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 庆
中日两国面对同一“针眼”
◎ 吴 庆
吴庆,经济学博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2008年底的一个工作日,渡边先生邀请我共进工作午餐。他当时是三菱东京日联银行的顾问。自从1996年三菱银行合并东京银行以来,该行一直是日本最大银行。合并发生之前,渡边先生在东京银行工作了20多年,担任过亚太地区的CEO、负责全球公司业务的高级董事总经理。这是我从他的简历和言谈中获得的信息。在他一贯的谦和态度当中,不容易感觉到他曾经沧海与辉煌。
渡边先生的秘书提前几天就和我约好了这顿工作午餐,当天上午又再次确认过。地点是在办公楼里的一间会议室。一道屏风将会议室分为两段。进门的一段较短,我在这里等待渡边先生进来。寒暄之后,渡边先生带我进到另一段,特意安排我面对窗户而坐,以便“观赏窗外的风景”。窗外是三越百货的屋顶。三越是日本历史最悠久的百货公司。
如同闲聊一般,渡边先生和我海阔天空地谈了许多话题。快结束的时候,我请教渡边先生:请您随便谈谈感想,日本的银行体系在未来10年里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渡边先生并未多想就开门见山地回答:我觉得未来10年日本发生的最大变化是在政治层面。然后他打开了话匣子,大谈正在酝酿中的各种变化。包括执政党的更替、上下两院的合并、城乡投票权的重新分配等等。这些话题超出了我研究的领域,有一些我并不完全明白。但他用来总结的一句话让我无法忘记:“日本的政治体制如果不变,其他领域不会有什么变化。”
“政治体制如果不变,其他领域不会有什么变化。”——这不正是一些人对中国的看法吗?中国和日本共同面对着类似的转型问题。
东亚区域的经济增长宛如一群大雁飞行:日本是领头的大雁,沿着出口导向型的道路飞行着。跟随其后的有“四小龙”、“四小虎”、以及中国。可是在出口导向型的道路上,小经济体很快耗尽廉价劳动力优势,工资上涨自然推动增长方式转变,于是穿过“针眼”,加入到高收入经济体的行列。但是日本和中国这样的大经济体无法彻底耗尽廉价劳动力优势,工资上涨幅度不足以推动增长方式彻底转变,于是无法穿过“针眼”顺利实现转型。
日本比中国早大约20年到达“针眼”,但没有创造出穿越“针眼”的经验。中日两国都实现了长达30年高增长的“奇迹”。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期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到80年代结束。之后日本经济一直停留在“针眼”门口,“失去了十年”之后又失去了十年,至今没有突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期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如今,比较发达的中国东部地区已经追上日本,到达了“针眼”门口。
中日这两个大经济体未来在亚洲和世界的影响力取决于谁能够率先实现经济转型、穿越“针眼”。中国经济的总量指标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亚洲第一。但是规模并不是唯一重要的因素,靠规模获得的地位并不巩固。
亚洲的头雁日本是否会在转型中继续领先?
不一定。日本民族具有中规守矩的特点,但中规守矩是一把“双刃剑”:好的一面是容易团结、协调性好;坏的一面是不容易变化,难以创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需要创新,这正是中规守矩的日本民族的短板。相反,中华民族当中有不少善于打破常规的人。他们的存在通常会增加中国经济的交易费用,但是,如果引导得当的话,也能够提高中国经济转型成功的机会。
日本民众期待转变已经20多年,开始失去耐心。他们给新任官员展示能力的时间越来越短——做不出业绩就赶快让贤。——于是日本连续出现短暂执政的首相和内阁。为了取得立竿见影的业绩,新上任的安倍内阁不惜冒险推出“安倍经济学”,用更宽松的货币政策追求2%的通胀目标。这个目标与转型没什么关系,却是拿得出手的业绩。
转型需要时间,业绩来不了那么快。失去耐心的日本公众有可能把符合公众利益的内阁赶下台。与之相比,新上任的中国领导人有10年任期,比短命的日本内阁更有可能做出战略性规划,追求长远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