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八一南昌起义遗址开发与利用的思考

2013-02-18 22:23陈理明
关键词:南昌起义旧址南昌

陈理明,胡 松

(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1)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在南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八一南昌起义在南昌市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革命遗址,这些革命遗址作为一笔宝贵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大都被后人所珍惜、爱护,但由于多种原因,其开发利用现状还不能令人满意。为使八一南昌起义遗址能继续造福于人民,服务于国家和地区,应注意对它们的合理开发利用。本文试就八一南昌起义遗址开发利用现状、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对其开发利用的建议,希望能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一、八一南昌起义遗址总体状况

八一南昌起义遗址主要包括五大遗址:八一起义纪念馆、贺龙指挥部旧址、朱德军官教育团旧址、花园角2号朱德旧居、叶挺指挥部旧址。

八一起义纪念馆:即八一起义总指挥部旧址,位于南昌市中山路380号,因其建馆时间早于国家军事博物馆,素有“军史第一馆”的美誉。八一起义纪念馆是1956年江西省人民政府为纪念南昌八一起义而建立的,馆址就设在当时的总指挥部旧址内。旧址原是江西大旅行社,是一座灰色五层大楼。1927年7月下旬,起义部队到达南昌,包租下这个旅社。7月27日,在旅社的喜庆礼堂内,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江西大旅社便成为南昌起义的总指挥部。

贺龙指挥部旧址:坐落于南昌市子固路165号,原先是南昌中华圣公会的场所,1925年,由美国传道部百年纪念捐款,将其改建为西式新会堂“宏道堂”,即宏道中学。1927年7月下旬,时任国民革命军第20军军长的贺龙,率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开赴南昌,圣公会宏道堂就是当时的军指挥部。南昌起义的领导人如贺龙、刘伯承、周逸群等,就在后排的小楼办公兼做卧室,主楼一楼礼堂和二楼礼拜堂则作为军部临时办公用地。8月1日凌晨起义爆发时,贺龙、刘伯承在圣公会院内小楼的台阶上亲自指挥起义部队攻打敌军总指挥部。

朱德军官教育团旧址:位于南昌市八一大道58号,原是清末训练清军的场所,后改为江西陆军“讲武堂”。1927年春,朱德在这里创办军官教育团并亲任团长,学校定名为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名义上隶属第三军,实际上受中国共产党中央军委的领导。军官教育团培养了一批革命武装干部,成为南昌革命活动的一个基地和堡垒。南昌起义时,军官教育团大部分成员跟随朱德参加了起义。

花园角2号朱德旧居:靠近朱德军官教育团旧址,是一座青砖瓦房,上下两层,内有天井,是典型的江南民居。1927年1月,朱德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三军教育团团长,这里便成为他的寓所,南昌起义前夕,周恩来到此与朱德商谈起义事宜,并住宿一晚。在朱德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五路军总参议兼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团长和南昌警备司令、公安局长期间,他为发展和保护革命力量做了大量的工作。

叶挺指挥部旧址:位于南昌市苏圃路1号南昌二中校园内,是一座砖瓦结构工字形二层楼房,原是南昌心远中学校舍的一部分,1927年7月底,叶挺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师开赴南昌后,就将指挥部设在了心远中学的校园内。7月31日下午,叶挺在这里的二楼会议室召开了全师以上军官会议,传达南昌起义的决定并布置了战斗任务。八一南昌起义打响后,叶挺指挥的起义军所向披靡,连战连捷,无坚不摧,再次显示了“铁军”的神威。

二、八一南昌起义遗址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南昌是1986年国务院公布的全国第一批36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央政府、江西省政府、南昌市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八一南昌起义遗址的保护和建设。但近几年旅游业的大发展以及八一南昌起义遗址的对外免费开放,一方面给遗址的开发利用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另一方面,也使遗址的开发利用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对遗址价值的认识不足;开发利用滞后;体制不顺、经费不足等。

