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贺丽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外语系,河南 新郑 451191)
一
日语口译课是本科教学高年级阶段的一个很重要的课程,一般在大三下学期或者大四上学期开设。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把该课程设在日语专业大四上学期,此时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听”“说”能力,每周两个课时,总共上课十八周。由于口译教学是集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的综合训练,在短短的两个课时内,如何提高口译教学质量,成了每一个口译老师关心的问题。笔者这学期担任09级两个毕业班的日语口译教学任务,可以说是在挑战中求索,在求索中成长的一个过程。那么,在口译实际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呢,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过程,将对这些问题一一展开分析,探索理想的口译教学模式。希望对以后的教学有所帮助和启发。
口译不是单纯的语言转换,而是一项高度紧张,需要译者具备分析、推敲、理解等各种能力的高强度,高能力的工作。那么口译工作的过程具体是什么呢?美国翻译家E.A.奈达等学者对口译工作的过程进行了分析 (《翻译学序说》1972年),而长期从事中日口译工作,曾担任重要领导人和国际大型会议的同声传译工作的塚本庆一在参考这一见解的基础上,又结合本人的经验将口译工作的过程分为 “再现——整理——表达”这三个重要步骤。下图是对这一过程的详细描述。
如图所示:要“再现”讲话人的语言,就要听者具备较好的听力,记忆及适应能力。进而对讲话人的语言进行“理解,判断,组织”,而要实现自然流畅的“表达”,就需译者具备语言组织能力,充足的背景知识(常识)等。那么,如何培养这些能力呢?笔者收集了一些口译训练的方法,其中常用的口译训练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1.同步跟读训练。也叫影子练习,即听到录音后像影子一样跟着重复,这种训练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纠正发音。日语最好跟读NHK,FNN等,汉语最好跟读新闻联播中播音员的发音。在不断模仿的过程中,使自己的发音更纯正,更标准。
2.复述训练,即重复原语的练习。复述和跟读不同的是,它是在录音结束后才开始重复。开始训练阶段可以先做单个句子的训练,然后逐步过渡到两个句子,三个句子甚至更多,复述能够促进译者短时记忆能力的提高。
3.条件反射式训练。即听到录音后,立即翻译出来,可以培养译者迅速反应的能力。
4.概述练习。听一段讲话录音,然后将其暂停,使用同种语言用自己的话重新表达。录音的长度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定。比如刚开始时,可以15秒左右,然后逐步递增。直到能够将2、3分钟左右的录音概述出来。它与复述的最大区别是“用自己的话”来重新表达。概述训练有助于集中注意力,提高关键词,关键句的理解和把握的能力,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5.归纳总结训练。即概括讲话内容。可以先从文字材料的归纳总结开始练习。首先快速阅读,然后将一个段落的内容归纳成几个句子。其次是进行录音内容的归纳,这更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性,也就是听一段录音内容,然后总结其主要意思。反复练习可以提高学生把握关键词,关键句的能力和抓住讲话者意图,主旨的能力。
6.视译练习。从看到材料内容就立即开始翻译,要求译文语序自然,表达顺畅,还要避免重复同一语句或者修改前面已经翻译过的译文等。视译练习的最大好处是提高精神集中能力,语法知识掌握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二
根据以上所描述的口译工作的过程和口译的训练方法,笔者针对所担任的09级两个班的日语口译课,对本学期的课堂教学做了以下设计。
1.口译课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安排及具体的教学过程
(1)教学目标的确定:由于此课程针对的并非是日语口译专业的学生,而是商务日语方向中的口译课程,因此教学目标主要是提高学生“听,说,译”的能力,能够胜任难度一般的口译工作。所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进行“教”与“学”的需求分析,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由于所带班级的学生普遍“听”“说”能力较弱,因此在具体操作上加大了听说能力的训练强度。
(2)教学内容的安排: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NHK听力。搜集NHK内容,然后进行筛选。所选内容既要贴近时政,又要让学生感兴趣。这期内容主要包括:从日本政府购买钓鱼岛,实施钓鱼岛国有化,到中国人民的抗议言行,进而到中日间的交流活动延期甚至取消;2012年伦敦奥运会;美国大选,奥巴马连任;中国选举,习近平主席就任;日本大选,安倍晋三当选;朝鲜声称发射人造卫星;日本皇太子妃雅子迎来49岁生日等。
第二部分为教材内容,这些材料都是实用的致辞类中日互译。主要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固定的及常用的致辞类表达。
第三部分就是实战演练。可以使前面所听NHK内容或者所讲教材内容进行分组演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3)具体教学过程:听力训练环节:主要训练NHK听力。首先进行跟读训练,在熟练的基础上进行复述训练,进而条件反射训练(听到日语立即翻译出汉语);或者进行归纳总结的训练,最后视译训练,把原稿文本内容展示给学生看,要求边看边译。
教材内容我采取少讲精讲的方法,主要还是结合上述几种训练方法反复进行练习,直到熟练为止。
最为关键的就是实战演练环节。也是检验学生口译能力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训练内容为教材内容。要求两人一组,一人说日语,一人进行翻译或者听录音,让学生来翻译。
最后一个环节是即兴话题演讲训练。依然是两人一组,让学生甲根据某个话题来发表自己的见解,演讲时间为3~5分钟,学生乙进行翻译。建议学生在课下练习时,最好把自己演讲的内容录下来,然后进行纠错。此环节的训练可以达到提高学生的瞬间反应能力和迅速组织语言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目的。
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笔者发现,学生在听力方面,口语表达方面及记忆力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2.目前口译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1)听力方面
?
(2)口语表达方面
?
(3)记忆力方面
主要存在短时记忆力和瞬间反应能力较差。比如:感觉自己听懂了,但一旦要翻译就翻译不出来了。一是很快忘记了其内容,二是不能立即反映出其意思来。建议多进行复述练习和条件发射练习。
(4)其他方面
除了上述有待解决的学生存在的问题外,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班级人数过多,无法保证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口译实践中的问题。所以建议以后的口译课采取小班授课,一班人数不超过30人,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口译实践中来。
3.关于教学模式今后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本学期课程快要结束时,本人做了一项调查,就是让学生来回答最理想的授课形式是什么样子的。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最理想的授课形式是使“听”(输入)与“说”(输出)的训练同时交替进行,从而达到“听”“说”能力均衡提高的目的。所以,如何在有限的教学课堂中,增加实战演练次数和强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协调好“听”(输入)与“说”(输出)的课堂时间分配,从而增强口译训练的效果,提高口译教学质量,这是本人今后亟待解决的问题。
[1]塚本庆一.实用日语同声传译教程[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6.
[2]王颀.口译理论与日语口译教学实践初探[J].上海翻译,2004.4.
[3]孙宁.日语专业综合技能课教学模式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06).
[4]杨玲.口译人才培养教学体系之探讨[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