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流动与农地流转的耦合协调研究

2013-02-22 15:50侯明利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10期
关键词:耦合度农地二者

侯明利

(河南师范大学 商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近年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统筹的日益推进,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实现非农就业,2000年我国非农人口达到3亿500多万,占总人口比例为24.73%,2010年非农人口则增加了近7500万,比例增至29.14%。这部分脱离土地的农村劳动力使得大量土地被释放出来,从而为农地流转提供了基础条件,农地流转也随之发展起来。目前我国劳动力流动与农地流转的区域特点分别为:东中西部地区劳动力流动都较快,差别不大,但东部主要是省内流动,中部和西部则是省外流动居多;中部地区农地流转程度最高,东部和西部地区较低,西部最低,且只有中部地区的户均土地流转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总的来说大规模农地流转所占比例较小,大多是村内、村民亲戚间的小规模流转,难以产生规模收益。虽然劳动力流动与农地流转都是从1978年后开始的,但农地流转远不及劳动力流动速度快,结合现实可知劳动力流动与农地流转发展并不同步,按照国际经验,这种不同步将会影响二者的良性发展,进而会影响经济发展。

因此,探索二者关系成为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一、文献回顾

在劳动力流动与农地流转研究方面,很多学者进行相关研究并取得了大量成果。一部分学者认为二者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姚洋认为非农就业市场的发展促进了土地流转市场的形成;Feng发现劳动力转移行为对土地流转行为影响显著;部分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将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构成土地流转的最初原因。徐旭等在分析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动因中提出,如果农民非农行业日均收入高于其从事农业的日均收入,农民就愿意进行土地流转,否则甚至进行抛荒。而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二者间还存在制约关系,钱忠好认为由于家庭内部分工和农户兼业化的影响,劳动力的非农就业不必然导致农地流转;韩菡、钟甫宁通过Tobit模型分析认为非农就业机会和家庭财富水平对农户转入土地面积分别具有显著的反向和正向影响;谢冬水通过建立农户决策模型认为土地产权残缺限制了土地流转的范围和形式,而劳动力迁移不完全抑制了土地流转市场的有效供给。

现有文献为本文对劳动力流动与农地流转关系的研究提供了宝贵参考,但对于二者同步性尤其是耦合协调性问题涉及较少,劳动力和土地作为社会经济系统的两大要素,二者的配比直接影响经济效益。劳动力流动过快,易出现土地抛荒,造成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而农地流转速度过快,则会使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堆积,造成人力资本的严重浪费,因此促进二者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二者的良性互动更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

二、劳动力流动和农地流转关系分析

现有文献由于研究角度的不同,对劳动力流动与农地流转的定义较多,且不统一。本文将劳动力流动界定为劳动者根据劳动力市场的差异和个人条件,在地区间、产业间、部门间、行业间、职业间以及岗位间的迁移或转移行为,其最突出的特征是在城乡间和产业间流动,因此可知劳动力流动包含劳动力转移。农村土地流转则主要指土地使用权流转,其含义为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本文仅限于耕地流转,不包括耕地向非农用途的流转。劳动力流动对缓解紧张的人地关系有一定的作用,农地流转则会使因劳动力流动而释放的土地得到重新配置,从而提高效率,因此劳动力流动与农地流转实质上是劳动力与土地两种有限资源的重新配置,以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和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差距加大,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旺盛,从而引发农村劳动力外出流向非农产业,因此农户家庭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减少,投入农业生产的时间也减少,以致有些农户的经营土地出现剩余,在农户家庭收益最大化目标的驱使下,部分农户会选择将剩余土地以各种方式流转出去,从而促进了土地的流转。随着农地流转的加快,农业生产越来越专业化,农业规模经济得以实现,从而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城乡一体化和工业化发展,二者进入一个循环体系中。具体可见图1。

