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语文教育的诗性课堂

2013-02-20 06:45王静
课外语文·下 2013年1期
关键词:诗性语文课堂教学

王静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语文课堂中的审美课堂即诗性课堂的解读,来探讨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以教学中的实例来谈自己的感受。

【关键词】语文教育;诗性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一般的课堂教学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原始课堂、功利课堂、道德课堂和审美课堂。其中言及的审美课堂,也就是充溢诗性光辉的课堂,也就是本文所说的“诗性课堂”。而语文诗性课堂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是开放的、灵活的、多变的。它涵盖了语文教学的阅读与写作两个重要领域,能够适应不同文体的教学,可以结合应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诗性的语文教育,要体现在教学的各个具体环节中,这样就必须营建诗性的语文教育课堂模式。语文教育的诗性课堂的本质属性——形象的、审美的、纯真的、超越功利的。诗性课堂的教育模型就是体现这些属性的。语文教学的诗性课堂模式,并不等同于我们常说的语文学科的课型,而是要构建足以引发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的情境。

语文诗性课堂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是符合语文学科的本质。它的课堂教学的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是诗性教育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它能有效地调节和组合语文教育中的知、情、意诸因素,又带有作为教学模式应有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的特质。

语文教学的诗性课堂模式,不是不传授语文知识,而是注重传授哪些知识和怎样传授知识。以鲁迅先生的《雪》作为教学案例。有的教师从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和写作心境谈起,透过文本的剖析,分析“雪”的象征意义,探究作者对人生的哲理思考,结合联想和象征修辞的讲解。一般来说,这样的教学在科学性上并没有什么不对,并足以应付考试。但是这样的教学没有能引导学生进入诗的境界,从而把握住作者的诗心,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没有起到太大作用。而有的教师讲授这一课时,选择了另一种途径,首先要学生注意文学创作的基本出发点:“诗人感物,连类不穷”,鲁迅日记中记下了半个月前的两场大雪,1924年12月30日,“雨雪”,31日,“大风吹雪盈空寂”,是雪景理出作者感受的途径:由北方的雪联想起自己故乡江南别具风采的雪;雪是由雨变的,进一步想到了雨。

可以图示为:北方的雪——南方的雪——雨(雪的惊魂)。再让学生通过阅读理出作品的思路:雨——南方的雪——北方的雪——雨(雪的惊魂)

将作者感受途径和作品的写作思路比较以后,让学生探究:为什么文本首先呈现出来的画面是南国的雨?为什么感受的途径和艺术运思的途径不同?通过讨论让学生体会出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尽管因为环境的不同,表现出来的个性特点有所不同,但其本质是一样的,它们都是充满活力,奋发斗志。作者把雨放在开头来写,便一下子切入问题的本质。让学生明白了从生活中感受和艺术运思并不完全是一回事,进而抓住一个细节——对江南雪的特点“滋润、美艳”进行分析,要学生透过字面意义领略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语言的艺术美。教师说“滋润”是暗示雪中饱含着水分,没有被冻结,很湿润,摸上去软绵绵的,说明江南的雪天并不太冷;“美艳”是说在阳光的照耀下,雪晶莹发光,是由雪的质地所决定的。接下来再结合后面的描述来分析,“那是还在隐含着青春的信息,是极健壮的处子的皮肤”,指出前一个比喻是说江南的雪是透露着春的信息的报春使者;后一个是说江南的雪像极了健壮少女的皮肤,比喻新颖,奇妙,使江南的雪形象化了,几乎有了生命,象征着充满青春活力的战斗者。文章从视觉、触觉和心理感受(联想)多方面来写雪,显示出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和对青春生命的赞美。授课者将文本中已经很形象的词语再度予以阐释、活化,并从理清文本内在脉络出发,构建诗的意境,使之更为具体,从而捕捉作者的心思。教师把文章运思和修辞知识的讲授融化在课文的讲解中,让学生自然地去领略,并没有搬用多少名词术语。

前一类教师的课堂教学,可以说是功利型的;而后一类教师的课堂教学把文章运思和修辞知识的讲授融化在课文的讲解中,让学生自然地去领会,这才是诗性的课堂。

营建语文教学的诗性课堂,还要求教师用诗心去解读课文,即用审美的心去破解教材,以期取得独特的发现,再去选择合适的形式,组织课堂教学。如果教学单纯是应付考试,就不必费什么心思,把参考书上的内容教给学生就行了。现代文如此,古文教学也是如此,在讲授《项羽之死》时,“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体现了项羽的悲壮、不舍以及英雄末路的痛苦与无奈;陆游的“泪痕红悒鲛绡透”的柔肠寸断;李煜的“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凭栏之思;柳永“兰舟催发”的折柳之痛;姜夔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的重游之叹……感受这些远比学习那些功利的讲授更有价值。

语文教学的诗性课堂源于诗性教育,只有从这样的高度去认识,才能高屋建瓴,才能把握要义,从而实现语文学科教学的终极目标。

(责任编辑:陈 岑)

猜你喜欢
诗性语文课堂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形与影的诗性纠结——庄晓明的诗与诗评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诗性叙事与超现实叙事——论《尘埃落定》对于《百年孤独》的超越
《空山》不空——多重文化冲突下的诗性反思
匠心与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