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辉
(沈阳体育学院 辽宁沈阳 110102)
平衡能力是维持人体姿势的能力,特别是在较小的支撑面上控制身体重心的能力。平衡是人体维持站立、行走以及协调地完成各种动作的重要保障[1]。人体的平衡能力主要分为静态的平衡能力和动态的平衡能力。静态平衡能力是指维持人体重心与姿势相对静止的静态姿势能力。静态姿势(直立不动姿势)是指人在站立时尽量保持不动,但事实上人在静止站立时身体重心始终绕自己的平衡点不停地晃动,它是自我意识无法控制的,这叫做生理性姿势动摇[2]。动态平衡能力指在运动的状态下,对人体重心和姿势的调整和控制能力。动态平衡是运动中的平衡和平衡中的运动的统一,体现在几个技术动作之间的衔接自如与连贯。影响人体平衡的因素有外在和内在因素。外在因素体现在支撑面的大小、重心的高低和稳定角。内在因素主要包括人体的协调能力、前庭分析器对身体重心移动的控制能力、关节的柔韧性、相关肌肉的力量素质及心理因素等。
篮球是一项以投篮得分为目的,攻防多变的速度力量型、高强度对抗的技能——体能类竞技运动。比赛中,躯体平衡的维持与建立是在一定的力学条件下,通过人体重心空间位置的调整和空间姿势的变化,来调节和抵消运动强度或运动的冲击性。因此,运动员要完成篮球技术、战术动作时,既要维持身体在某方向上的平衡,又要迅速打破另一方向的平衡,使躯体产生运动[3]。
健美操运动要求健美大方,强调人体的力度和伸展性,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协调性的运动。近年来,随着技术和规则的不断更新,高难度动作的衔接不断提升,对健美操运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完成动作时的稳定性越显重要[4]。
表1 18名运动员基本信息
表2 双脚睁眼和闭眼站立实验结果
表3 左右脚单脚站立睁眼实验结果
脚斗士又名撞拐,是一项很常见的运动,游戏规则简单:以单脚支撑跳跃,非支撑脚为主要进攻手段,对方双脚落地或者出界为胜[5]。单脚支撑的运动形式对运动员掌控重心平衡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查阅文献,发现相关研究较少,故挑选了三项对平衡能力要求由弱到强的运动。
表4 左右脚单脚支撑闭眼实验结果
脚斗士、健美操专项、篮球专项运动员各6名。均为沈阳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二级及以上水平男子运动员。运动员均无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系统、耳鼻喉科病史、无眩晕症病史。
1.2.1 实验法
采用芬兰产Good balance平衡测试仪进行静态平衡测试,选择双脚睁眼和闭眼站立,单足睁眼和闭眼站立,分左右脚进行,每种测试均为20s。
1.2.2 选取指标
X轴平均值:分析时间段内测试者重心在X方向移动的平均距离mm。
Y轴平均值:分析时间段内测试者重心在Y方向移动的平均距离mm。
X轴向距离:分析时段内测试者重心在X方向移动总距离。
Y轴向距离:分析时段内测试者重心在Y方向移动总距离。
x轴向平均速度:分析时段内测试者重心在X方向移动速度。
Y轴平均速度:分析时段内测试者重心在X方向移动速度。
区域半径:在图形窗口中,覆盖指定百分比的重心移动曲线所需运行半径。
1.2.3 数据统计法
数据通过Excel和SPSS软件整理分析,对三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采用的是单因素方差分析。
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双脚睁眼和闭眼站立实验中,三项运动平衡能力无差异。脚斗士运动特点是以单脚支撑为主,平时训练亦是单脚支撑训练较多。篮球运动偏向于力量型运动,平时训练偏向于力量训练,对平衡能力要求不高。健美操运动由其专项运动特点,决定了健美操运动对平衡能力要求很高。但是由于是双脚站立,所以对与专项能力关系不大,而人们平时大多以双脚走路,早已习惯双脚站立,所以实验结果无差异。
脚斗士运动员在左脚睁眼站立实验中X方向距离与篮球运动相差80.08mm,经过单因素方差分析确定P<0.05,说明两项运动在本项目上平衡能力有显著差异。脚斗士运动游戏规则本就是单腿支撑,单腿支撑对于脚斗士运动员是每天训练的基本内容,所以在这个项目测试上脚斗士运动员占专项技术优势,而且所选的5名脚斗士运动员均以左脚为主支撑脚,所以在进行左脚单腿支撑实验时更加具有优势。篮球是一项以投篮得分为目的,攻防快速多变的速度力量型高强度直接对抗的技能——体能类竞技运动。篮球运动员大多训练为双脚支撑力量性对抗训练,依靠双脚支撑获取为身体提供力量的支点,身体下盘相对稳定,而在单腿支撑的时候,平衡能力上明显不如以单腿支撑运动为主的脚斗士运动员。
健美操运动员在左脚闭眼站立实验结果中的X向距离与篮球相差328.39mm,经过单因素方差分析确定P<0.05。通过数据可以看出,X轴向重心移动距离差距明显,说明健美操运动员重心摆动频率小于篮球运动员,对重心的控制能力优于篮球运动员。健美操运动员的左腿闭眼站立实验结果中的区域半径比篮球运动员的小16.10mm,这项结果更加说明健美操运动员对重心的控制能力优于篮球运动员。健美操运动员动作技术难度高,动作复杂多样,而且要求动作优美连贯,所以健美操运动员对重心的控制能力要求很高,在日常训练中,平衡能力练习是健美操运动员的必备项目,所以健美操运动员才具备较高的平衡能力。而篮球运动员是偏力量型运动,平时训练侧重于力量训练,平衡能力训练相对较少,对平衡能力的要求也较低。所以在平衡能力上健美操运动员优于篮球运动员。
(1)三项运动在双脚睁眼站立,双脚闭眼站立,左脚单脚睁眼站立,右脚单脚睁眼站立,右脚单脚闭眼站立六项实验中,在X轴向平均值,Y轴向平均值,X轴向距离,Y轴向距离,x轴向平均速度,Y平均速度。方框边长(园半径)这几个方面的无差异。
(2)在左脚闭眼单脚站立实验中,健美操与篮球对照在:方框边长上有明显差异。健美操方框边长明显小于篮球。方框边长为为重心移动半径,值越小,说明平衡能力越好。所以健美操运动员平衡能力优于篮球运动员。
[1]刘阳.人体平衡能力测试方法及平衡能力训练的研究进展[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26(4):75-77.
[2]杨锋.简析普通大学生篮球平衡能力的训练方法[J].魅力中国,2009,35:353-354.
[3]赵全喜.篮球运动中的人体平衡与核心力量的研究[J].科技信息,2009,34:231.
[4]黎健民,熊开宇.生物力学测力版测量健美操运动员的静态平衡能力[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37):7334-7337.
[5]黄翠,耿磊,赵晓东.脚斗士运动对青少年平衡能力的影响[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20(5):93-95.
[6]刘欣.对体育运动中一些平衡状态特性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