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公众理解防震减灾科学
——试论科技工作者在科普宣传中的角色与作用

2013-03-11 07:37北京市地震局郭心
城市与减灾 2013年5期
关键词:防震台站减灾

北京市地震局 郭心

让公众理解防震减灾科学
——试论科技工作者在科普宣传中的角色与作用

北京市地震局 郭心

Let the public understand the science with regard to earthquak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科普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的演化过程。直到20世纪初期,科学家还以钻在实验室里不与公众接触为荣,所以科学技术的普及是科学家向公众单向输出的过程,这时的科学传播活动被称为Popularization of Science,即科普。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家和公众都陷入对战争期间科学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思考中,公众对科学家的道德、对科学技术同人类和环境关系的审视,导致了公众对科学议题的全面参与,科学、科学家和公众由过去的自上而下简单地灌输和接受关系,转变成一种新型的互动交流的关系,即“公众理解科学”(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是防震减灾事业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有效的科普宣传,是广泛普及地震科学知识、提升社会公众防震减灾意识与技能的重要途径。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颁布实施,从国家法制的高度明确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毋庸置疑,地震科研部门是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重要主体之一,在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中具有专业性、权威性的特点,积极探索如何充分利用地震部门内部专业资源,对做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从公众质疑说起

2008年汶川地震后,部分公众对地震科学研究工作从不了解,到不理解,进而产生了抵触情绪。公众在问:地震局到底是做什么的;我国的地震预报现状是什么情况;地震科技工作者到底在做什么?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揭示了长期以来我们在科普宣传上的薄弱环节——更注重向公众单方面传输平时防御和震中震后自救互救知识,忽略了对有关地震科学研究方式方法、发展情况的介绍。

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为公众与科技工作者之间搭建一座沟通、交流的桥梁。事实上,科学发展到了今天,早已从当初的单向“科普”发展到了“互动交流型”的“公众理解科学阶段”。由“科普”到“公众理解科学”昭示我们,要想做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就要多从公众的角度去考虑宣传的内容。向公众介绍地震科技发展和地震科技工作者的研究,应该也必须成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顺利展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起步较晚,很长一段时期人们都是谈“震“色变,因此在宣传上顾虑重重,浅尝辄止,无法深入地探讨和宣传,生怕引起社会恐慌。这样就导致人们只知道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却不明白地震部门到底在做什么。

其实,地震学家所做的工作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例一,公众认为地震预报是世界性难题,很多人觉得现今的地震监测预报都是马后炮,对现实生活并没有什么意义。

其实不然。简单讲,地震监测预报就是建立地震台网,用来监测和记录地震,即搞清一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地震的概率有多大;搞清万一发生地震,某地方会出现怎样的地面运动;主震后余震情况以及有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等等。主震后加密监测,可以降低强烈余震的危害。在地震救灾中,时间就是生命,而“时间”就是地震台网“抢”出来的。对大震前几分钟甚至几秒钟的预警,是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重要方法之一。

例二,地震“防不胜防,防的作用微乎其微”。

其实,在地震预报还不过关的今天,防震减灾的关键还是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进行地区的活断层探测和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设防标准,是降低地震灾害损失的根本。日本是一个地震活动最为频繁的国家,每次地震损失却很小,为什么?不是因为他们能够预测地震,而是他们的建筑物抗震能力特别强,连普通住宅都要做专门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以达到标准。地震部门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监督管理重要工程、容易产生次生灾害工程、生命线工程的抗震设防,并对重要构(建)筑物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这是最科学、最可靠的防范地震的措施。

专家科普讲师团

整合资源,实施走群众路线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新形式

在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中,充分整合利用现有科技资源,请地震学家们走出来直接面对公公,对科普工作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1.组织专家科普讲师团。倡导地震科技工作者积极投入到科普宣传中,有效整合地震部门内部资源,组织一支由地震监测预报、地震活断层探测及安全性评价、测震仪器研究、地震救援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科普师讲团,并鼓励科技工作者多写科普文章。另一方面,科普宣传工作者也要紧跟地震科技发展形势,追踪科技研究成果,适时地将防震减灾科技工作以深入浅出的形式介绍给公众,让公众正确了解我国的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我国防震减灾事业的3+1(即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应急救援和科技创新)工作体系等等。

