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广莉,徐又先,明芳
(柳州市人民医院妇科,广西柳州545006)
·检验与临床·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陈广莉,徐又先,明芳
(柳州市人民医院妇科,广西柳州545006)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A)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阐明其在URA中的内在分子机制。方法选择在柳州市人民医院确诊妊娠7~11周难免流产URA患者30例患者进行血清TNF-α和IL-6的检测,与30例妊娠7~11周的正常早期妊娠行人工流产患者和30例健康未孕妇女进行对照研究。结果URA流产患者血清TNF-α水平为(23.97±11.35)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妊娠患者(11.57±6.82pg/ml)及健康未孕患者(8.97±4.39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URA流产患者血清IL-6水平为(28.45±20.38)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16.03±2.42pg/ml)及(13.87±5.3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F-α和IL-6的异常表达可能是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流产的原因之一。
TNF-α;IL-6;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peated spontaneous abortion,URA),是临床上难治性的不育症。自然流产发病原因非常复杂,涉及妇产科学、遗传学、流行病学、职业医学、免疫学、血液及内分泌学等多个学科[1]。近年研究表明,超过半数以上的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与免疫因素有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由激活的巨噬细胞产生的、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近年研究显示,它在生殖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白细胞介素-6(IL-6)是由多种细胞分泌并具有多种免疫调节活性的细胞因子,在妊娠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就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与TNF-α和IL-6水平的关系进行探讨,阐明其检测的意义。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随机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柳州市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就诊妇女,其中30例为有多次自然流产史,现在确定妊娠(妊娠7~11周)并难免流产者,称为URA难免流产组。30例为有正常生育史要求行人工流产终止妊娠的早孕健康妇女(正常早孕组)及30例有正常生育史健康未孕妇女(健康未孕组)。将URA难免流产组作为研究组;正常早孕组和健康未孕组作为对照组。对照组至少有1次生产正常且足月分娩史,无自然流产、死胎、死产史。两组妇女月经规律,末次月经明确,年龄、孕周、孕次、体重、体重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URA是指与同一性伴侣连续发生2次或2次以上自然流产,其中不存在染色体、解剖、内分泌、自身免疫异常和生殖道感染等常见病因。URA难免流产者停经7~11周,B超检查探及原始心管搏动确诊为妊娠并经B超动态监测胎心搏动消失,确诊为难免流产。
1.2 方法
1.2.1 标本收集与处理所有入选者空腹8~12h后于清晨(难免流产组及正常早孕组均于治疗前采血;健康未孕组在月经周期的第10~14天取血)取肘静脉血10ml,所有标本均用无菌试管收集,分离血浆置-70℃保存待检。
1.2.2 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和IL-6:(1)将试剂盒及样本血浆平衡至室温(20℃~25℃)再开始做实验。(2)加待测血浆标本:加入100μl标准品、100μl待测血浆于反应孔中,标准品浓度为1400pg/ml、700pg/ml、350pg/ml、175pg/ml、70pg/ml、35 pg/ml共6个浓度。(3)每孔加入40μl Anti TNF-α Biotin和Anti TNF-αPOD 40μl轻轻混匀30s,封住板孔,置放于室温温育45min。(4)甩尽板内液体,每孔加入350μl洗涤液,用洗涤液冲洗反应板,吸水纸上拍干,这样反复洗涤5次。(5)每孔加100μl TMB显色液,轻轻混匀10s,置放于室温温育20min。(6)每孔加入底物工作液100μl,置放于室温
温育10min。(7)每孔加入100μl终止液,轻轻混匀30s,确定蓝色变成黄色。于30min内在450nm酶标仪上读出OD值。(8)以OD值为纵坐标,以标准品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根据血浆样品的OD值在标准曲线上查出其对应的浓度。检测血清IL-6水平的实验步骤同TNF-α。
1.3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处理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计量资料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两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采用Spearsman相关分析,显著性检验水平为0.05。
URA流产患者血清TNF-α水平为(23.97± 11.35)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妊娠患者(11.57± 6.82pg/ml)、健康未孕患者(8.97±4.39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URA流产患者血清IL-6水平为(28.45±20.38)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16.03±12.42pg/ml)及(13.87±5.3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比较