图1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农地流转循环体系

三、劳动力流动与农地流转的耦合协调模型

耦合是物理学中的概念,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彼此间相互作用以至达到协同的现象。耦合度是对促进系统走向有序机理的协同作用的一种度量,而协调是指系统之间或系统内各要素间和谐一致、配合得当的关系,侧重于现象或系统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农地流转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系统中两个重要的子系统,二者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紧密关系。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农地流转的协调关系,是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中形成的一种相互适应和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它产生的效应不仅使农村劳动力可以快速有序地流动,又能进一步促进农村土地的适度流转,且二者的长期变化趋势基本同步,从而促进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结合现实状况,不难发现劳动力流动和农地流转间具有动态耦合关系,农地流转系统的变化和发展依赖于其自身组成要素和劳动力流动影响要素之间的相对运动,也就是说在耦合中两个系统不断协调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或者两系统相悖,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被破坏。本文中的耦合协调模型分别由耦合度模型和协调度模型两部分组成。

(一)耦合度模型

应用物理学中的容量耦合概念和模型,在参考其他学者构建的经济和环境、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劳动力转移和农地非农化耦合模型的基础上,本文选用如下耦合度函数,具体形式为:

上式中,C为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农地流转的耦合度,u表示第i年农村劳动力流动率,且u=第i年劳动力流动数量/第i年农村劳动力总量,u表示第i年农地流转率,u=第i年农地流转数量/第i年耕地总量。其中C∈[0,1],当C=1时,耦合度最大,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农地流转系统间或农村劳动力和耕地两要素间达到良性共振,趋向有序结构;而当C=0时,耦合度则最小,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农地流转系统间或农村劳动力和耕地两要素间处于无关状态,系统发展方向无序。根据劳动力流动与农地流转交互作用的强弱程度,可将耦合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0<C≤0.3,劳动力流动与农地流转处于低水平耦合阶段,劳动力流动与农地流转水平较低,劳动力流动对土地流转推动作用较弱,土地收益产出较低,流转极度不畅;0.3<C≤0.5,劳动力流动与农地流转处于颉颃时期,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对劳动力需求旺盛,农地流转对流出土地及流入方的需求也不断加大,土地作为劳动力流动释放的有限要素作用凸显,但由于土地兼具生存和保障功能,使得农地流转不畅;0.5<C≤0.8,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农地流转进入磨合阶段,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的大量流动与农地流转的适度规模经营促使人们开始重视现代农业发展方式,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得到快速发展,二者开始良性耦合;0.8<C<1.0,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农地流转使得劳动力实现专业分工,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劳动力流动与农地流转达到一个合适的水平,相得益彰,共同步入高水平耦合阶段。具体耦合阶段及耦合强度分类见表1。

表1 劳动力流动和农地流转耦合阶段及耦合强度分类

(二)协调度模型

本文中协调度主要指劳动力系统和农村土地系统之间彼此的和谐程度。从协同学的角度来说,协同作用和协调程度决定了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趋势,由于耦合过程中有良性和破坏性之分,因此用协调度表示耦合的良性作用大小,它对劳动力流动与农地流转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测度的更全面、更准确,且协调度的大小也能反映二者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强度及贡献程度。根据学者的相关研究,鉴于劳动力流动与农地流转对经济发展具有的重要作用,可引入如下协调度模型:

D=(C×T)其中T=(u+u)/2(2)

在式(2)中,C为第i年耦合度,D为第i年协调度,T为第i年劳动力流动与农地流转耦合的综合协调指数。根据协调度值不同可将协调度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①D∈(0,0.3]为低度协调的耦合;②D∈(0.3,0.5]为中度协调的耦合;③D∈(0.5,0.8]为高度协调的耦合;④D∈(0.8,1]为极度协调的耦合。

四、劳动力流动与农地流转耦合协调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数据源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数据汇编》(2000~2009),均以家庭农户为基础单位,用年末经营转包田耕地面积(亩/户)测度农地流转水平,由于2002年前后关于农村劳动力中外出从业劳动力的衡量有很大差别,因此为保持指标体系的一致性,本文采用2003~2009年的相关数据,用农村劳动力中外出从业劳动力数量(人/户)衡量劳动力流动水平。

