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梅 (陕西省西安北车医院内科,陕西 西安 710086)
血液透析是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重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手段,是延长患者生存期的主要治疗方法。由于长期治疗给患者带来躯体的痛苦和精神上的压力,患者发生情绪障碍的比例也逐渐升高,有研究发现,约2/3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1]。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对40例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了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0月~2012年11月在我院肾内科住院的血液透析患者80例,年龄32~85岁,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45例,糖尿病肾病20例,多囊肾8例,高血压肾病7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平均51.2岁,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平均52.8岁,两组患者均无精神病史,透析时间均在3个月以上。其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专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①进行认知干预。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家庭背景等制定详细的健康教育计划,通过视频、图片、宣传资料册等多种方式向患者讲解血液透析治疗的意义和疾病的预后等知识,使患者熟悉操作过程,从心理上接受需长期治疗的现实,从认知上理解规律透析可提高生活质量,对医疗技术的发展充满希望。②进行行为干预。将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集中收治,相互介绍,进行团体行为干预,鼓励他们互相交流透析经验和心得体会,邀请透析效果较好的患者现身说法,为患者树立榜样,增强信心,组织患者进行适当的文娱活动,转移注意力,以利于消散不良情绪。③进行心理干预。多与患者谈心、沟通,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患者勇于表达内心感受[2],乐于倾听患者心中的烦恼,指导其调整心态,传授一些心理治疗方法,缓解精神压力,在患者悲观失落的时候,陪伴在其身边,给予支持安慰和情绪疏导。④进行支持系统干预。对患者亲属和朋友进行疾病知识讲解,使他们从饮食、生活作息等方面帮助患者配合治疗,还应告知他们多关心、多探望患者,除了给予物质上的资助,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鼓励,使患者不再有孤立无助的感觉,鼓起生活的勇气和对未来的渴望。对于老年患者,多与其子女、配偶沟通,让他们多抽出时间陪同患者往返医院,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励,使患者处于最佳生理、心理状态[3]。
1.3 观察指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对护理干预前后患者抑郁情况进行评定,评定量表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正常标准总分值50分以下,50~59分为轻度抑郁,60~69分为中度抑郁,70~79分为重度抑郁。
1.4 数据处理: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组间评分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SDS评分情况(±s)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40 60.5±4.7 50.8±5.5观察组 40 62.2±4.1 40.4±6.8 t值 0.275 8.179 P值 >0.05 <0.0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SDS评分的比较见表1。
抑郁、焦虑是血液透析患者中最常见的心理问题[4],抑郁情绪重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心境悲观,自我感觉低沉,生活枯燥无味,哭泣,无助感等[5],对患者不良心理进行护理干预,使患者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配合治疗,提高生活质量,是护理人员的职责之一。对长期透析的患者而言,他们不仅承受着疾病及治疗的不良反应带来的生理损伤,同时承受着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负担,思想压力大,心理防线脆弱,因此需要护理人员耐心细致地观察患者各种情绪反应,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信赖,使护理干预得以顺利实施。情感状态可以通过改变患者的认识,使患者在愉快的心境下生活[6],护理人员应利用专业知识为患者提供正确的认知导向,使患者从知信行的角度合理安排生活方式,提高治疗依从性,提高透析效果和生活质量。新时期的护理理念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但要做好疾病护理,而且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变化和需求,因此我们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动员社会、家庭等支持系统发挥作用,营造一个互帮互助、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及时纠正患者的负性心理,使其以乐观主动的心态完成治疗。本研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血液透析患者采取多种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而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抑郁心理,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1] 周桂霞,刘建军,唱丽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特征分析及团体认知行为干预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28):23.
[2] 郭艳雪,周秀华,黄 艳.血液透析患者情绪障碍的原因调查与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1(28):65.
[3] 王超英,温丽贞,杨水花.血液透析患者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J]. 吉林医学,2010,8(31):3932.
[4] 梅长林,叶朝阳,赵学智.实用透析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6.
[5] 吕探云.健康评估[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48.
[6] 彭 伟,傅晓如,吕元桑.护理干预对首次血液透析患者焦虑的影响[J]. 吉林医学,2010,8(31):3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