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影响*

2013-02-22 09:15陈连余
物理教师 2013年12期
关键词:副线圈灯泡实验教学

陈连余

(南京市金陵中学,江苏 南京 210005)

1 引言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的重要载体,也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2004年秋季实行的高中新课程改革,给高中物理教学带来新的理念,给实验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促进了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变革.无论实验教学的模式架构还是实验教学的功能定位上,广大物理教师充分地发挥改革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无限创意带来无限精彩,实验教学精彩纷呈.本文从积极变化和存在问题两个方面来探讨.

2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积极变化

2.1 实验教学理念得到转变

这种转变表现在3个方面:其一,教学中心发生转变.实验教学由“教”的中心向“学”的中心转变.以分组实验课为例,在传统课堂上教师会详细讲解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讲清实验步骤,强调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最后把所剩无几的时间留给学生动手实验.实行新课改之后,从教材角度看,给定的实验器材少了.给出的操作步骤少了,有些只给出实验的适当提示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制定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设计记录表格、分析实验结果,基本上由学生完成.教师简明扼要地讲清实验要点,把多数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实验.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则会予以指导或帮助.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其二,教学重点发生转变.由重结果轻过程转向过程与结果并重.实验结果固然重要,但实验的操作过程也很重要,有时候可能甚至比结果更重要.实验是一种操作过程,在操作过程中难免会有“意外”.这种“意外”的出现,既提高了实验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又提高了认知的深刻性.其三,教学地位发生转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现在的实验教学则是物理教学的一种重要物证手段.缺乏物证,我们的教学就会空洞乏力,也乏味儿.实验出彩是优质物理课的必需,已经成为教师们的共识.一节优质物理课中一定有精彩的物理实验.若干年后,这节课可以会被遗忘,但是课堂的创新实验还会被人津津乐道.

2.2 实验教学功能得到拓展

新课程理念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传统实验的研究性实验、测量性实验或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又开发出了实验的许多新型功能,如用于课堂引入的引入性实验、用于探究手段的探究性实验、用于知识建构的建构性实验、用于质疑佐证的质疑性实验等.

图1

例如,用实验可以完成运动分解思想的建构.“一个曲线运动可以是由两个直线分运动组成”的思想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运动是可以分解的,有的教师设计出下面的课堂分组实验.实验器材铅笔、直尺、三角板、白纸等.实验任务:两个学生合作,共做实验.如图1所示,在桌面上铺放白纸,将直尺在课桌上平放、固定,将三角板放在桌面上,其中的一条边抵在直尺上,铅笔笔尖抵在三角板的另一条边上.将三角板贴着直尺右移,同时让铅笔笔尖沿着直角边上移,沿三角板的一边画线.观察笔尖在白纸上留下的轨迹.尝试让笔尖在纸上画出直线.在课堂上无论学生怎样努力,笔尖在纸上留下了的轨迹总是弯曲的.学生很是纳闷,三角板贴着直尺的移动路径为直线,笔尖贴着直角边的移动路径也是直线,而得到的笔尖运动的轨迹竟然会是曲线.这就说明笔尖的曲线运动由两个直线运动组成.经过实实在在的过程体验,运动分解的思想牢靠地印刻在学生头脑中.

教师带着精心准备的实验走进课堂,既活跃了课堂,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还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2.3 实验教学品质得到提升

一些传统实验,由于实验器材的局限、实验数据的采集困难、实验数据的精度不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得出的实验结果不太理想.随着DIS实验的普及,辅以Excel工作表格处理数据,使得实验结果十分清晰.如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实验中可以描绘出图2、图3两组图线.

图2

图3

2005年秋季江苏省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课题就是这个实验.某教师通过现场实验,采集数据,画出了图线.课后,几位听课教师忍不住要问,图线是真的还是假的,因为图线作得太漂亮了,以致于让人怀疑图像的真实性.毫无疑问,清晰的实验结果有助于拓宽实验教学目标的达成.

著名特级教师吴加澍提出实验教学的“三问”:让学生参与物理实验的设计过程,这个实验应该怎样做?——知其然;这个实验为什么这样做?——知其所以然;这个实验还可以怎样做?——知其所尽然.换言之,实验教学不仅要有热闹的实验现象,更要有深刻的本质思考.例如,“探究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与副线圈匝数的关系”实验.给原线圈输入电压22V,在副线圈上接入200匝,并联一盏“220V,40W”的大灯泡,此时灯泡亮度很低,灯丝仅仅发红.给副线圈改接800匝,重新实验,灯泡正常发光.实验现象说明副线圈的电压随着匝数的增多而升高.再次进行实验,在副线圈上换接一只小灯泡.此时,把输入电压降为4.2V,副线圈接200匝,小灯泡正常发光.然后,副线圈改接800匝,大家都会担心小灯泡会承载电压过高而烧毁,但是实验结果却是小灯泡不亮了.面对这一现象,大家都陷入了沉思,是操作错误还是书本知识有误?断开副线圈上的负载,用多用电表测量副线圈两端的端电压发现,副线圈上的电压的确升高了.为什么电压高了,小灯泡的亮度却降低呢?原来,副线圈存在较大的电阻.副线圈与灯泡组成闭合回路后,副线圈相当电源部分,副线圈的电阻相当于电源内电阻.当副线圈的匝数增加时,内电阻也在相应增加.由于小灯泡的电阻较小,小灯泡实际分得的电压反而减小,导致小灯泡不亮.教材中的结论是针对理想变压器而言,忽略绕制导线的电阻.经历过实验的“失败”之后,加深了对理想变压器特征的认识,有助于拓宽对变压器变比规律的理解.

