省县城及其以下的农村小学,其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不大,教学硬件条件和软件水平大体相当。

(2)农村小学教师对教师社会地位的认可度

作为一名教师,对自身职业的社会认可度是其职业道德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从调查结果来看,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教师的社会地位一般,比例占到51.8%,认为地位较低的占35.3%,认为地位很低的占9.2%,认为地位很高的仅占3.4%。总体来看,教师这一职业在教师个人心中的社会地位并不太高。其中男性(均值为2.652)的社会地位认可度略低于女性(均值为2.454)。但是,社会地位认可度在性别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18>0.05)。也就是说,不论是男性教师还是女性教师,对教师的社会地位认可度较为一致。教师在社会地位认可度上也不存在职称之间的差异(p=0.241>0.05)。这说明,不论是职称高的教师还是职称低的教师,对于教师社会地位认可度的评价大体一致。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师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普遍的提升,教师职业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强,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从当前一些教师招聘中上百名师范院校毕业生激烈地竞争一个教师岗位的情景,就能看出教师职业的高吸引力。但是,在我国广大的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广大的偏远乡村,教师的社会地位依然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只有广大农村教师对教师的社会地位认可度提高了,才会使其产生更加强烈的职业认同感与自豪感,才会更加愿意主动留在农村并积极推动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2.农村小学教师的知识与能力素质调查结果与分析

(1)农村小学教师的知识结构情况

调查主要通过教师自我判断所需要提升的方面来了解教师的知识结构情况。在回答“您认为自己最需要加强的方面有哪些,并对这些方面进行排序”时,有37.8%的教师选择了“教学技能”,有35.3%的教师选择了“科研能力”,另外有14.5%的教师选择了“学科知识”,有11.3%的教师选择了“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1%的教师选择了“其他”。可见,接受调查的教师大都把教学技能和科研能力放在首位。从调查结果可以推断:1)小学教师对教学技能的提升特别关注,这与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实际相吻合;他们尤其希望加强自己的教学技能,这也凸显了农村小学教师教学技能相对较弱的现状。2)农村小学教师对于提升科研能力也有较为迫切。研究能力相对较弱是小学教师,尤其是农村小学教师的“硬伤”。3)教师对于提升学科专业知识及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并不十分迫切,他们在这些方面显得较为自信。这些问题都是今后对农村小学教师进行培训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2)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能力情况

关于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情况及其教学能力,我们首先了解了教师任教过的课程数量。接受调查的教师中,有50.9%的人先后任教过三门以上课程,有18.4%的教师先后任教过三门课程,有20.9%的教师先后任教过两门课程,仅任教过一门课程的教师只占8.0%。由此看来,农村小学教师执教学科“广度”的要求相对较高。“教师主教一门课程、兼教多门课程”是当前农村小学教育的实际需要。在探讨教师本人认为自己能胜任的课程数量时,仅有24.6%的教师认为自己能胜任三门以上的课程,有16.2%的教师认为自己能胜任三门课程,有55.8%的教师认为自己只能胜任一门或两门课程(见表1)。由此可见,在教师能胜任的课程数量和教师实际承担的课程数量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矛盾。这说明,目前农村小学教师所承担的课程数量与实际胜任的课程数量不完全吻合。深入到农村小学课堂后,课题组发现,当前农村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观和提高,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小学教师在教学内容的把握与处理、课堂的组织与管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等方面的能力亟待提升。可以说,培养综合素质高、能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的综合型教师应当成为提高当前农村小学教育质量的主要着力点。

(3)农村小学教师的科研能力情况

教育的发展需要研究型的教师,教学与研究必须要进行良性的互动。那么,当前农村小学教师的研究能力究竟如何呢?我们首先了解了农村小学教师对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接受调查的教师中,仅有9.7%的教师表示“系统地学习过并基本能掌握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有19.3%的教师表示“系统地学过但掌握不多”,有46.6%的教师表示“只接触过但掌握很少”,有21.8%的教师表示“从未学习过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见表2)。其次是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情况。课题组主要通过对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和撰写教学论文(包括调研报告、教育叙事、教学反思等)的情况进行了解。接受调查的教师中,从来没有参与过课题研究和撰写过教学论文的占39.2%,很少的占45.9%,较多及很多的仅占12.4%(见表3)。均值结果表明,最高学历为研究生的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情况最好(均值为2.588),最高学历为中专的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情况最差(均值为3.333)。通过数据对比发现,有近68.4%的教师基本没有掌握教育科研方法,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薄弱。调查数据显示,农村小学教师在科研方面的情况不容乐观,在今后的教师培训中应该重点加强。

3.农村小学教师的身心素质调查结果与分析

关于教师的身体健康,仅有31.2%的教师认为自己“身体健康”,有48.7%的教师认为“比较健康”,另外有16%的教师认为“不太健康”。身体健康状况的自我认知与教龄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p=0.001<0.05)。教龄越长的教师越趋向于认为自己身体不健康。相比较而言,认为自己身体状况最差的是拥有16~20年教龄的教师(均值为2.0),认为自己身体状况相对较好的是拥有1~5年教龄的教师(均值为1.531)。通过访谈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农村小学教师的咽炎、颈椎病等“职业病”逐渐增多,亚健康情况也越来严重,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身体健康方面的指标还包括了教师参加体检及工作压力情况的了解。调查发现,近两年来参加过两次以上体检的教师仅占14.9%,参加过两次体检的教师占28.5%,29.3%的教师仅参加过一次体检,还有24.6%的教师在两年内没有参加过体检。由此可见,农村小学教师参加体检的范围不大、频率不高。关于教师的工作压力,接受调查的教师绝大部分认为目前的工作压力较大,这一比例占到78.5%(认为压力比较大的占53.1%,认为压力很大的占23.3%),仅有18.3%的教师认为压力不大,有2.6%的教师认为没什么压力。通过T检验得知,在工作压力的认知方面不存在性别差异(p=0.396>0.05);通过方差分析得知,在工作压力的认知方面不存在职称差异(p=0.834>0.05)。总之,当前小学教师的总体身体状况不容乐观,工作压力普遍较大。各级领导应对农村小学教师的身心健康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通过调查研究,课题组认为:1)目前我国农村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总体上普遍较高,对工作的总体满意度较高,但教师对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认可度需进一步提升;2)目前我国农村小学教师的知识与能力素质相对有些欠缺,尤其是在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方面,有迫切的提升意愿;3)目前农村小学教师身心素质普遍较好,但有部分教师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一些教师的工作任务较重、压力较大,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

