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淑英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江苏苏州 215006))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社会飞速前进,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大背景下,实现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任务已经迫在眉睫。要使经济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从39%提高到60%以上,这不仅需要研发人员的努力,而且需要在一线的生产、服务领域的工作者开动脑筋、创新思维做出贡献。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无论是教育自身的发展,还是建设创新型国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创新思维是指经过对事物的观察、分析、综合、推理、想象,冲击原有的知识范畴,散发出新的灵感,创造出新的成果,解决前人未曾解决的问题的能力。其内涵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它是一种能动思维方式,它是运用已知科学知识或理论去探索,分析、解决新问题,获得新结论的思维方式。其次,它是凭借坚实的经验思维和严谨的理论思维基础,设计新方案,提出新假设,创立新理论,发现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或发现人类从未发现的客观规律,或创造人类从未创造过的新事物的思维方式。
创新思维的特征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创新性。主要包括独创性和新颖性两方面含义。它是指在认识新事物、解决问题时,没有既定的规律可循,而是自己独立地创造出新方法、新思路。(2)突破性。这是大部分学者所探讨到的一个重要特征,创新思维的突破性主要表现在突破已有的成规、理论权威、思维定势等的束缚,实现认识或实践的飞跃。(3)开拓性。主要是指人们在由于自身知识水平等因素的限制而未开发的领域做出了重要的突破。(4)发散性。指人们在认识事物时不局限于从仅有的信息中,尽可能多的产生多种信息,它不受已有知识和逻辑规则的拘束,力图超出现有思维的框架去寻找答案,即朝着各种方向探寻多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答案。(5)综合性。创新思维其实是一种综合性非常强的思维方式,它从纵横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思维对象进行综合,形成新的结论,或是在思维过程中能够对实践若干要素进行重新组合,产生新的创意或是新的结论的思维方式。
(一)教育主体的阻碍因素
虽然学校是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摇篮和基地。但是,由于传统教育方法与模式的影响,教育主体往往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大多仍以传授知识与技能为主,教学方法大多仍以课堂讲授为主。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或照本宣科,或“满堂灌,”造成学生思维呆滞,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另外在对学生的评价机制上,主要是以学业成绩为标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死记硬背,片面追求考试成绩,从而忽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开发。造成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中唯老师是从,唯书本是从;在技能训练中,老师教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老师说的都是正确的,缺乏想象力和批判力、不敢大胆怀疑和否定。
(二)受教育主体的阻碍因素
在创新思维的发展过程中,来自受教育主体的阻碍因素:一是智力因素,另一个是非智力因素。但主要来自非智力因素,其中包括:
1.思维定势。它是人们在以往的经验和知识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习惯的思维方式。思维定势会给人一种安全感,使人们在处理事情的时候胸有成竹,但恰恰因为人们的这种习惯性思维使人忽略了空间和时间的变化,阻碍了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而形成形而上的框架。传统的教学模式会强化思维定势。学生中存在的随大流的从众心理就是这种思维定势的表现。别人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别人不敢做,我也不敢做。或一遇到问题,就去翻书本,书本上没有的、前人没讲的,就不去想,也不敢做。
2.传统观念的影响。创新意识是创新思维产生的先导,但自董仲舒以来,统治阶级一直宣扬“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思想,在这一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因循守旧变成了人们思维的常态,与之相适应的科考制度更是很少超出四书五经,这样就导致了大家只会死记硬背,这种教育内容和学习方法严重阻碍了人们的创新思维的发展,比如,做事循规蹈矩,过分依赖和崇拜经验。面对新事物往往有畏缩心理,缺乏开拓创新精神。
3.不合理的知识结构因素。钱学森曾说:创新思维往往是在不同学科知识和思维方式的交叉渗透中产生的。这充分说明知识的多样性和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对创新思维的重要作用。而高职生由于学制短、专业性强,因而形成知识面狭窄等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状况。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避免思维定势,打破从众心理、敢于向权威挑战,善于运用非逻辑思维,养成批判和怀疑的态度、正确认识和对待思维异质。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避免思维定势。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当实践不断深入时,人们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因此,对于认识主体来说,要根据条件的变化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和了解事物以便能够全面的掌握事物的各种信息,为迈向理性认识做准备。思维的定势不可避免但是可以克服,只要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就能克服其弊端。老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或“逆向思维”,帮助学生养成多维思考问题的习惯。
(二)打破从众心理、敢于向权威挑战。邓小平曾经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也就是说,真理不是绝对一成不变的。古人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尽信书不如无书”。书上的知识虽然是众多学者和科学家总结出来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绝对正确无误。伽利略就曾推翻哥白尼的日心说,成功提出了地心说,因此,要产生创新思维或取得创造性成果就要敢于向权威挑战,打破从众心理。为此,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变单纯传授知识为知能并重;使学生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努力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标新立异,敢抒己见,形成其思维的多向性、批判性和作为内在精神支柱的人格独立性。
(三)养成批判、怀疑的态度,正确认识、对待思维异质。养成批判和怀疑的态度,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要帮助学生确立“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在教学中,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大力提倡和推行以“问题”为主线的授课方法,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问题,有的甚至是“向老师的挑战”而给老师带来一时的难堪。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提问、质疑的教学氛围和教学管理环境。
高职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现在正在快速发展的时期,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创造性人才,在适应复杂的国际形势的过程中,人们迫切需要破除旧思想,开发新思维。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收到应有的效果,为国家建设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创新型人才。
[1]王跃新.创新思维学 [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
[2]张健.论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