2.4 实验教学魅力得到增强

实验已经成为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亮点.教师进入课堂时,学生总是特别关注教师带了什么样的教具.教师做实验时,学生屏住呼吸,凝神贯注,生怕漏掉一个细节.有些实验可能一遍不过瘾,学生还会要求再做一遍.这种局面的出现,除了实验本身的魅力之外,还由于有以下几方面的变化.

图4

(1)开放的教学形式.传统课堂要么是理论教学课,要么是分组实验课.在理论教学课上的演示实验,一般由教师操作,学生只是观众.现在,演示实验操作员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甚至于全体参与.例如“电容器”的教学课,为了说明电容器具有储电本领,教师将一对直径约80cm的圆形金属板连到起电机上,让两板带上等量异种电荷后断开.然后,请上10多个学生,让他们手拉手站立,最后将头尾两名学生的另一只手分别连接到一块带电金属板上.刚一搭上,10多个学生瞬间跳了起来,他们给电到了.于是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每个成员都很兴奋.谁都没有想到,金属板能够储蓄这么多的电荷.若干年后,大家还时常说起当时的场景.为了满足大家动手的愿望,理论课上也可以穿插分组小实验.如“平抛运动”课堂教学,如图4所示,让两个课桌桌面等高,彼此间分开一定的距离.将一枚一元硬币置于其中一个桌面,用直尺击打硬币,使之沿着桌面水平飞出.让学生反复实验,能否将硬币“登陆”另一桌面.任务一经布置,教室里一片忙碌,学生拼命地用直尺击打硬币,以加快硬币的飞奔速度,试图将硬币飞奔到另一桌面上,但结果都已失败而告终.实验“失败”了,学生的认识变得十分清晰:平抛运动由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两个分运动组成,无论物体的水平速度有多大,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总是独立地存在.实验具有化繁为简的作用,用实验教学比用粉笔教学有时要省事得多.

(2)丰富的实验资源.除了传统的实验资源外,现在又有了DIS实验、仿真实验、动画实验、视频实验等资源.DIS实验使得实验数据能够与计算机联网处理,仿真实验模拟真实发生的过程,Flash动画能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如布朗运动、电磁波的传播等,视频实验使得真实而又无法现场完成的实验进入了教学现场.

2.5 探究手段回归物理实验

探究是新课程推行的重要思想,在实验中得到了体现.体现之一是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 实验.如“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变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变为“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验证玻意耳定律”变为“探究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等等.这种调整不仅仅是实验名称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实验思想和实验方法发生了变化.体现之二是实验教学方法发生了变化.以“内接法与外接法测电阻”的实验教学为例,传统方法是先作理论分析,得出理论上的结果,再运用实验手段进行物证.现在的做法是教师给出实验器材,让学生分别用内接法和外接法测量同一只大电阻.学生认为测量值应当相同,但是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接法的测量结果相差很大.同样地,改用小电阻进行实验,结果同样如此.学生开始困惑:用内接法和外接法测量同一只电阻,为什么结果会如此悬殊?测量结果的差异性,激发了学生的认知欲望.经过体验性探究后,学生对于理论分析充满期待,学习投入,印象深刻.

3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存在问题

3.1 实验教学的地位明升暗降

在人教版的教材中,多数节次内容中安排了“实验”、“演示实验”、“做一做”等实验栏目.但是,在人教版必修1和必修2的教材中仅安排了4个必做实验.从必做实验的数目来看,要求学生到实验室去的硬性实验数目明显减少.所以,学生到物理实验室的次数明显少于课改以前,有的实验是教师在教室里边讲边做了,有的实验让学生回家因地制宜完成,有的干脆不做了.再从高考实验数目来看,在原高考的《考试大纲》中有10多个指定性实验,而新高考的《考试说明》一般只指定了几个代表性实验.

3.2 过分专业的器材让人望而生畏

著名物理教育家朱正元教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后,提出了“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的主张,并为此终生以示范作用影响并带动了几代人的教学方法改革.而现在装备一个DIS实验室,少则几十万元,多则百万元,绝大多数学校无能为力,只能望而心叹.DIS实验操作的较高技术要求让一些教师知难而退.利用传感器进行测量的原理不明,又让教师在做实验时心里感到不够踏实.虽然DIS实验已经推行了近10年,但DIS实验器材的普及率并不高,即使在配备了的学校,多数器材只是摆放在实验室里做做样子、供来人参观,装装门面而已.

3.3 高考实验的考查方式让人可以不做实验

高考是中学教学的指挥棒.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高考实验试题无法甄别学生是否动手做过实验.相当数量的高考实验试题,在本质上属于理论题.学生即使做过实验,在答题时也不一定占优势.于是,一些教师为了追求“高效”,变“做实验”为“讲实验”,实际效果还不错.于是,不少学校的实验桌上积满了灰尘,有的物理实验员干脆沦为仪器保管员.

1 查有梁.课堂模式论.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廖伯琴.张大昌.物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3 陈连余.在困惑中思考 在实践中探索.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6(11):8~10

猜你喜欢
副线圈灯泡实验教学
交变电流结合理想二极管类试题深度剖析
灯泡创意秀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点亮小灯泡
点亮小灯泡
对含有二极管电路的一点探讨
灯泡创意展
输入端含负载的变压器问题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