在地震部门专家指导下组建大学相关专业学生和社会志愿者的“防震减灾科普宣讲团”,赋予大学生、志愿者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责任。这样既提高了大学生、社会志愿者参与防震减灾工作热情,又有利于建立和完善防震减灾社会动员长效机制。

2.创新科普宣传教育基地。2003年中国地震局召开全国地震台站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地震台站建设与发展途径、开拓新的业务领域的指示精神。之后,各省市地震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围绕建设科研型、开放型、综合型等类型台站的思路模式,开展不同形式的探索与实践。例如,北京市有人值守的8个地震台站,在做好地震监测预测等基本工作的前提下,围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开展了大量工作,尤其是海淀地震台定位为科普宣传、试验观测和数据备份中心。为了发挥好海淀地震台科普宣传的功能,北京市地震局向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申报了北京市科普专项课题,针对当前社会防震减灾教育体验式教学的不足,采用亲身体验和参与互动的方式,建设成以模拟地震装置为主体的防震减灾教育场所。建成的地震震动模拟演示台,可使参观者亲身体验不同级别地震的震动情况。另外,北京市地震局还自主研制了砂土液化等互动展品,建设了地震观测仪器陈列室等。这些场所和设施为台站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提升了台站自身科普宣传的能力。

延庆、昌平、海淀、通州等地震台多次在5·12防灾减灾日等时段对外开放,接待学校、企事业单位、社区居民的参观访问,发放科普宣传材料近万份,取得了较好的科普宣传成效。应该说,以台站为基地的宣教工作极大地推进了以台站为中心的地域为主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打开地震部门大门把公众请进来,既充分利用了资源,又进一步将宣教工作做得更深入,更扎实,更有针对性。

3.充分利用地震部门现有媒介,共创防震减灾科普论坛。为了科学地总结新形势下科普宣传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可利用地震部门现有媒介,如北京市地震局主办的《城市与减灾》杂志等,策划有关科普宣传工作的系列征文、以专刊、特刊甚至增刊的形式,强化宣传力度;再如,可邀请地震学家、全国各省市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科普工作者,对防震减灾知识、社区好的经验做法进行系统梳理,归纳总结出符合当前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形势的科普宣传工作的有效思路与方法,进而指导社区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提升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总体能力与水平。

4.利用互联网,充分进行互动。作为新兴媒体,互联网的优势在于能够及时有效地互动。地震各学科专家利用这种互动,不仅能够指导公众日常生活中的防震减灾行为,而且便于更直接快速地澄清和杜绝地震谣言,安抚公众的负面情绪,达到稳定社会的效果。互联网是地震部门发布权威地震信息的重要途径。

海淀地震台利用开放日开展科普活动

结语

公众理解防震减灾科学,不仅仅是指公众对防震减灾基本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了解我国防震减灾事业现状,正确理解防震减灾科学的发展,避免负面情绪的产生,从而杜绝地震谣言的发生和传播。只有将这项工作做好,当地震巨灾来临时,才能以科技为依托,将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公众对地震部门的信心是建立在对地震科技的了解以及对其发展过程的理解上的,如果地震科技工作者能更广泛、密切地加入到科普工作中,积极地走入群众中,为公众消除心中的疑虑,那么我国的防震减灾事业前进的步伐将会更加顺利而快速!

猜你喜欢
防震台站减灾
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档案工作回顾
防震演练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一种适用于高铁沿线的多台站快速地震预警方法
单导线防震锤复位装置方案设计
家庭防震
首尔七成房子不防震
国务委员、国家减灾委主任王勇在北京出席“防灾减灾日”活动
农业减灾自救 刻不容缓
基层台站综合观测业务管理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