2.建议

(1)强化职业情意,提升农村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传道之人,必须闻道在先;塑造他人灵魂的人,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灵魂”[4]。教师的道德素质是衡量教师作为合格育人者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农村小学教师总体的职业道德素质较高,多数教师敬业爱岗、热爱教育、乐于奉献,但也有一部分教师在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方面做得不够。因此,要加强对这部分教师的职业道德引导,使其积极地投身到农村小学教育事业中来。农村小学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热爱上。热爱农村小学生是农村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好农村小学生的前提。要鼓励农村小学教师融入到乡村环境和乡土文化之中,充分理解农村小学生及其家长的期望和渴求,积极地参与乡村文化活动和建设农村文化行动,将自身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对农村小学的热情投入到农村教育之中。另外,工资收入作为农村小学教师赖以生存的重要经济基础,是强化农村小学教师职业情感的必要条件,直接影响到其能否全身心地投入到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中来。“要提高我国农村小学教师的素质,关键在于提高他们的物质生活待遇,让他们摆脱长期的贫困状态,让他们尽快地从繁重的教学事务中解脱出来,有闲暇时间学习充电”[5]。调查发现,当前小学教师的收入普遍不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收入更低。这使得一部分农村小学教师不能安心扎根农村、献身农村教育事业。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当地财政部门应想方设法地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待遇,增加他们的工资,提高他们的福利,消除他们在经济上的后顾之忧。

(2)加强专业修养,提升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

美国教育家赫钦斯曾指出,“教育意味着教学,教学意味着知识”[6]。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在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通过调查发现,农村小学教师在教学和科研能力提升方面有迫切的愿望,需要我们积极地搭建农村小学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提升的平台。从科研水平提升方面看,应改革传统的教师培训制度,尽可能多地为农村小学教师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并鼓励他们提升学历层次。学校应积极鼓励他们参与校本教研活动,为他们提供参与各类科研项目的机会和条件,尤其要为他们提供进行校本研修的机会。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农村小学教师的培养,抓好新任教师的职前培训,从源头上保证农村教师的质量。从教学水平提升方面看,可以通过教学技能培训、参加教学竞赛和开展教研活动等方式提升农村小学教师的业务水平。例如,可以围绕提高教学技能这一目的开展说课、上课、评课等系列教研活动。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快我国城市支援农村教育的步伐,尽早建立和完善更具人性化和可操作性的鼓励城市教师到农村小学支教的制度,加强城乡教师的交流。在选拔农村青年骨干教师进城、进镇研修的同时,选派城镇优秀青年教师下乡支教,把新思想、新方法带到农村小学,形成城乡教师资源良性流动、优势互补的局面。

(3)出台相关政策,保障农村小学教师的身心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宪章中提出,“健康乃是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而不是仅仅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7]。可见,身心健康是一个综合考量的指标体系。“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师的心理健康包括六项指标:具有健康的教育心理环境;教育具有独创性;抗焦虑程度较高;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善于接受新事物和新理念;能够不断地适应改革与发展的教育环境等”[8]。教育的快速发展对教师的身心素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求教师要学会自我身心调适,以适应不断变革的教育环境和不断提升教育要求。“没有健康心理素质的教师,是培养不出有健康人格的学生的,这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的共识”[9]。因此,教师的身心健康问题应该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及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有一部分农村小学教师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职业病”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增加。加之农村小学的教学环境相对较差,如许多偏远农村小学施行“包班制”,即一名教师负责一个班甚至几个班的所有课程教学,更进一步加重了农村小学教师的劳动强度。同时,调查也发现,有53.9%的农村小学教师每年一次的体检得不到保证。因此,学校和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教师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关注,要采取相应措施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让教师在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下工作。还要切实保障农村小学教师能够定期进行体检。为了帮助农村小学教师有效地调节心理平衡,应指导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调适方法,以便让他们能够运用相应的心理学知识科学地调适自己的情绪。总之,要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切实保障农村小学教师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8.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中国 教育报,2010-07-30(1).

[3]谢安邦,朱宇波. 教师素质的范畴和结构探析[J].教师教育研 究,2007(3):1-5.

[4]王道俊,王汉澜. 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66.

[5]续润华. 改善待遇,充电进修,定期流动——提高农村中小学 教师素质的深度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0):5-10.

[6]华东师范大学. 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200.

[7]唐讯. 现代教师心理素质[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55.

[8]陈静. 教师道德建设[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05.

[9]马笑霞. 对现代教师素质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 (7):26-29.

〔责任编辑:程 佳〕

猜你喜欢
调查素质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科技社团活动在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环境卫生,靠整治更靠素质
高职学生志愿填报取向及满意度调查研究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营口市典型区土壤现状调查与污染土壤的修复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