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期
苏轼与江苏士人的交游
曾枣庄(1)
物欲·技术·生态
林德宏(8)
按察使与晚清省级外交机构的演化
孙洪军 高廷爱(12)
张闻天早期社会改造思想略论
周有健(18)
萧功秦的知识分子观
周良发(23)
什么具有道德价值——多元集体主义与康德的对话
朱志宏 廖艺伟(29)
断裂与迷失——《过于喧嚣的孤独》中的工业社会现代性反思
付 佩(35)
《朗读者》对战后德国反思文学的传承与发展
南 楠 杨 静(41)
格莱斯合作原则视角下《生活大爆炸》中的幽默
李 晴 石晓玲(46)
解读《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树”的意象
魏 姝(51)
中国当代科幻小说的生态伦理
刘 媛(55)
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石头叙事”及其英译研究
秦 静(59)
二语高级学习者心理词库的探索性研究
赵 平 何 享(63)
新兴阶层政治认同的实证分析
章延杰 汤向俊(68)
《公务员回避规定(试行)》视角下任职回避制度探析
李 洋 赵 勇(75)
江苏城市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相对效率研究——基于SE-DEA方法
田 剑 刘 琴(80)
基于StoNED的中、韩、日造船业效率比较研究
陶永宏 邹 嘉 苏 昆(86)
完善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统计的思考
姜真林(94)
微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郭红明 王永灿(100)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以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为例
李 峥 李 锋 张 旭(104)
第2期
江苏应急管理战略研究
童 星(1)
美国海军舰船工程师的教育培训及启示
崔为耀(8)
论《老子》解注中常见的十三处偏差
李晓龙(13)
晚唐五代敦煌净土寺支出账目分类构成研究——基于对P.2049号文书会计账目计量分析的考察
李文才 周永新(26)
中原铁路的兴建、经营与影响
刘华明 蒋 晔 张鸿基(36)
苏轼《洞仙歌》流传与接受中的三个问题
陈 斌(44)
休戚相关 荣辱与共——论苏轼与王巩的交谊
喻世华 朱广宇(50)
游走在城市边沿——阎连科小说的城乡抗争悲歌
陈学智(59)
婚姻 人性 种族——赫斯顿的短篇小说《汗水》的多元主题
姜 伟(65)
冲突——翻译伦理模式理论再思考
梅阳春 汤金霞(72)
西部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若干问题及思考——以重庆市忠县为例
涂兴平 方 波 谢 前(78)
建国初期粮食统购统销中的政治动员客体分析
徐向东 谢迪斌 李 香(88)
武夷山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基于旅游环境容量的分析
裘晓雯(94)
城乡统筹视角下的都市农业园区规划研究——以句容市华阳镇为例
叶精明 葛幼松(98)
面向灵魂的古典教育——兼论现代教育的危机
汪祥胜(104)
第3期
道与世界3
吕乃基(1)
中国缠足史考辨
彭 华(6)
“小说”源流与唐传奇的民间口说传统——以“小说”及相关概念为考察中心
吴怀东(17)
杨伯峻《论语译注》句读商榷
崔海东(25)
《化书》的思想及归旨略析
徐明生(29)
柏拉图哲学王思想探析——从囚徒的境遇看王者的风范
李海峰(35)
论当代科学前沿背景下实验方法的转向
赵 煦(41)
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中的新式商人
徐一鸣(46)
赛珍珠后殖民主义意识初探
李秀梅(51)
赛珍珠诺贝尔晚宴答谢辞的文体分析
秦永丽(56)
对赛珍珠短篇小说作品的语料库检索分析——以《圣诞的早晨》为例
夏 秸 周卫京 韩菁菁(60)
王蒙《活动变人形》对启蒙的审视和反思
张丽凤(64)
《毛泽东诗词》中语义模糊数词的翻译研究
贺 彤 李崇月(69)
多模态视角下《简·爱》中译本封面解析
吴 婕 吴庆宏(75)
试论反邪教法的理论瓶颈及其突破——兼评《邪教的法律治理》
魏 敏(79)
一个尴尬范畴的批判——基于农民工概念演进的内涵和语境
南文化(83)
品牌拓展新市场过程中消费者选择行为研究
姚慧丽 袁颖慧 刘善智 张耀东(89)
信息内容对微博营销效果影响的实证研究
王柏斌 田 剑(95)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思考
郭昭昭(100)
云计算在高校群教务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探讨
姚双良(105)
第4期
论社会系统内的三种生产
闵家胤(1)
元、白对杜甫新题乐府的认识与评价——兼论二人倡导新乐府运动的作用与贡献
杨胜宽(12)
改革开放以来认识论研究状况概述
张 浩(19)
《论语》半月刊与被遗忘出版家邵洵美的出版梦
李英姿(28)
工程矛盾的内在结构与解决途径——以TRIZ理论为例
李才华 韩 啸(33)
近代杨文会的佛学教育及其现代启示
卫春梅(37)
佛教视域中人的生命层次观
陈 红(42)
先秦韵文与韵文文体发生探析
张立兵(48)
钟嵘用事观辨析
武睿圆(53)
《歌谣》周刊与“五四”时期的方言文学
王佳琴(57)
庞德《华夏集》创译的美学价值
朱伊革(61)
文化脚本:跨文化语用研究的新范式——以《红楼梦》中的尊卑礼仪为例
贾欣岚 李 彤(67)
齐泽克对当代意识形态研究的理论贡献
曾庆娣(72)
关于先行调解若干问题的思考
胡晓涛(77)
手机B2C市场中价格离散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朱小雁 田 剑(83)
中国乒乓球超级联赛价值链分析与对策
徐成博(88)
超越主体性神话——实践环节基础上的政治理论课改革新思考
周远全(94)
“阳光体育运动”语境下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展望
马龙飞(98)
基于高校学科特色馆藏分析的中文图书采访策略优化研究——以江苏科技大学图书馆为例
李大林 沈 艳(101)
文化育人是高校图书馆的职责与核心功能
颜 梅(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