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燕燕
【摘要】题目是文章的灵魂,一个好标题不仅能开阔作者的思路,而且能唤起阅卷老师对文章的兴趣。由于高考作文阅卷时间短,对题目的要求就更高,因此掌握必要的拟题方法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对高考作文的拟题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六大方法:情景交融法、引用化用法、巧用修辞法、巧用算式法、逆向思维法、创设悬念法。
【关键词】高考作文;拟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一个鲜活、巧妙、生动的好标题不仅能打开作者的思路,而且能唤起阅卷老师阅读文章的兴趣和愿望,使他“心动思凝一瞥间”,对作文无疑会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近十年的高考话题作文都要求“题目自拟”,由此可见拟题的重要性。那么,如何让自己所拟题目达到注意准确、新颖、寓意深刻这三个要求呢?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拟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情景交融法
该方法就是运用散文诗化的笔法,营造出一种诗意盎然的境界,情景交融,韵味无穷。
“记忆”话题——《花开两岸》
“发现”话题——《驭思,轻吟韵调》
“机遇”话题——《等你,我的蓝精灵》
“窗口”话题——《今夜月儿弯弯》
以上四个标题,语言优美,形象鲜活,情思绵绵,意蕴深长,以有限的言词给人一种无限宽广的审美情趣,给读者创造出无限的驰骋想象的空间。与此同时,很容易使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有极强的文学艺术魅力。
二、引用化用法
指的是引用或者化用大家所熟悉的诗词、歌词、名言等作为文章的题目,该方法可使文章标题显得格外独特,产生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如:
“友谊”话题——《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环保”话题——《我是一只小小鸟》
“亲情”话题——《父亲是座山》
“读书”话题——《想说爱你不容易》
“生活”话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标题1引用诗词名句,既蕴含深刻的双关含义,又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标题2和3分别引用和化用大家熟悉、喜欢的歌名,活泼而富有情趣。标题4引用的是影视剧名。标题5则是引用经典名言,典雅而富有韵味。
三、巧用修辞法
是指运用夸张、拟人、比喻、双关、对偶等修辞手法拟题,通过修辞,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如:
“心愿”话题——《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巧用比喻,富于诗情画意,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与联想空间。
“人格”话题——《躺着读书,站着做人》,“躺着”与“站着”形成姿势上的对比,使得题目蕴含哲理,令人回味。
“成长”话题——《我需要一剂良药》,题中的“良药”既能治腿疾又能治心病,可谓一语双关,内蕴深刻。
“反思”话题——《中国的教育家,您还没有发现吗?》,反问中饱含着摆脱应试教育重负的强烈愿望,观点鲜明,言辞恳切。
四、巧用算式法
这种标题往往能够准确概括出文章的内容,形式新颖、简练精当,能给人以启示,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如:
“修养”话题——《忍让≠懦弱》
“成功”话题——《成功=实力+创新+机遇》
“效率”话题——《8-1﹥8》
“团结”话题——《1+1=∞》
标题1,否定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标题2,表明成功需要三个因素。标题3,说明从8个小时中拿出1个小时的时间来锻炼身体,其效果要比8个小时都用来学习的好。标题4,表明“团结”的力量是无穷的。以上四例足以显示这种算式型标题的无穷的魅力,确实能给读者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五、逆向思维法
高考作文拟题时,不妨打破常人的思维模式,做到别出心裁。换个角度去思考,或许会“柳暗花明”,出奇制胜,吸引读者。如:
《感谢你,敌人》,敌人本来令人憎恨,为何还要感谢呢?原来,真正让你成长,促使你迈向成功的恰恰是那些想置你于死地的人。另外,《名师未必出高徒》、《旁观者未必清》、《好酒也怕巷子深》等,都是用逆向思维法拟出的好标题。此类标题一出,定会引起阅卷老师的好感,作文得高分自然也就顺理成章了。
六、创设悬念法
就是在拟题上表明一个异乎寻常的结局,或者设置一个诱人的悬念,从而引起读者急于探求内容的强烈愿望,引导读者去追寻。如:
“少男少女”话题——《他和608情缘未了》
“人与自然”话题——《两只流泪的爱情鱼》
“网络与真情”话题——《谁的眼泪在飞》
以上题目中,一个男孩和一个宿舍的女生到底有何情缘?两只鱼怎么流泪了?怎么还有“爱情”?在“网络年代”到底有多少人的眼泪在风中飞舞?上述标题,不管谁看了都想一探究竟。
总的说来,拟题要从文章的具体内容和体裁出发,做到准确、简明、醒目、新颖、有诗意。这就要求考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生活与媒体中有特色的语句。广大考生在紧张的考场上,千忙万忙也不要忘了给拟题留一点时间,认真思考,拟出一个新颖别致的题目,定会让你的作文显示出与众不同的风采。
参考文献
[1]李总兴,郑旺吉.零距离冲刺高考作文[M].广东省语言音像电子出版社,2008.
[2]王洪编.名校考点——分类作文大全[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3]邓木辉.高考作文:莫让学生猜哑谜[M].中学语文教学,2009(6).
[4]石义堂.高考作文命题形式利弊谈——兼论话题作文的改革[J].上海教育科研,2007(7).
[5]孙如明.近三年上海高考作文命题的特点和启示[J].语文建设,2009(2).
[6]唐建新.高考作文的无奈及出路[J].中学语文教学,2006(9).
(责任编辑:刘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