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 颜
(吉林医药学院教务处,吉林 吉林 132013)
·教学研究·
学科、专业、课程及其建设
贾 颜
(吉林医药学院教务处,吉林 吉林 132013)
学科;专业;课程
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对于高等学校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的水平、质量和状态决定了高等学校的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和办学特色。学科、专业、课程是高等教育学中的一组易混概念,三者之间既有联系又各具内涵,在实践过程中只有准确把握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工作中形成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本文从学科、专业和课程的内涵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着手,根据高等学校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发展定位,探讨教学型高校如何进行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
学科:对学科含义的理解一般有两种。学科的第一个含义,是指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专业分支,如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生物学,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史学、教育学等。第二种含义是指学校教学的科目,它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理论组织起来的科学知识体系,如语言、数学、物理、生物等。本文为了研究学科、专业与课程的关系,取学科的第一种含义,即把学科看成是一种按学科的性质对知识的分类。
专业:不同的辞书及教育著作对“专业”的定义不同。《辞海》中将专业定义为“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依据社会分工需要所分成的学业门类”,并指出“各专业都有独立的教学计划,以体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教育大词典》将专业的概念表述为:专业译自前苏联,指中国、前苏联等国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各个专门领域;大体相当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课程计划(Program)或美国高等学校的“主修”。厦门大学潘懋元认为:“专业就是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在这里,我们将专业定义为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生学完全部课程,就可以形成一定的知识与能力结构,获得该专业的毕业证书。
课程: “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一文中。它是从拉丁语“currere”一词派生出来的,意为“跑道”(race-course)。在教育中,他被引申为学习者的学习进程。我国著名教学论专家李秉德认为“课程就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过程”。综上所述,课程含有教学的范围、科目及其实施顺序、进程安排的意思。为便于与学科、专业区分,我们认为课程可以看作是一门门具体的教学科目。
学科、专业、课程三个概念有不同的定义和内涵,厘清三者之间的关系,对认识和做好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非常重要。学科指的是从科学角度对知识体系的分类,学科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要具备特定的研究对象、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方法三个要素。学科的首要任务是对客观事物不断地探讨、研究、开发,探索新知识、开发新成果、产生新思想,其发展主要遵循科学研究的规律和本质属性,强调追踪学术前沿和专题研究等。因此,学科作为一个科学领域,本身并不具有知识传递的功能。构成一门独立学科的基本要素主要有三:(1)研究的对象或研究的领域,即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研究对象;(2)理论体系,即特有的概念、原理、命题、规律等所构成的严密的逻辑化的知识系统;(3)方法论,即学科知识的生产方式。
专业是高等学校根据科学的发展与学科的分类和社会职业的分工而设置的培养专门人才的学科方案和计划的总称,专业以学科为依托,学科为专业建设提供发展的最新成果,离开了学科知识体系,专业也就丧失了其存在的合理性依据。以一门学科为基础,可以组成若干专业;在不同学科之间也可以组成跨学科专业。学科是专业的基础,专业主要为学科承担人才培养的任务,学科建设的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
课程属于教育学范畴。课程按照教育学规律对学科知识进行遴选、剪裁、组合成综合、完整、全面的知识结构,与学科探索和发明新知识的主要任务不同,课程主要服务于对知识的高效传递和对合格人才的培养。课程由学科知识构成,同时,学科要根据课程的要求加强学科研究方向;专业是课程的组织形式,课程是构成专业的要素。学科的发展是课程建设的基础,课程是学科与专业的联系中介。由上可知:学科、专业和课程分属本质不同的三个领域,它们的发展分别遵循科学探索的规律、社会劳动市场人才供需的规律和人才培养的教育学规律。学科知识是构成课程的元素,学科为课程源源不断的提供构建材料;课程是按教育学规律对学科知识的传播、改造和拓展。同时,学科也要根据课程要求加强学科研究方向。专业可以理解为课程的组合形式,即课程是构成专业的要素,课程支撑着专业。
高等学校的首要功能是人才培养,所以学校建设首先是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然后是学科建设。从学校发展和提高的角度来讲,学科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龙头,专业和课程不论是学科的分化,还是学科的综合,都是以学科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是以专业为单位的,专业是课程的组织形式,课程是构成专业的元素。专业的人才培养功能是通过课程实现的,课程要为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服务,所以课程建设要以专业建设为依托。就三者的关系来看,学科建设是龙头,专业建设是依托,课程建设是基础。
学科建设是普通高等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龙头,重点学科建设水平反映了一所学校的学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学科建设关系到高校进行科学研究、直接为社会服务、培养人才等职能的实现程度。它能够带动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全面展开,最终将高校建成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中心,是学校向高层次发展的必要手段。加强学科建设的关键在于凝练学科方向,遴选与培养学科带头人,建设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平台,建立学科基地。
专业建设侧重于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出发点和归宿是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确定专业设置的口径、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等,具体表现在专业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上:(1)专业的教学内容,既要注重学科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又要注重专业内容的适应性、发展性,保证既有专业的基础理论,又要解决专业调整和发展中的新问题。(2)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中的重要载体,必须从多方面着手构建:提炼基础课程使之结构化、简约化;提高专业课起点,增加高、精、尖的专业知识;开设通识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加大选修课,增强大学生的自我设计能力;加强实践课,突出对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3)在教学方法上,要把培养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改进教学方法的出发点和归宿。
课程建设是实现教育目的和目标、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单元,课程改革是整个教育改革的关键突破口。课程建设是从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学科的发展出发,依据教育规律对课程的实施条件与方法,按照一定的质量标准而进行管理、改革的一项系统工程。课程建设的目的是优化课程结构与教学条件,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其基本要求主要包括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大纲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改革、考核办法改革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具体来讲,通过课程建设要达到“六个一”目标:建设一套革新的教学大纲、一套适用的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一套科学的教学方法、一套规范严格的考试方法、一套适应课程特点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一支高水准的师资队伍,以加强基础课程建设为重点,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以教学质量的检查评估为手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必须根据各自的任务,理清建设思路,突出建设重点,明确建设措施,集中力量进行建设。只有把这三大建设搞好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才能稳步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不断增强。
1673-2995(2013)04-0309-02
G624
A
吉林省教育厅教育研究课题.
贾 颜(1980-),女(汉族),讲师,硕士.
2012-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