(二)结果分析

利用上述模型和方法,结合相关数据,分别计算出2003、2005、2007及2009年东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流动率、农地流转率、耦合度、协调度与耦合阶段(见表2),可得如下结论。

表2 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农地流转的耦合度与协调度

(1)从耦合度大小可知,东中西部地区劳动力流动与农地流转均处于颉颃阶段。各区域耦合度介于0.4~0.5之间,中部和东部相差不大,西部较低,且各区域劳动力流动与农地流转均处于中强度耦合水平。因此可知二者的耦合度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环境密切相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地理环境越好,耦合度相应较高。一方面,由于经济水平较高,农业与非农业收入差距较大,从而促使劳动力发生大规模流动,同时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力减弱,从而促进农地流转,二者耦合度提高;另一方面,耦合度还与地理环境有关,较好的地理环境,使得农民外出打工交通方便,促进劳动力流动,同时较好的地理环境对应着较高质量的耕地,较高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和较高的农业综合收益,从而促进农地流转,二者耦合度必然提高。反之,对应较低经济发展水平和较差地理环境的西部地区,耦合度则相对较低。

(2)东中西部地区均属于农地流转滞后型。全国范围内农地流转均滞后于劳动力流动,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还是经济发展缓慢的西部地区,农地流转率明显小于劳动力流动率,但西部地区的滞后程度明显较大,其劳动力流动率与农地流转率的比值最高达到3.752。主要原因在于西部地区由于较高的非农收入拉力和较低的农业收入推力使劳动力发生大量流动,但面临较低的农业收益和较差的地理环境,农地流转率必然较低,因此其滞后程度必然较大,这也是西部地区耦合度较低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农地流转率是提高耦合度的关键,且西部地区劳动力流动与农地流转耦合度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3)协调度表现为中部地区最高,东部次之,西部最低。各区域协调度值处于0.2~0.4之间,中部地区协调度值均大于0.3,因此该地区劳动力流动与农地流转处于中度协调,东部地区则先处于低度协调后发展至中度协调,而西部地区则一直处于低度协调。在劳动力流动率相差不大的前提下,协调度与农地流转率规律性最强,较高的农地流转率对应着较高协调度,因此协调度同样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环境紧密相关。根据分析可知,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地理环境也不错,农业收益较高,因此劳动力流动与农地流转应该都较快,协调度应最高。但现实状况并非如此,其协调度低于中部地区,主要原因在于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使得耕地更多地被用于非农用途,影响了农地流转,因此协调度也受到影响;而中部地区,劳动力流动速度快,较高的农业收益、较好的地理环境等使得农地流转速度也较高,因此二者协调度较高;西部地区两者都不具备,因此协调度最低。

(4)东中西部劳动力流动与农地流转的耦合度和协调度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不具有一一对应性。2003年东部和西部都属于中强度低协调的农地流转滞后型,只有中部为中强度中协调的农地流转滞后型,到2009年时,东部农地流转得到发展,二者协调度得到改善,为中强度中协调的农地流转滞后型,西部地区仍然为中强度低协调程度,主要原因是农地流转依然没有发展起来,劳动力流动与农地流转仍处于失调状态。但东中西部地区对应着中强度耦合程度,三者的协调度都不高,最高仅为2009年中部地区的0.343,因此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农地流转远未达到良性耦合,提高农地流转效率仍是关键所在。

