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多元智能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3-02-24 08:14:40徐九勇吴兆根
化学教与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多元智能智能教学

徐九勇 吴兆根

(1江苏省启东市继述中学江苏启东226200;2南京市溧水区和凤中学江苏南京211218)

例析多元智能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徐九勇1吴兆根2

(1江苏省启东市继述中学江苏启东226200;2南京市溧水区和凤中学江苏南京211218)

为了适应个体智能特点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教师要用多元智能理论来指导设计教学,通过发挥不同智能学生在课堂活动的作用,创设适合每一位学生的教学,使现代教育真正成为“适合学生”主体发展的教育。

多元智能;课堂教学;学习策略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让每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认识多彩多姿、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化学;给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每一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发展的巨大贡献;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因此,教学需要全面考虑促进学生各种智能的协调发展,应该为每一个学生搭建平台,创设情境,挖掘、发挥他们的各项智能,扬长避短,着眼于在教育教学中实施个体智能发展的新的理念。

一、多元智能理论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系教授加德纳提出了关于智力的新理论——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教授于1983年出版《智能结构》和1993年出版《多元智能》告诉我们: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的,智能是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智能分为8种即:①语言智能,②逻辑—数学智能,③视觉—空间智能,④身体—运动智能,⑤音乐智能,⑥人际关系智能,⑦自我认识智能,⑧自然观察智能。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的全新的个性化的教学理念和最优的教与学的方式为提高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策略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在大学和研究所,既要有教授、研究员,也要有资料员和实验员,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有一个合理的比例。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的要求不仅是多层次的,而且是多方面的,既需要科学家、也需要音乐家、艺术家、发明家等,学校要把培养多种人才作为主要任务。加德纳教授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不是只有语言和数学两种智能,实践证明了这八个区域中的某一区域若缩小,即某种智能衰退,其他区域则相应扩大,占据原属于另一智能的区域,另一智能则有可能发展。因此,我们不仅仅要创设好多元的课堂环境,而应努力发现不同学生的不同智能,促使每一个学生智能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以发展和提高。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通过化学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反观今天的课堂教学,我们会发现应试教育是一种以语言和数学教学为重点的教育,只注重语言和数理能力的考试,而忽视对个人来讲非常重要的其他方面的能力,诸如自主学习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从多元智能的角度看:每个人身上智能组合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和弱势,学校没有差生,有的只是智能类型、学习方式和发展方向不同的学生。因此,教师应该树立采用个性化、丰富性的教学和各种活动让每个孩子发展其各项智能的意识,树立全方位地看待孩子的思想。既不放弃一个学生的发展,更不能废弃一个学生的成长。

二、多元智能理论指导教学的主要策略

“策略”一词原指大规模军事行动的计划和指挥,是美国学者埃金等较早地将“策略”一词引入教学领域并进行研究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学策略”一词广泛应用于教育文献之中,也是目前教学问题研究中的新热点之一。教学策略就是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以一定的教学理论为指导,为了最优化地完成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的需要,通过选择恰当的教学技术而实施教学的措施和程序的组合。多元智能与教学实践的密切结合,不仅为教师开启了一个新的思维空间,而且为教师教学活动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教学视角,更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一种更新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式。

1.课前自主性学习策略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自主学习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所有的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一定会有自主的学习。大量的观察和研究充分证明,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重要载体之一。导学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程内容而编写的纸质文案,其设计依标靠本、结合学生的实际与需要而定,目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会自主学习,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其作用是激发人人参与的兴趣,培养人人参与的成功,提高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成功,内化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其功效是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

案例1人教版九年级《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的课前导学案

1.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人类食物的来源有哪些?食物中一般含有哪些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其作用和功能是什么?

2.有人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并出售,这样做有什么危害?吸烟如何影响健康?

