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兰雄 王 芸
(吉林省白山市中医院,白山134300)
心理护理治疗脑卒中后抑郁56例
王兰雄 王 芸
(吉林省白山市中医院,白山13430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病人的康复效果,为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病人的护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入选的112例脑卒中后抑郁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以及调动家庭成员的支持,治疗组、对照组各持续治疗6周。采用Hamilton抑郁评分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FDS)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结果治疗前治疗组、对照组的抑郁标准分和神经功能缺损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抑郁标准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分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对脑卒中后抑郁病人开展系统化的心理护理可以改善病人的抑郁情绪,并对其神经功能的康复具有促进作用,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心理护理;脑卒中;抑郁;神经功能
脑卒中是一种因脑部病变所致智力和肢体功能障碍,并伴发一定心理障碍的疾病。脑卒中后病人可出现一系列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如睡眠障碍、焦虑紧张、情绪低落、兴趣减低、自责自醉甚至对生活绝望等。脑卒中病人的抑郁情绪对预后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的关注,抑郁情绪影响患者的运动及认知功能的恢复,影响其康复效果[1]。为此,本文通过对112例脑卒中后抑郁病人为期6周的心理护理的队列研究,以探讨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病人的临床疗效。
1.1一般资料从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于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病人中选择脑卒中后抑郁病人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病程均为20天。治疗组、对照组病人在年龄、性别、脑卒中类型、病程等一般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1.2入选标准①首次脑卒中发病者,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通过《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标准[2];②脑CT或MRI确诊有脑出血或脑缺血;③患者意识清醒、检查合作、无明显理解障碍和失语,无既往精神病学史与家族史以及智能低下、癫痫、脑外伤或其他脑病史者以及其他严重躯体疾病者;④对脑卒中后出现的抑郁症状,其表现符合中国精神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CCMD-2-R)抑郁症的有关诊断标准[3];⑤采用Hamilton抑郁评量表进行测定,评分>24分者。
1.3方法
1.3.1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并由相同的医生和护士进行,生命体征稳定后给予康复锻炼,治疗时间持续6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规范的、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每周3次,每次30min,持续治疗6周。
1.3.2心理护理①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抑郁病人思维迟钝、言语减少和缓慢,因此在沟通过程中要鼓励病人抒发自己的感受,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收集相关资料,了解病人的病情、生活背景、各种症状及心理状态,找到引起抑郁的根源,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②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支持,增强病人的信心。以诚恳的态度认真倾听病人诉说症状及其带来的痛苦,与病人交流时恰当地运用非语言进行沟通、传递关爱。对病人的配合给予鼓励,对病人的努力给予赞赏,以极大的关心,主动采取各种方法,使病人认识到只要坚持治疗,身体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增强病人康复的信心。③进行恰当地健康教育,纠正病人的认知偏差。采用集中和单独2种形式对病人进行系统、有计划的健康教育。集中形式的健康教育为每周在病区内进行1次1小时的健康讲座,内容主要涉及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病因等临床相关知识以及不良情绪对康复的不良影响、指导其康复训练等。单独形式的健康教育为每周对病人进行2次30分钟的疏导交流,在耐心倾听病人的难处的同时,加深病人对集中健康教育的知识的认识,为病人提供案例分析,帮助病人找出自身存在的认知偏差,使其从中领悟到其不良认知对康复带来的不良影响,纠正其不良应对方式。④调动家庭成员的支持。家庭的鼓励和支持对脑卒中病人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每周一次与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建议家属多关心、多鼓励病人,经常到医院看望、陪伴病人,鼓励病人配合治疗、积极进行功能康复训练。
1.4指标检测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治疗组、对照组2组病人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和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FDS)进行测评。
1.5统计学方法2组病人治疗前后Hamilton抑郁量表(HAMD)和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FDS)测评所得数据均以±S)表示,将测评所得数据全部录入Excel表格,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对2组病人的性别构成、基础疾病的构成情况运用χ2检验进行数据分析,对2组病人的平均年龄、治疗前后2组病人的测评得分运用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
2.1治疗前2组病人HAMD、NFDS测评比较运用t检验对治疗前2组病人的Hamilton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FDS)测评得分进行检验,结果如表2。表2显示,治疗前2组病人的2种测评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前两组病人的抑郁情绪、神经功能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2 治疗前2组HAMD、NFDS测评得分比较±S)
表2 治疗前2组HAMD、NFDS测评得分比较±S)
HAMD NFDS治疗组56 29.85±4.74 21.34±8.组别例数(例)05 23对照组56 28.46±4.32 22.76±7.67 t 0.53 0.26 P>0.05>0.