五、结论与启示

通过上述分析,可得如下结论:东中西部地区劳动力流动与农地流转均属于中度耦合,处在颉颃阶段,且为农地流转滞后型;协调度归根结底与区位特征如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特征等具有密切关系,具体表现为中部地区最高,东部次之,西部最低;劳动力流动与农地流转的耦合度和协调度在空间和时间上并不对应,耦合度值明显高于协调度值,并没有形成良性共振,因此提升空间较大。鉴于此,提高农地流转率,使其适应劳动力流动步伐,是二者良性互动的关键。结合我国国情,不难发现较低的农地流转率主要是由农户兼业化和区域特征差异造成的。但应该看到,只要我国农业面临的大环境不发生重大变革,农户兼业化就一定存在,区域特征差异也不会消除,农地流转率在近期内也不会发生质的飞跃,故促进劳动力流动和农地流转的同步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基于此,我国政府管理部门在态度上加强重视劳动力和土地相关工作的同时,在行动上也要积极作为,如提高农村居民社会保障水平,改革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改善农业经营环境,提高劳动者素质等。对此本文有针对性的尝试从东中西部地区出发探讨二者同步发展的破解办法。

首先,对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农户兼业化水平一般,土地依附功能相对较弱,因此劳动力流动对农地流转的推动作用较强,但农地流转仍显滞后。因此,一方面东部地区应重视完善劳动力市场,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争取使劳动力形成最终的转移,为农地流转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空间;另一方面,为取得较高的农地流转收益,应为种粮大户提供更多的扶持,培育农地流转中介组织,减低交易成本、防范交易风险,使该地区的土地流转向规模化方向有序发展。

其次,对于中部地区,作为传统农区,经济发展水平居中,农业发展水平较高,兼业化农户较多,土地的依附功能较强,劳动力流动所释放土地有限,且土地的流转多发生在村内亲戚朋友间,规模流转较少。据此,一方面中部地区应致力于提高农业经营水平,包括新型农机的使用、农业科技的创新、农业资金的投入等,培育有潜力的农业大户,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取得规模收益,实现现代农业。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的有序输出,提高劳动力的专业技能水平,同时改善农村居民社会保障水平,淡化甚或消除土地的保障功能,减少兼业农户,有效疏导紧张的人地关系,提高非农收入水平,为农地流转提供更强的驱动力。

最后,对于西部地区,由于工业发展水平较低,农业经营收益不高,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受经济、地理、教育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土地流转发展缓慢。在促进二者同步发展的思路上,西部地区的首要任务是加大对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培训,使其具有一技之长,提高劳动者素质,进而提高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水平,只有劳动力非农收入上升了,才能达到完全流动;其次是活跃土地流转市场,应着重改变思路来提高土地收益率,通过引进农业技术人才和农业龙头企业,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而不是单纯的为流转而流转。

[1]姚洋.非农就业结构与土地租赁市场的发育[J].中国农村观察,1999,(2).

[2]Feng,S.,N.Heerink.Are farm households land renting and migration decisions inter-related in rural China?[J].NJAS Wageningen Journal of Life Sciences,2008,55(4).

[3]贺振华.农户外出、土地流转与土地配置效率[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4]徐旭,蒋文华,等.农地产权:农民的认知与意愿——对浙江农户的调查[J].中国农村经济,2002,(12).

[5]钱忠好.非农就业是否必然导致农地流转——基于家庭内部分工的理论分析及其对中国农户兼业化的解释[J].中国农村经济,2008,(10).

[6]韩菡,钟甫宁.劳动力流出后“剩余土地”流向对于当地农民收入分配的影响[J].中国农村经济,2011,(4).

[7]谢冬水.劳动力迁移、农地制度与土地使用权流转[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3).

[8]胡学勤,秦兴方.劳动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9]吴大进,曹力,等.协同学原理和应用[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

[10]吴玉鸣,张燕.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资源科学,2008,30(1).

猜你喜欢
耦合度农地二者
摇曳
美媒:1200万公顷农地被外资买走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及对策研究
山西省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耦合的实证分析
合并高校耦合度测评模型的构建
农地承包权退出的影响因素
农地三权分置的风险及防范
知识产权的创造能力与保护能力的耦合评价
农业技术进步与要素禀赋的耦合协调度测算
Units 13—14词语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