3.在全球减肥热潮中,脂肪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每况逾下,甚至“谈脂色变”,别说摄入,就连身上的脂肪都“恨不得除之而后快”,这种看法科学吗?请说说你的观点。

4.你认为“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的民间说法有科学道理吗?建议你做一做下面的调查研究:参考课本P92页习题4中提供的数据,记录自己(或他人)每天行走多少路,大约消耗多少油脂?根据研究对象的身高、体重之比,制定一个科学的走路锻炼计划,并坚持实施,作好记录,分析结果,在适当的时候完成调查研究报告。

5.给我们平时常吃的食物找“家”:米饭、羊肉、苹果、白菜、牛肉、花生、糖果、猪肉、黄瓜、鲜奶、鱼肉、玉米、鸡蛋、柑橘、萝卜、蒜苗、雪梨、蔬菜、韭菜、面条、菜子油。主要含蛋白质的有,主要含糖类的有,主要含油脂的有,主要含维生素的有。

6.调查与研究:调查学校食堂或自己家庭一段的食谱,查阅并参考食物营养表,研究这些食谱营养搭配是否合理,有什么问题和建议?我们为什么不能偏食、择食?为了人体健康需要缺什么、就吃什么、就能补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多吃蔬菜?

导学案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到化学的重要性,认识到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体验到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学生悟出学有所用、学有所值,知识是学生能力的基础,而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只有通过对知识点设计予以问题化、生活化、社会化,来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实现了“以导促学,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目的。

2.课中探究性学习策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也是实验和科学思维等相结合的产物。注重发挥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积极参加实验活动,培养对化学的认识兴趣和强烈求知欲;特别注意满足学习者的缺失性需要,使学习需要及时地向高一层次转移,调动学习者学习化学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完成当前的学习任务创造有利的条件。教育者应该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把几项智能领域的内容充实到课堂中去,使得新的课堂内容体现人智能的多元化,并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各项智能的发展,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看重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案例2人教版九年级《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中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目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料和制取装置的探究

(1)反应原理和原料的选择探究

师:列举部分可以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

生:①人的呼吸,②动植物的呼吸,③木炭与氧气反应,④蜡烛燃烧,⑤碳与氧化铜反应,⑥酒精的燃烧,⑦一氧化碳的燃烧,⑧高温煅烧石灰石,⑨金刚石、石墨的燃烧,⑩……

师:(多媒体展示)气体的制备,选择一个正确有效的反应和所用原料,并考虑反应是否容易控制、速率是否适中,生成气体是否纯净,条件是否容易满足、原料是否容易获得且价格是否低廉,原料和产物是否有毒有害等。

师:(实验演示)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稀硫酸与石灰石反应、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

生:生生互动讨论后确定:用石灰石(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2)实验室二氧化碳制取装置的选择探究

师: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及画出对应的制取装置。

生:A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B高锰酸钾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

师:全班分10个实验小组,用提供的仪器设计选择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每组上交一份设计方案。

生:小组合作讨论后,各组选一代表到展示台演示本组设计方案,生生互评,师点评。

师:多媒体归纳展示各种设计方案:

生: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从控制反应、废物利用、节约药品等方面点评其优点。

师:(板书)实验室制备实验原理的确定,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条件合适,操作方便;②原理正确,步骤简单;③原料丰富,价格低廉;④产物纯净,污染物少。

教学中联系了学生已知的知识,既帮助学生知其然而且也知其所以然的知识,教师适时激发动机,启发学生问题解决,把个人思考和同伴合作学习结合起来探索问题的解决。培养了在当堂中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注重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归纳、评价、创新能力,这些能力实际是多种智能的组合。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多种、直接或间接用于激发学生智能的素材并设计出了有意义的活动,并在活动中要求学生们积极参与,寻求合作,从而发展了学生们的语言、逻辑—数学、视觉—空间、身体—运动、人际关系、自我认识、自然观察等多元智能。

3.课外体验性学习策略

加德纳:“对于孩子的教育发展,最重要、最有用的教育方式,是帮助他寻找他的才能尽可能以尽情施展的地方,在那里他可以满意而能干。”做中学、探中学、在体验中学,从而促体验更深刻,知识与经验更丰富。个人思考探索是开展同伴合作、小组讨论的基础,开展合作学习的活动不仅是为了认知,还为了培养训练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技能。在学生合作探究完成每一项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对自己和他人能力,特长的分析,自行分工,把握进展速度,建立合作小组后,引导学生,让他们明白此时的学习只有学习兴趣是不够的,更需要有一种责任感,开启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语言、自我认识、自然观察等多元智能。

