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嵘,王新民 (新疆库尔勒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新疆 库尔勒 841000)
行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矫正中度、高度近视眼是晶状体手术方法之一。近30年来随着晶状体手术方法的进步、人工晶体材料及设计的发展,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又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2011年选择进行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术的34例中度、高度近视眼的手术和随访资料,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组中度、高度近视眼患者共收集34例(45眼),男12例(18眼),女22例(27眼);年龄44~66岁,平均55岁,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
1.2 患者术前检查及筛查:所有患者的裸眼视力为0.04~0.2,矫正视力0.1~0.6,平均近视度数(-12.31±4.52)D,眼轴长度(26.71~34.67)mm,平均(28.79±2.51)mm;角膜曲率为(40.13±1.73)D。常规术前进行眼底检查,排除可能存在的眼底疾病,如黄斑病变、视网膜色素变性及网脱疾病。
1.3 人工晶体屈光度数的计算和选择:根据实测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29眼采用SRK/Ⅱ公式计算人工晶体屈光度数,按眼轴<30 mm眼所获正视度数再减去1D,如果轴长>30 mm眼所获正视眼度数再减去2D来确定;16眼采用SRK/Ⅰ公式计算人工晶体屈光度数;最后术后预期度数为-0.27~2.75D来选择实际植入的人工晶体度数。
1.4 手术方法:术前准备充分,30分钟前开始用美多丽-P眼液散瞳3次,然后予以0.5%丙美卡因三次行表面麻醉,开睑器开睑,于颞上方角膜缘内行透明角膜切口,连续环形撕囊,直径5~5.5 mm大小,充分行水分离,囊袋内原位劈核超声乳化,超声能量定为0~40%,仔细抛光晶状体的前、后囊膜,然后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前房内注入卡米可林缩瞳,注吸残留在前房的黏弹剂,侧切口注水后维持前房,水密切口。
2.1 裸眼及矫正视力:裸眼视力:术后第1天45眼≥0.1,26眼≥0.5;术后1周34眼≥0.5;术后3个月40眼≥0.5,最佳矫正视力0.2~0.8.
2.2 术后屈光状态:术后3个月,所有术眼近视屈光度数0~-3.5D,平均-1.63±0.71D;采用SRK/Ⅱ公式计算的29眼预期屈光度数和实际屈光度数两者之间差值为0~-3.5D;采用SRK/Ⅰ公式计算的26眼预期屈光度数和实际屈光度数两者之间差值为0~-2.25D。
2.3 并发症:术后3眼发生晶状体后囊混浊,1眼发生轻度角膜水肿,无其他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采用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矫正中度、高度近视眼,可矫正高度近视的屈光不正,术后可短时间内恢复视力,手术切口小,术后角膜散光低,能获得较为理想的光学效果。眼内接触镜植入术手术简单方便,可保留术眼的正常调节力,但植入眼内的人工晶体对周围的眼内组织结构会造成重大损伤,房水流动动力学会受到较大干扰,最终引发角膜内皮损伤、青光眼、白内障等手术并发症,手术的安全性有待验证[1]。另外随着对晶状体摘除手术方法的不断更新和改进,晶状体屈光性手术术中、术后的并发症已显著降低。
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作为一种屈光手术,患者对术后的视力效果期望值较高[2],因此对于中度、高度近视眼的患者应在术前进行详细的眼底检查,了解其玻璃体、视网膜的情况,其手术的实施要求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手术切口要规整;②完整的居中的连续环形撕囊,必须大小以植入的人工晶体直径为限;③充分的水分离;④适中的灌注平高度和前房液流量;⑤对前、后囊膜进行抛光处理;⑥彻底的清除残留在眼内的黏弹剂,防止术后高眼压的发生。
综上所述,目前应用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矫正中度、高度近视眼安全、有效,合理、正确选择患者,熟练的超声乳化技术其术后的预后均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同时对术眼的随访也极为重要。
[1] 姚 克,徐 雯,于建春,等.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矫正高度近视眼[J].中华眼科杂志,2003,39(6):339.
[2] Ravalico G,Michieli C,Vattovani O,et al.Retachment aftercataract extraction and refractive lens exchange in highlg myopic patients[J].J Cataract Refract Surg,2003,29(1):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