(一)对八一南昌起义遗址认识不足,其价值尚未得到全面审视

南昌作为书写着25323位先烈名册的光荣的英雄城市,当前政府部门和文物管理机构虽然认识到八一南昌起义革命遗址资源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并采取了相应的开发利用措施,但还存在着对这些遗址发生的历史事件的价值不甚了解,对红色历史的作用缺乏认识,特别是对文物的不可再生性和不可复制性认识不足。有一份对南昌市民做的随机问答式调查显示,有83%的市民熟知南昌“英雄城”的美誉,另有75%的市民熟悉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部,即现在的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然而对八一起义的另外四处革命遗址了解的情况不容乐观,33%的市民了解朱德军官教育团旧址,23%的市民了解贺龙指挥部旧址,18%的市民了解朱德花园角旧居,仅有5%的市民了解叶挺指挥部旧址。[1](P1-2)而且,当前一些初步开发利用的革命遗址,它们的多层面价值也尚未被全面审视和利用,有些仅仅是作为搭配或附属产品出售给旅游者,可行的实际性开发内容并不完善。笔者在走访时发现,这些起义遗址大多还是采用传统的展览方式,橱窗展示、静态观看等是遗址展览的主要方式,在展览内容上也偏向于温故知新,说教方式居多而参与性活动较少,使得遗址庄重肃穆有余而新奇活泼不足,这些对游客特别是年轻人而言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另外,一些展品由于各种原因,只是被简单凌乱地堆放在角落或者干脆入库保存,使得其价值未能得到审视。

(二)八一南昌起义遗址开发利用滞后

近年来,江西省及南昌市加大了对南昌革命遗址的支持和投入,八一南昌起义革命遗址也日益成为南昌市红色旅游最具吸引力的亮点。但相对来说,目前对于八一南昌起义革命遗址的开发利用还不完善,有大量工作需配套跟进,由于种种原因,遗址的开发利用面临很多实际困难。一方面一些已列入文物保护单位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革命遗址利用状况也不容乐观,除了在重大纪念日或重大活动时,有人参观瞻仰或搞一些纪念活动外,平时开发利用很少,场馆、设施长期闲置浪费。比如朱德军官教育团旧址,虽然外面就是八一大道,每天门前车水马龙,但笔者在几次走访中发现,该馆的游客寥寥无几,人们要是不仔细注意,甚至很少会发现有这么一个地方,使得该场馆倒成了一处“闹中取静”的好地方。另一方面一些革命遗址周边环境脏乱差,秩序混乱,使得组织参观学习困难较多,没能充分发挥其推动当地社会发展和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以八一起义纪念馆为例,门口的中山路是南昌最繁华的商业街,常年有着许多逛街购买的人群以及随地摆摊的小摊贩在兜售商品,还有许多流浪者席地而卧沿街乞讨。这些人都严重地阻碍到要来八一起义纪念馆参观的游客,八一起义纪念馆只开辟了售票窗口旁边一条非常小的巷子来使得游客进出,如果要停车的话就更加不方便,旅游大巴基本是无法接近这个区域,如果一旦开到了八一起义纪念馆的附近想要下客的话,必然导致中山路大面积的拥堵。[2]

(三)八一南昌起义遗址管理体制不顺,经费不足

按照我国现行的革命遗址管理体制,革命遗址、遗迹和革命历史建筑物属于文化部门管理,但文化部门工作职责多、任务重、人手少,革命遗址的开发利用工作很难落到实处。党史部门虽然具有革命遗址的研究职能,却缺乏管理职权。同时,革命遗址的开发利用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涉及到旅游、文化、党史、宣传、文物、民政、教育、城乡建设规划等部门,由于各部门职能不同,又缺乏统一的管理,容易出现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不合理状况。比如叶挺指挥部旧址,笔者在实地调查时发现该单位大门紧闭、冷冷清清,根本没有对外开放的迹象。经过向管理人员打听才知道,由于指挥部旧址位于南昌市百花洲东湖旁第二中学内,遗址的开发利用跟该中学的教育教学发生了冲突,当地政府一时也拿不出行之有效的处理办法,出于对学生安全的考虑,作出了叶挺指挥部旧址不对外开放的决定。此外,八一南昌起义遗址主要是用于爱国主义教育,其五个遗址现已全部免费对外开放,也就是说遗址的日常维护管理费用是单纯依靠政府极为有限的行政事业拨款来维持的。这些遗址免费开放前,江西省财政确保其在编工作人员工资,同时确保部分正常运转经费,聘用人员的工资和正常运转经费则主要靠门票收入来补贴。而免费开放后,光是门票一项每年就少了上百万的收入,同时由于游客数量大量增加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比如新增工作人员的工资支付、日常展览所需费用以及新的研究和发展费用,受破坏馆藏品和设备的维修等,这些都需要资金的投入。按照中央对遗址免费开放而产生的人力物力增量部分补贴即东部20%、中部60%、西部80%的补贴层次,这些遗址可获得60%的补助,但剩余40%的资金从何而来呢?在地方财政不很宽裕而遗址开发利用效益又不能直接转化的情况下,如何保证遗址的正常运营及解决发展、改造、科研等经费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三、八一南昌起义遗址开发利用的建议