案例3人教版九年级《水的净化》的学生实践活动

1.以家庭有电脑并能在家长指导下上网的同学为中心,成立三个小组,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分别负责我省、我市及我县的水源质量资料;饮用水的净化处理资料。

2.以家长在自来水厂工作的学生为中心,组成参观采访自来水厂小组并了解其净化过程。

3.以家住在自来水厂主要水源附近的学生为中心,组成水源水质状况调查小组。

4.调查家庭居住地水源、水域及生活用水状况。

上述每个小组的活动或有教师参与,或有家长参与活动,要求各小组均需要带回水样。课前公布各组调查报告,课中汇报、交流,对自来水厂水的净化有了全面的了解,还能知道水源水质在下降,意识到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通过实践活动,积累了学习经验,使学生之间的交流进一步加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了学生多元智能的提高。

4.针对性学习策略

加德纳的理论使我们能全面地看待学生,正视学生的差异,善待差异,使他们不被重视的才能受到重视并施展,使教育在每一个人身上都得到最大的成功。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教与学是不可分隔的整体,针对性的学习是能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是指学生的年龄特征、现有的知识技能水平、思维发展情况、心理发展水平、学习态度、潜能等。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差异。实践表明,考虑学生的差异,接近多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尽可能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提高。

案例4人教版九年级《金属的化学性质》中的巩固拓展题

药品:铁、铜、银三种金属,稀盐酸、氯化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四种溶液。仪器:任意选用。要求:利用上述药品及仪器尽可能多地设计化学小实验,请同学们选择并验证:①金属活动性:铁>铜(基础题),②金属活动性:铁>铜>银(提高题)。

我先让学生独立选择思考并书写好,再进行小组交流,下面列出学生的一些解答。

基础题的方法:①铁、硫酸铜溶液;②铜、氯化亚铁溶液;③铁、铜、稀盐酸;④……

提高题的方法:①铁、硫酸铜溶液、银;②氯化亚铁溶液、铜、硝酸银溶液;③铁、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④铁、铜、硝酸银溶液;⑤铁、铜、银、稀盐酸、硝酸银溶液;⑥…………

在教学中,教师应了解每个学生的智能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要,如:对逻辑智能差的学习,应及时地帮助,鼓励他们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尝试着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肯定发现点滴进步,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对逻辑智能好的学生,应提供足够的学习材料,满足他们的学习的需要,促使智能的进一步发展,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已经成为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以独特的智能诠释和极大的整合性,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了生理方面的最好注释。因此,教育者必须树立新的学生的个体教育观、发展教育观和创造性教育观,教育真正意义在于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力,发展人的个性。我们要用更科学、更宽泛的态度来理解人的智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充分地肯定学生之间智力和能力具有独特性,为教学的平等性提供理解,使评价确实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的手段。教育因为失志于培养优秀的人而变得平凡,只有致力于每一个平凡的生命绽放自身独特的光华时,它才会变得优秀。

[1]李一飞.新时期多元智能教学理论[M].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8.8

[2]吴兆根.新课标呼唤“教学无障碍”[J].化学教学,2008,(9):28~31

[3]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

1008-0546(2013)06-0008-03

G632.41

B

10.3969/j.issn.1008-0546.2013.06.003

猜你喜欢
多元智能智能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50
多元智能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智能前沿
文苑(2018年23期)2018-12-14 01:06:06
智能前沿
文苑(2018年19期)2018-11-09 01:30:14
智能前沿
文苑(2018年17期)2018-11-09 01:29:26
智能前沿
文苑(2018年21期)2018-11-09 01:22:32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东方教育(2017年19期)2017-12-05 15:14:48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唐山文学(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9
多元智能视域下对我国儿童美术教育现状的思考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中医外科学教学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