2.2治疗后2组病人HAMD、NFDS测评比较运用t检验对治疗6周后两组病人的Hamilton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FDS)测评得分进行检验,结果如表3。表3显示,治疗后2组病人的2种测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后2组病人的抑郁情绪的改善、神经功能的康复疗效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表3 治疗后2组HAMD、NFDS测评得分比较±S)
表3 治疗后2组HAMD、NFDS测评得分比较±S)
HAMD NFDS治疗组56 16.46±3.78 13.22±3.组别例数(例)79对照组56 21.27±3.57 19.57±4.34 t 4.18 4.46 P<0.05<0.05
脑卒中对病人的影响很大,不仅带来身体上的伤害,更重要的是往往给病人造成心理创伤,产生焦虑抑郁心理。脑卒中后的抑郁属于脑器质性疾病引起的情感性精神障碍,临床上很常见,据有关资料报道,其发生率约为43.6%[4]。脑卒中后抑郁不仅影响个体的心理平衡,而且大大降低病人康复训练的主动性。抑郁患者对未来失望,缺乏动力,心理激发活动低下,不愿意为其康复和恢复做出努力,从而导致神经功能恢复缓慢,日常生活能力恢复差[5]。
针对脑卒中后抑郁病人独特的心理、生理特点,国内外学者强调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进行心理治疗,加强心理护理。有关文献报道,心理治疗合并抗抑郁药氟西汀治疗可以提高总体疗效,并能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6]。本文结果显示,治疗6周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HAMD、NFDS测评得分较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给予心理护理的治疗组病人的抑郁情绪的改善情况和神经功能康复情况均优于不给予心理护理的对照组,与上述文献一致。
心理护理的特点在于激发病人潜在的心理资源,调整病人的不良心态,给病人提供安全感,使其对困境的摆脱充满希望,并能信心十足地去加强功能锻炼,促进恢复。系统科学的心理护理配合康复训练,提高了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减少了病人对家庭和社会的依赖,减轻了病人的心理负担,有效促进了病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恢复,因此,广大医务工作者在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更不能忽视心理问题给病人带来的痛苦。
[1]周威金,王玉琴,崔利华.脑卒中康复研究新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2,17(2):124-127.
[2]饶明利,林世和.脑血管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1-123.
[3]周威金,王玉琴,崔利华.脑卒中康复研究新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2,17(2):124.
[4]刘力.老年脑卒中后抑郁及相关因素[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4,4(19):130.
[5]王刚,崔利华,郭怡,等.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8,13(5):216.
[6]黄恩,陈平,程韬.脑卒中后抑郁的心理干预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26(7):429-430.
隋唐兄弟名医——甄权与甄立言
甄权,约生于南朝梁大同七年(541年),卒于唐贞观十七年(643年)许州扶沟(今河南扶沟)人,因母病,与弟甄立言,精究医术,专习方书,遂为名医。甄权于针灸术造诣尤深,兼通药治,一生行医,活人众多。隋开皇初(581年)曾为秘书省正字,后称病辞职。甄权通颐养之术,提出吐故纳新可使肺气清肃,是健身延年的有效方法;并主张饮食不必甘美。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李世民亲临其家,访以药性及养生之道。授其朝散大夫,并赐寿杖衣物。当年寿终。甄氏一生著述颇多,绘有《明堂人形图》一卷,撰有《针经钞》三卷,《针方》、《脉诀赋》各一卷,《药性论》四卷。这些著作均已亡佚,其部分内容可见于《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著作,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甄立言,甄权之弟,生于南朝梁大同十一年(545年),卒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唐武德年间升太常丞,与兄甄权同以医术享誉当时。立言医术娴熟,精通本草,善治寄生虫病。著有《本草音义》七卷、《本草药性》三卷、《本草集录》二卷、《古今录验方》五十卷,均己散佚,部分佚文尚可在《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中见到,如《外台秘要》所引其“消渴小便至甜”的内容是我国有关糖尿病的最早记载。
10.3969/j.issn.1672-2779.2013.02.084
:1672-2779(2013)-02-0124-02
张文娟
2012-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