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王楠楠
墙内开花墙外香高等教育“学”与“习”如何写就“白皮书”?
文/本刊记者 王楠楠
2012年7月2日,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盛兴旺、学生工作办主任杨鹰按照中南大学党委副书记郭乃正的决策,带领参与小桥设计的土木工程学院茅以升班的本科学生,来到吉水县对“茅以升公益桥”进行选址考察,并向基金会提交了《“茅以升公益桥”现场考察报告》,全面论证了桥址选择的合理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从6个桥址方案里面甄选出2个,再从2个方案中最终确定一个——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让茅以升班的学生走出象牙塔,“闻到了庙堂之外的人间烟火”。
而身为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的盛兴旺和学生工作办主任的杨鹰,针对毕业生的动手能力与就业问题,都有着更加现实的看法。
1998年,全国高考录取率为34%,到了2012年,这一数字激增到了75%。“毕业即失业”,这句被社会所诟病的言论,刺痛了万千毕业生的心。“大学生不值钱”也好,“大学毕业生动手能力差”也罢,中国高等教育在跋涉几十年之后,众望所归的临门一脚,着实需要射得 漂亮。
“我个人认为,茅老‘先习后学’的工程教育思想在当年一穷二白的国情下是很有效的。现在国家教育事业日渐发达,大部分技术人员在大学里面虽然积累了部分基础,还需‘边习边学’,这个理念并不过时。”谈及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对建设“茅以升公益桥”学生实践活动的要求时,盛兴旺表示:“有基础才能干技术活,观念要与时俱进。”
盛兴旺解释说,公益桥的设计工作之所以不能由低年级学生来承担,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没基础”,“这项工作必须由高年级学生承担,因为经过三四年的理论学习,学生们已经拥有相对扎实的理论水平。实际上,茅老当年修建钱塘江大桥的时候,所用的工程技术人员也都是具备一定基础的。”
盛兴旺告诉记者,他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实际工程,留校工作一年之后,又被派到架桥工地去锻炼一年,以积累经验。此后,他几乎每年都要到工程现场去“实践一番”。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带不好学生的老师。”身为博士生导师的他,经常带着学生给实际工程做设计,“有工程就让学生去设计,我们导师负责把关,现在学生都很聪明,带着学生将设计图纸改几遍,学生就出徒了。”
“这批人会成为未来的‘大家’。”谈及爱徒,盛兴旺满面喜色。他认为,参与“茅以升公益桥”的设计工作,能够让这些学生产生爱心,对科学实践产生敬业之心,在“德”上为自己建造一条高标准的水平线,“好的学生,不仅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动手能力,更要有高尚的思想品德。”
“针对‘茅以升公益桥’的设计方案我们组织了比赛,让同学们把想法通过设计图稿表现出来,再经过专家评审。”出人意料的是,杨鹰告诉记者,获得评选一等奖的作品并非实际应用到公益桥的设计方案原稿。
“学生的设计图稿还是要通过专业设计人员进行优化,从可行性、经济性,和后期施工队伍的水平综合考虑,最后定下现在的方案。毕竟是以实用为主小桥。”
与此同时,杨鹰也针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做出了统计。
“本科生拥有的专业知识真正运用到社会工作还远远不够。方案设计的时候,学生可以百分之百参与,但初步设计阶段就需要专业人员的介入,而真正的施工图设
计,则是以专业人
员为主导,学生的参与度下降到了不足30%。施工阶段,学生的参与度进一步下降到10%。因为现场基础开挖、施工队放样、混凝土材料的配比等,这些实际经验都是学生们所不具备的。”
杨鹰表示,中国的高等教育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确需加强,且不能忽略现实问题。例如,在极其重视建设效率的今天,“一方面,实习生到现场会给施工单位带来很大压力,学生的交通、安全、住宿、餐饮等都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另一方面,大学的教育经费和实习经费短缺,实践活动被压缩得很厉害。”
参与此次公益桥设计方案比赛的学生当中,“茅以升班”的学生表现得尤为出色。杨鹰介绍说,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每年都会从几百名该专业的学生中,选拔出60名成绩优异者,在经过一年的系统学习之后,再重新命题、面试、选拔,将这60名学生当中综合成绩排在前30名的学生编成“茅以升班”,“这些学生的就业情况相当乐观”。
那么非“茅以升班”的学生就业状况又如何呢?杨鹰说,从目前状况来看,土木工程专业非茅以升班的学生就业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这与国家目前的建设需求息息相关,但“不同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就业情况还是千差万别的,多年的扩招造成了大量毕业生在毕业时没有掌握足够的专业技能,甚至有些本科生还碍于面子、怕辛苦,不愿到一线工地去。”这种情况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毕业即失业,“而很多专科毕业生,尽管起点低,但由于比较准确的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更能‘弯下腰’踏踏实实地去施工现场工作,也更能获得工作带来的幸福感。”
现在已经是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研一学生的何庭,看起来书生气十足,坐在记者面前,还略显拘谨。当记者说到:“等你能够真正为老百姓修一座桥的时候,你所掌握的相关设计标准等知识,要远比这座‘小桥’多”的时候,何庭连说了四个“对”。
他对记者说,大四的时候参与“茅以升公益桥”设计方案,起初只是觉得和以往参加过的结构设计大赛之类的比赛差不多——越创新越好,“等到真正画图的时候才意识到,这座桥是要实际投入运营的呀!老百姓是要走在上面的呀!”
“首先想到的是村民们的经济状况,要用最少的钱修最结实的桥,安全性最高的桥,设计使用寿命也要达到一百年,要做到综合效益最大化。”
“比如在考虑结构受力问题上,书本上有现成的数据和理论知识,可是更要考虑到现场施工的难度和经济效益。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对设计方案做一些调整,在书本知识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改变。”尽管当时只是一名本科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尚不甚透彻,设计方案的制定上也遇到了很多麻烦,但“这是我的必经之路,我可以去请教老师,去钻研,去实践,去完善我的设计。”
何庭说,当听到“茅以升公益桥”竣工的消息时,他为自己的“年少轻狂”暗暗“爽”了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