表1 各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比较
注:与正常早孕组比较,△P<0.05;与健康未孕组比较,*P<0.01,**P<0.05。
组别nTNF-α(pg/ml)IL-6(pg/ml) URA流产组正常早孕组健康未孕组30 30 30 23.97±11.35△*11.57±6.82 8.97±4.39 28.45±20.38△**16.03±12.42 13.87±5.32
近年的生殖免疫学研究发现,50%~60%的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可能与免疫因素有关。研究表明,引起自然流产的免疫学机制主要表现为封闭抗体缺乏、自身免疫机制异常、有异常自身抗体产生和细胞免疫过强[2]。
3.1 TNF-α与复发性流产TNF-α是一种多组织来源的多功能细胞因子,它主要由免疫系统中的单核-巨噬细胞、Th1细胞、NK细胞等表达。生理状态下,适量分泌的TNF-α可调节滋养层细胞的正常增殖、分化和凋亡,促进妇女能量代谢及胚胎发育,提高孕激素及绒毛促性腺激素的合成,刺激细胞滋养层生成尿激酶型血浆素原激活剂(uPA),有利于蜕膜细胞外基质降解及胎盘植入,对妊娠的维持有重要作用[2]。高浓度的可能通过以下途径导致流产:(1)促进绒毛膜和蜕膜中前列腺素E2的合成和分解,并可刺激蜕膜及羊膜细胞分泌释放PGE2,引起子宫平滑肌收缩;(2)对促凝血酶原激酶Fg12的表达有上调作用,可引起促凝血酶原的激活,使胎盘滋养血管素沉积、血栓形成;(3)对蜕膜、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有毒性损害并促进分泌微粒子(MPS),它通过活化组织因子VII而激活凝血过程促血栓形成,从而导致胎盘绒毛功能障碍,影响绒毛发育正常;(4)激发Th1型免疫反应,排斥胚胎组织等[3]。本研究提示,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组的TNF-α值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及健康未孕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这与目前的大多研究报道一致[4]。因此,检测血清TNF-α值可以预测患者流产的可能。
3.2 IL-6与复发性流产IL-6是辅助T细胞2 (Th2)型细胞因子,通过介导体液免疫来参与同种异体免疫耐受。国内外大多研究表明[5,6],IL-6蛋白表达相对含量在复发性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明显低于正常妊娠妇女,外周血中IL-6水平复发性流产患者亦明显低于正常妊娠妇女[7]。IL-6能刺激机体B细胞产生抗体及CTL分化,增强GM-CSF活性,抑制母体的免疫排斥反应,促进粘附分子生成,参与调节血管生成因子的合成,促进胚泡植入和胚胎生长发育,有利于妊娠的维持。另一方面,IL-6作为Th2型细胞因子,在自然状态下具有抗炎作用,有利于妊娠。本研究结果显示,复发性流产患者外周血中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妇女及健康未孕妇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以上大多的研究报道不一致。由此可见,IL-6介导体液免疫参与的同种异体免疫耐受是相当复杂的,而患者反复流产原因的确切机制尚不明了。笔者认为,或许有部分患者IL-6水平升高导致免疫耐受与抗炎作用的失衡,同样可能导致反复流产的发生。因目前的大多数研究的样本例数较少,还有待于更大样本的进一步研究。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血清TNF-α和IL-6可以作为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的监测指标,对于今后寻找阻断免疫因子作用的新疗法提供理论支持。
[1]徐又先,陈广莉,明芳,等.检测外周血炎症反应产物在原因不明早期流产中的意义[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0:28(5):447-448.
[2]Idriss HT,Naismith JH.TNF-αlpha and TNF receptor superfamily structure fuction relationship[J].Int Gynecol Obstet,2005,88(1):44-48.
[3]王霞,董素芹.血清sHLA-G及TNF-α水平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分析[J].淮坊医学院学报,2010,32(5):354-356.
[4]范江涛,龙凤宜,李建华.先兆流产病人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8与治疗效果的关系[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26(2):148.
[5]郭畅,韩宝生,陆冬梅,等.IL-2受体和IL-6在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胚胎组织中的表达[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2):2802-2803.
[6]董立军,宋芳,宋国军,等.白细胞介素-6在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绒毛和蜕膜组织中的表达[J].解剖学杂志,2010,33(3):313-315.
[7]邵剑春,胡大春,陈俊,等.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与细胞因子免疫平衡的相关性[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5):568-569.
R714.21,R169.42,R446.62
A
1674-1129(2013)02-0157-02
10.3969/j.issn.1674-1129.2013.02.020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医疗卫生科研课题基金项目(Z2011281),广西柳州市科技攻关项目(2011J030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