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婷
(中铁电气化三公司项目管理中心)
高速铁路隧道接触网槽道施工
万婷
(中铁电气化三公司项目管理中心)
高速铁路隧道接触网槽道施工精度要求高、造价高且存在不可修复的特点,因此,高铁接触网槽道施工非常关键。本文对高速铁路接触网的施工工艺及技术控制要点进行了探讨。
高速铁路;隧道;接触网;槽道
铁路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动力,也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及交通工具。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铁路建设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高速铁路的建设已经步入世界领先行列。在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接触网是高铁安全运营的重要保障。而预埋槽道则是支撑接触网的重要结构,是高速铁路隧道工程的重要环节。接触网槽道通常以预埋的方式被埋设在混凝土当中,因此对其稳定性、抗压能力及腐蚀性要求较高,本文将对隧道接触网预埋槽道的具体施工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1.1 槽道的类型
在我国的高速铁路工程中,接触网槽道通常分为2.5m弧形、2.5m直形槽道以及1.5m弧形等三种类型。
1.2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对槽道内发泡填物的完整性进行检查,如果发现存在损坏或缺少的部分,必须进行及时的填充;采用钢筋或扁钢,根据设计要求的尺寸,对槽道组进行牢固的焊接。焊接时要保证各槽道组之间的间距一致,保持平行,不能出现八字型或者错位的现象,以防止在浇筑混凝土时出现槽道偏移;根据台车模板上槽道设计的具体位置要求,对模板台车设定相应的定位孔,同时保证定位孔位置的精准度,在槽道两端及中间各设有一处定位孔。这一环节应该在台车厂家完成,这样可 保证开孔位置的准确性;应该对所有槽道预留台车模板的布置图进行科学统筹和优化设计,尽量降低模板的开孔数量,同时开孔的方向也应该按照图纸要求进行;尽量避开台车模板的加固支撑、顶升固定点以及各类连接结构;结合图纸,严格控制槽道与台车边缘的距离,以保证定位开孔的质量。
1.3 槽道的一次定位
在隧道二衬钢筋绑扎到靠近台车侧以后,根据设计好的位置进行施工放样,对槽道里程的中心位置和垂直方向进行测量,测量好后采用定位钢筋将焊接固定好的槽道组临时焊接固定在钢筋网上;选择几根带弯钩的短钢筋,间隔着垂直槽道焊接在槽道后部的锚杆处,短钢筋的长度可为30cm左右,将槽道锚杆加固在钢筋网上。在台车就位前,根据台车模板上设置的定位孔,对槽道进行安装,对存在的各种误差进行检查,避免出现超标问题;按照接地要求,环向接地钢筋与槽道的焊接一定要牢固,将槽道和防闪络接地钢筋进行焊接;去除槽道与模板固定点位置的发泡填充物。
1.4 槽道的二次定位
将台车移到指定的位置,将台车油缸顶升到隧道拱顶,使拱腰的模板就位,接近并贴住钢筋网片上的固定槽道,然后通过二次定位孔。调整台车位置,将台车的孔位对准槽道相应位置,然后对槽道位置进行再次的复核,避免槽道在预升过程中出现偏移现象;将T型螺栓穿过钢模板的二次定位孔,然后放置到已经去除填充物的槽道位置,然后进行水平旋转,角度为90度,同时将螺母牢牢拧紧,保证槽道与台车背面紧密贴合,进而达到模板上二次定位的精确目的,也有效避免了混凝土浇筑时,槽道被混凝土覆盖现象的发生;隧道衬砌台车就位,按照设计接地要求,对槽道锚杆与相应的接地钢筋进行有效焊接,根据螺栓的位置,来检查槽道的位置是否偏移。
1.5 混凝土浇筑及脱模后的槽道检查
在封堵台模板施工完成以后,开始进行隧道的二次衬砌混凝土浇筑,在脱模之前松开T型螺栓的螺母,并打开封堵,将T型螺栓进行反方向旋转,旋转角度为90度,然后将螺栓取出。脱模以后去除槽道表面的少量水泥浆,并在槽道固定位置重新将发泡填充物填充上,然后进行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在衬砌台车移走之后,采用全站仪对预埋槽道的位置进行复核,标志出隧道的中心、线路的中线,并标注出槽道的中心里程;对槽道贯通性电阻值、槽道间距误差、平行误差以及嵌入误差等进行检测,对槽道两端与线路中线的进行测量,检测其左右距离是否相等。检查两槽道之间的纵向间距与横向间距是否符合要求,及时制定合理的措施来克服施工方面存在的偏差。
2.1 槽道里程、位置、型号偏差的控制
施工前对槽道里程、位置以及型号进行确定是高速铁路隧道接触网槽道施工的重点。因为至少会有一组槽道分布在每板衬砌当中,所以设计时很容易出现各种漏错问题。施工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应该对此进行严格的核对,并报送到设计院进行重新审核,在合格以后方可施工。在槽道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嵌入施工误差、倾斜施工误差、平行误差以及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施工误差等进严格控制。另外,还应该控制好两组槽道倾斜施工误差、槽道组间距误差、垂直线路方向误差以及纵向里程误差等。
2.2其它方面的施工注意要点
预埋槽道的锚杆与钢筋网发生冲突时,绝对禁止将锚杆切断,应该对钢筋进行适当的调整;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对槽道预埋位置进行确定,槽道应该避开施工缝,并保持一定的距离;槽道内的发泡填充物不能随便剔除,只有在检测或试验安装阶段才能剔除;施工时要对预留槽道的型号、里程以及组间距进行精确复核;接地钢筋与槽道焊接时,至少要有一处采用ф16的L型钢筋进行焊接;混凝土浇筑时,需要对预埋件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校核,如果发现槽道出现变形或移位等问题,应该马上进行纠正,进行混凝土振捣施工时,要避免振捣器碰触到预埋件槽道,避免发生变形及移位现象;拆模之前需要将T型螺栓拧开,避免脱模时将槽道带起或引起槽道松动变形。
3.1 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在槽道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以下问题:由于槽道固定不牢出现扭曲变形的问题;槽道安装时发生型号错误;槽道被混凝土覆盖住或嵌入二次衬砌的表层过深;漏设槽道,原本应该在设计好的位置安装槽道,结果施工时却没有安装。
3.2 防治措施
在隧道施工中,每组槽道都是由相同长度的两根槽道组合而成,对槽道安装质量进行控制的重点,就是控制好两根槽道的相应位置。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控制:先用3~4根扁钢筋将两根槽道依据设计的间距进行焊接来加以固定;还可在混凝土二衬浇筑之前,在模板台车上开孔对螺栓进行定位,以此来固定槽道的位置。为了定位螺栓能够拆卸方便,可在模板台车面板上开一条形孔,每根槽道至少有3个点用T型螺栓来加以固定,T型螺栓可以在隧道拱墙衬砌浇筑完成后1到2小时内取出,也可在脱模之后取出。不可将槽道锚杆与钢筋或台车点焊定位,拱墙衬砌完成并脱模以后,应该对安装的准确度进行再次复核,以便完全掌握情况,并为资料填写提供数据支持,提高槽道安装的管理质量。
高速铁路接触网预埋槽道的施工质量,不仅关系到高铁运营的安全性,也容易影响到施工企业的工程成本。接触网施工之前应该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和质量控制措施,接触网槽道施工时应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相对成熟的施工工艺,借鉴成功的施工经验。并且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工艺流程,进行严格的动态控制与质量复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