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集萃
原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
今年中国经济将经济稳中求进
根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目标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M2增长目标13%左右。与2012年相比,经济增长目标保持一致,但是CPI目标下调0.5个百分点,M2增长目标则下调1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放缓是影响经济增速下滑的主因,目前个别地区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国家实施房地产调控的相关细则将陆续出台。今年国内经济将稳中求进,整体增速将高于去年。——4月5日接受腾讯财经采访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
今年中国经济回暖仍存不确定性
2013年下半年经济回暖走势存在一定不确定性,有可能回升势头转弱。主要原因是“去库存化”、“去产能化”任务仍然艰巨。从反映库存水平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的增长率来看,国际金融危机后的第一轮库存调整在2009年8月末达到-0.8%的最低水平,刺激政策出台后在2011年10月末达到24.2%的最高水平。本轮库存调整中产成品资金占用增速在2012年12月末已经降到7.2%,比最高点下降2/3,低于当月工业增加值名义增速,但没出现工业库存绝对下降情况。“去库存化”不彻底,经济回升力量难以积聚。——3月29日接受腾讯财经采访
经济学家金岩石
中国从复苏走向繁荣至少要持续三年
中国经济正处在政策驱动加经济驱动,双轮驱动的复苏状态中。所以未来2到3年有较高的概率是经济从复苏逐渐走向繁荣。但中国现在还缺乏内生性经济复苏的动力,因为过度的垄断和过度的干预使得对中国的经济复苏一直没有走上正规。现在美国和欧洲经济一个已经复苏,一个启动复苏,至少把外生性的阻力弱化了。那么从这个角度上看,内生性的障碍在逐渐弱化,而外生性的动力在不断强化。这是中国目前的一个特点。——3月29日接受腾讯财经采访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汪同三
新一轮价格上涨周期尚未形成
如果我们积极地做工作,经济的增长并不一定带来恶性的价格上涨,或者恶性的通货膨胀。我们只要保持经济是一种稳健增长,价格的上涨也是可以控制在一个适度的水平。所以,如果下半年我们的经济开始一个比较好的向上趋势,应该承认价格虽然会滞后一点,但是也会跟着有所上升。但是,如果我们工作做得好,能够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价格的上涨可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网友说新一轮价格上涨周期已经形成,可能说得严重了一点。——4月2日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
春华资本董事长胡祖六
制度与环境对创新影响比资金更重要
中国过去30年高速发展,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中国低成本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难以为继,下一步需要通过创新来实现高成长。如果单纯从R/D占GDP的比重来看,中国和OECD国家已经很趋近了,前苏联R/D在GDP的比重可能还高于欧美,整个20世纪前苏联都不是一个创新型的大国,这就与制度非常有关系。创新不光是投下资金,钱怎么分配、怎么使用都是非常重要的。包括早期的创投,VC、PE,就像纳斯达克这种市场对于创新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环境。尽管经过了30年的改革,中国制度经济仍然太浓厚,这恐怕是压抑创新的重要原因。——4月5日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表示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中国需要增加更多政府收入
中国目前面临的转型,需要从外需和投资转向内需驱动,为此就必须建立良好的医疗、教育等需要政府强力介入的设施和制度,以帮助人们更放心地去消费。由此,中国需要增加更多的政府收入以维持这一新的发展阶段。为此要进行更多的财政改革。可以考虑开征环境税,一方面保护环境不受损害,另一方面增加政府收入。此外,在以更高价格出售资产时,也应该征收适当的资本利得税,此外还包括房产税,以及更好的个税征收结构。——3月29日接受腾讯财经采访
原财政部部长项怀诚
中国政府债务超30万亿不算高
从公开披露的数据看,截至2011年底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是30多万亿元,债务率为37.8%。2012年债务数量比2011年增加了几万亿元,债务率基本在40%左右。中国地方债务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增长较快。4万亿元的投资规模地方要配套。地方财政没有那么多钱,就建立了很多融资平台,还发行了很多债务,由此形成了地方债务新的增量。鉴于中国政府债务率本身不是特别高、基本上都是内债、尚未出现效率特别差的案例,我认为中国政府债务问题没有到十分严重危急的地步。——4月6日在博鳌亚洲论坛关于债务风险的分论坛上发言
经济学家巴曙松
民间融资合法化要有底线
要保证几条底线,面向公众的资金要从严监管,底线就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对老百姓风险判断能力弱的这一部分资金要严格限制机构的介入,管住公众这部分资金来源。但是有监管地逐步开放私募,大额的,风险承担能力强的这部分客户,给他足够的创新空间,这样避免一放就乱,一收就死。市场的活力,主要表现在风险承担能力比较大的高净值的这部分客户,让他自己做独立的判断,但是严格限制对老百姓资金的吸储,这方面要严格控制,目前只能是银行类的金融机构能够介入。——4月6日接受腾讯网采访
投资家索罗斯
房产税是解决房价高企的有效方法
中国一些民众购入多套房产作为投资,造成大量房屋空置。现在入市投资将承担重大风险。征收房产税是解决房价高企的有效方法,每套房每年缴付3%至5%的房产税比较合理,房价会相应下降。——4月7日在香港接受记者专访
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会长保育钧
