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辉
突发性耳聋中西医结合治疗58例
王晓辉
(河南省南阳市中医院耳鼻喉科,南阳473000)
目的 观察中药电针配合舒血宁、甲钴胺静脉滴注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 将115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8例,用中药配合舒血宁、甲钴胺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57例只用舒血宁注射液、甲钴胺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84.48%,对照组有效率52.63%。经RIDIT分析,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 综合疗法治疗突发性耳聋确切有效。
突发性耳聋;中药;电针;舒血宁注射液;中西医结合疗法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现就近5年来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全部115例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8例,男32例,女26例;年龄在14~78岁,平均42.6岁;病程1~13日,平均7.2d。对照组57例,男33例,女24例;年龄在15~77岁,平均41岁;病程2~15d。2组病例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文献[1]制定:①突然发生的非波动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常为中重度;②病因不明;③可伴耳鸣;④可伴眩晕,恶心,呕吐,但不反复发作;⑤除第Ⅷ颅神经外无其他颅神经受损症状。
1.3 疗效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制定的突发性耳聋疗效分级评定[2]标准。痊愈:受损频率听阈恢复至正常或者达健耳水平,或者达此次患病前水平;显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提高30dB以上;有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5~30dB;无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改善不足15dB。
1.4 治疗方法
1.4.1 治疗组 ①中药治疗,自拟加减益气聪明汤,组成;蔓荆子、升麻、黄柏、白芍、赤芍、炙甘草、地龙各10g,党参、黄芪各15g,葛根、菖蒲、磁石各30g。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600ml分早晚服用。②电针,取患侧治聋穴(耳廓后凹陷处与耳屏水平位),耳门、听会、外关、中渚、足临泣。在治聋穴、耳门、听会捻针得气后接G6805○电针仪,每日1次,每次30分钟,每周6次,休息一天。③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舒血宁注射液(银杏制剂)20ml、生理盐水100ml加甲钴胺
注射液1mg静滴。每日1次,输液时高流量面罩吸氧半小时,7天一个疗程,一般3~4个疗程。
1.4.2对照组 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舒血宁注射液20ml、生理盐水100ml加甲钴胺注射液1mg静滴。每日1次,输液时高流量面罩吸氧半小时,7天一个疗程,一般3~4个疗程。
治疗前平均听力(62.28±8.43)dB,治疗后平均听力(27.85±8.16)dB。数据经t检验,治疗前后平均听力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突发性耳聋是原因不明的一种感音性耳聋,是耳科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多与病毒感染、血管痉挛、免疫、血流迟缓有关,从而导致内耳血液循环障碍,而使内耳耳蜗末梢感受器的毛细血管缺氧受损。中医学认为多因气滞血瘀、气虚血瘀引发[3],是耳科常见病。所以两组均采用了具有改善内耳微循环、扩血管作用、营养神经的舒血宁注射液、甲钴胺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自拟加减益气聪明汤方中党参、黄芪、补脾益气、升阳通窍;蔓荆子、升麻轻扬升发入阳明;葛根、赤芍清热凉血,提升清阳之气,改善微循环;黄柏清热泻火、补肾生水;白芍蔹阴活血、平抑肝阳;菖蒲化浊开窍;地龙清热通络;磁石补肾益精而达聪耳。炙甘草、甘缓以和胃。诸药并用有健脾益气、升清、活血化瘀开窍,具有调整脏腑、经络、阴阳气血功效,调节全身及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血液理化因素及毛细血管通透性,使耳蜗微循环得以改善。
针刺疗法是中医学的瑰宝,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电针能够通过神经反射、电生理传导、血液循环和体液调节等机制多系统综合信息传输通道而发挥作用,从而可以提高内耳听觉毛细血管的兴奋性、耳蜗机能提高、听阈降低[4]。另外,电针还可能提高大脑听觉中枢的兴奋性,增强大脑对声音信息的感受和分析能力,使残存的听力得到恢复利用。
本观察通过两组病例的比较证实,自拟中药方加减益气聪明汤配方电针及西药输液、吸氧的综合疗法对突发性耳聋有确切的疗效,综合方法治疗突发性耳聋较单纯西药治疗疗效好,值得推广。
[1]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突发性耳聋诊断依据和疗效分级[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7,32(2):71.
[2]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突发性耳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科杂志,2006,41(8):569.
[3]任艺.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0(20):1946.
[4]于勇.针刺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6):35.
10.3969/j.issn.1672-2779.2013.21.029
1672-2779(2013)-21-0040-02
苏 玲
2013-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