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的积累与转化点滴谈

2013-02-20 06:45潘丽敏
课外语文·下 2013年1期
关键词:熏陶成效舞台

潘丽敏

【摘要】积累可以来自许多方面,如生活方面,主要包括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阅读方面,主要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素材的积累是零碎的、片断的、不完整的,要进行有序、长时、系统、分类吮吸,待以后运用时,进行筛选、思考,提炼观点,整理成文,一定会在日积月累中丰富写作技巧,收到较好的成效!

【关键词】舞台 ;采摘;熏陶;培养;成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素材的积累是写作的重要基础。有效的阅读又是写作的重要前提。然而,在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有时忽视了素材的随时积累和能力素质的转化。那么,如何培养积累与转化的写作能力呢?在此谈谈我的点滴体会。

积累可以来自许多方面,如生活方面,主要包括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阅读主要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

一、生活大舞台,素材滚滚来

在家庭生活中,目前许多孩子娇生惯养,属享受型的,许多事不会做,也不善于观察,所以没有什么生活体会和感悟,因此应引导学生扭转自己在生活中的形象,注意担当自己的角色,尽量多参与家庭生活,多留心观察生活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如父母的辛劳、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慈爱、走亲访友、游山玩水等等都有许多值得挖掘的素材。真切的体会与感悟加上精心的构思与表达就是一篇不错的作文。如同样是写母爱,在《一颗变暖的心》一文中,小作者采用欲扬先抑及设疑手法,写自己放假回家母亲没有嘘寒问暖、端菜盛饭,于是自己心生不满,后又通过细节描写——母亲冰凉的手揭示母亲在宰鱼做饭后又忙于为我缝做新被,以及母亲为我暖热被窝后下床离去时快速掖好被子表现细细暖暖的母爱,使人读来亲切感动,不落俗套。

校园生活是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尤其是住校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紧张而充实的学习、喜怒哀乐的宿舍、师生相处、同学交往,运动会、军训生活、文体活动……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以这类生活为素材,要注意多角度观察,新思路拓展,避免落俗套,动辄大吐苦水谈学习之枯燥苦闷,或是考试失利老师谈心同学鼓励……相同的素材不同的运用,多从构思写法上、细节角度上下功夫,出新出彩。

除了家庭和学校,积累素材的角度就是社会方面了。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上的新闻可以给我们提供丰富的素材,住宿生获取信息不够及时且有限,教师可以多加帮助,如课前导语中可适时引用时事材料,或在板报上开辟时事小专栏,帮助学生获取更多对写作有益的信息以及在放假回家期间,引导学生充分合理利用网络搜集整理有写作价值信息等等,不断增加信息积累量,以达到厚积薄发。

二、文化大花园,用心来采摘

在阅读中积累素材。主要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内的写人叙事、写景抒情的许多文章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将写作方法适时指导给学生,令其品悟领会。如学习朱自清的两篇散文《春》和《背影》,学习《春》的写景顺序、语言修辞;学习《背影》朴实中见真情的写法。再如学习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故乡》等文时可学习多种人物塑造方法。

课外阅读练习中,阅读理解的题目很多正是写作的方法和要领。如文章的线索、倒叙的作用,人物描写的角度,景物描写的作用,某一句段的作用,结尾的含义等等,反过来都是在写作中应当注意运用的。此外,文中的精美语句也可随时体会积累。

阅读名著不一定非长篇大部,因为紧张的初中学习生活中很难完全阅读。可以选择读些两千字以内短小精悍的大家范文,如徐志摩、余秋雨、李敖、林语堂、周作人、丰子恺等等名人的小品散文,仔细品味一定会获益匪浅。

加强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培养。古典诗词、历史典故在作文中恰当的运用可以大大增加文采,提升作文的文化品味。诗词积累可以课内带动课外,日积月累,不断增多,可引导学生分门别类,如写景的,思乡的,爱国的,励志的等等;名人事例可分为宽容的、诚信的、执著的等等,从不同的角度分类,为将来写作中多角度运用打下基础。对此类素材不能只停留在背诵积累,要指导学生练习引用、化用诗词名句,概括叙述(如用于议论文写作)、情景再现(用于文化作文写作)的能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与写作如能很好的将二者结合,就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与提高。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多渠道积累,多角度运用。素材的积累是零碎的、片断的、不完整的,要进行有序、长时、系统、分类吮吸,待以后运用时,进行筛选、思考,提炼观点,整理成文,一定会在日积月累中丰富写作技巧,收到较好的成效!

(责任编辑:郭颖)

猜你喜欢
熏陶成效舞台
用艺术熏陶家风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如此熏陶
古筝走进课堂 接受民族音乐熏陶
我们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