80%私营企业污染是监管存在问题
我们连续做了9年民营私营企业调查,发现接近80%多都被罚过款,这就说明环境污染比较严重。企业为什么宁愿被罚款也不愿意治理?第一,投入太多;第二,政府相关部门罚了款可以提成,有利益。谁污染我就处理谁。泉州一个制革厂,有几个厂排污,居民意见很大,最后把这个厂负责人抓了。这样其他厂就搞得很好,有一家不仅改造好了,而且上市了。从这两方面看,政府跟企业最终需要面对的还是制度问题。制度严,谁也不敢这样做。政府软趴趴的,企业肯定就不会认真对待这个问题。——4月6日在博鳌《应对新挑战——环境危机下的企业可持续发展路径》主题酒会上发言
联想控股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赵令欢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困难是暂时的
中国企业向外投资确实遇到一些困难,但这些困难都是暂时的。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成为电脑方面的老大,在美国创造很多就业机会,在美国实现盈利。中国的公司有一些非常小型,他们发展非常迅速,希望在全球拓展,这个问题是不可避免的。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会成为跨国公司,只有这样才能发展。当然这个路肯定是坎坷的,这是一个市场现象,需要一定的时间。在中国市场开放的初期,外国公司来到中国市场进行投资的时候也遇到很多困难,有一些文化、监管方面的差异是外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投资时必须要应对的。——4月7日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发言
国机集团董事长任洪斌
大家只看到民企难不知国企负担重
大家现在看到的是民营企业融资成本高,其实国有企业承担的负担是民营企业也没有遇到的。我有一家企业在20世纪60、70年代的时候生产坦克,我们通过企业自己贷款把它建成了,坦克也生产出来了,但是这时已是和平时期了,坦克生产线不能继续生产坦克了,贷款我们到今天还在背,每年的利息就上亿。类似的负担和包袱,民营企业是没有感觉到的。——4月6日在《应对新挑战——环境危机下的企业可持续发展路径》主题酒会上表示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
只有20%中小企业从政府支持中获益
中国政府对于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很大,中央出台了121个文件,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扩大市场准入,完善市场化的体制,扩大市场投资领域等。但协会发出的2500张问卷显示,中小企业从这些政策措施里获益的只占20%。这些政策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是中小企业外部环境发展的困难之一,融资难是更大的困惑。因此政策可操作性有待改进,比如中国中小企业免税,但是年营业额24万以下的企业才能免交所得税。中国的微型企业的收入是300万,300万到2000万是小企业,2000万到4亿是中型企业,享受这条企业的只有个体户、卖报纸杂志的。——4月7日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表示
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总干事乔治科尔
企业打造百年老店需考虑社会责任
如果一家企业只想一年内变得富有的话,那么他可能不惜一切代价牺牲环境成本,如果诸位希望打造百年老店的话,那么应当把环境、社会以及治理问题整合到企业战略当中去,这会让企业在未来国际市场竞争当中抢得先机。目前全球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了长期管理风险,提供绿色可持续产品不仅仅是企业重要任务之一,通过社会责任和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企业也可以在政府政策出台之前采取行动。——4月6日《应对新挑战---环境危机下的企业可持续发展路径》主题酒会上致辞
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
新型城镇化需警惕陷入“掠夺式陷阱”
新型城镇化最大的特点是强调人的城镇化,现在的问题是土地高速城镇化,人是“半城镇化”。农民工周期性“钟摆式”和“候鸟型”流动,牺牲三代人幸福,社会代价巨大。因此,加快人口的市民化是城镇化的重心。城镇化要面对三个问题:人往哪儿去?钱从哪儿来?地如何使用?过去10年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土地城镇化大大快于人口城镇化。城镇化过程中要切实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防地方政府以地生财,消灭村庄,迫使农民“被上楼”、农村被城镇化,陷入“掠夺式陷阱”。——3月29日接受腾讯网专访
长江商学院副院长王一江
城镇化对幸福感关注少 户籍需平等
当前城镇化的观点不应该聚焦在政府应该做什么或者不应该做什么,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是要引入一种决策机制,以避免在城镇化等问题上出现严重错误。在城镇化过程中应该考虑到民主精神,就是承担后果的人应该作为决策的主体。当前城镇化正在引发越来越多的争议,舆论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城镇化的规模、速度以及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扮演的角色等等。未来城镇化过程中,需要划清政府和市场以及和社会的关系,中央强调市场能管好的政府要退出,市场管不好的政府再进行适当的干预。——4月7日做客腾讯“博鳌三日坛”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孟庆国
公务接待经费公开要克服形式主义
县级以上政府公务接待经费公开容易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公开内容标准如果不细就会有漏子可钻,审计监督要发力。老百姓看明白、看清楚,监督才能有效果。在推进公务接待经费公开的同时,要充分引入社会监督机制,利用公共媒体、网络、社会组织对公开情况进行监督,弥补自我监督的不足,同时引入第三方评价监督机制,对经费预算、经费使用情况及经费公开本身进行核查监督。——3月28日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