我国是实行中央集权的社会主义国家,同时又是发展中国家,革命遗址开发利用历史不长。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关键时期,当前市场经济发育还不是很完善、市场机制还不健全,尤其需要建立统一、高效、权威的行业管理。而且像八一南昌起义遗址这种特殊的资源,跟党和国家生活息息相关。这种国情决定了我国革命遗址的开发利用主要依靠政府主导,结合市场、法律和行政手段,防止革命遗址急功近利开发,低档次开发和资源开发中的破坏行为。

(一)加强对八一南昌起义遗址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加强革命遗址资源的宣传和教育工作,营造培养全民保护文物的意识及习惯的良好环境,这是使革命遗址得以长远开发利用的重要社会基础。(1)从各文物管理单位来讲,可以将国家《文物保护法》及其《文物保护实施条例》基本的、极重要的条款,在不影响革命遗址的地方上墙,或结合遗址特点,增设深入浅出的文字与图画在适当的位置,或印发简易资料等,使观众在参观遗址受到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同时,也增加文物法律常识。(2)各级遗址管理单位要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加大对革命遗址开发利用的宣传力度,宣传革命遗址的历史背景、历史地位及现实意义,展示八一南昌起义遗址丰富的文化内涵,增大知识容量,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遗址资源价值重要性的认识。(3)对八一南昌起义革命遗址实施全方位的普查,公开出版反映八一南昌起义革命遗址的书籍,供社会各界利用,扩大八一南昌起义的社会影响,给八一南昌起义革命遗址的开发利用奠定广泛的群众基础。(4)逐步改善和提高展馆档次,使表现手段更加科学化、现代化,充分突出八一南昌起义遗址的特色,提高观赏价值,吸引游客。在城市规划中,注重“八一形象”的塑造,将八一起义的人物、事件通过大型雕塑、壁画、碑刻等形式在设定的地方展示。[3](P376-382)

(二)普查、规划、建设三位一体,有重点的进行梯次

做好普查、规划、建设三位一体,对革命遗址开发利用有重点的进行梯次推进。随着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全面展开,八一南昌起义遗址已完成准确的普查登记,第一个阶段工作已经结束。这就需要及时对全市的八一南昌起义遗址的开发利用搞一个全面的规划,不然,很可能将会产生诸如重复建设、资金浪费等问题。同时,规划的期限比较长,但是有些革命遗址需要及时抢救、其精神内涵比如“八一起义精神”需要深度挖掘,因此,地方政府及文物管理单位有必要拿出针对当前的有建设性的方案,这样才能对革命遗址进行更加充分的开发利用。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下,任何事业如果不能产生直接经济或社会效益,其将难以为社会和市场所接受,生存也将受到严重的威胁,八一南昌起义遗址也不例外。因此,有必要在城市规划中,根据革命遗址开发利用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实事求是的展开,摆脱单一的保护思想模式,与时俱进,该开发利用的就开发利用。八一南昌起义革命遗址经过几十年的时代变迁和自然环境风化腐蚀,大部分遗址亟需维修保护,如果冒然进行开发利用,会导致遗址遭致不必要的破坏。因此在目前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对革命遗址资源应当有重点的进行开发利用。比如八一起义纪念馆是八一南昌起义革命遗址的最典型代表,在《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被列为全国三十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因其交通比较顺畅、周边相关旅游项目配套比较完善,成为受广大旅游者普遍欢迎的热点旅游线路之一。其次,遗址开发利用要坚持梯次推进的原则。如果同时对八一南昌起义遗址进行开发利用,需要付出大量的资金和精力,这在时间和资源上都是不能承受的。因此,各级政府应该根据轻重缓急,制定规划,急需保护的,先要保护好;条件成熟的,可以开发利用的就尽快开发利用。

(三)对周边县市的资源进行整合利用,走开发利用发展之路

江西省是红色资源大省,赣州、吉安、九江、宜春、南昌等市在党史上均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有着丰富的革命遗址资源。当前瑞金、井冈山等地利用其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实施“瞻仰一次圣地、净化一次灵魂”的政治工程,“挖掘一种内涵、铸就一种精神”的文化工程,“开发一方红土、致富一方人民”的经济工程,不仅发扬了革命年代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的开始和人民军队的诞生,而八一南昌起义遗址则是那段光辉岁月的物质承担者和历史见证者。南昌位于江西的中心地带,向南可与兴国、安源、吉安、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革命老区毗连,向北可辐射“世界文化遗产”庐山和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世界著名候鸟保护区鄱阳湖等。可以充分发挥南昌遗址资源的辐射作用,拓展革命资源外延,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对传统的革命资源开发利用方式进行调整,根据革命资源功能,按照权利义务对等、互利互惠、共享成果和开放互动的原则进行重新整合利用,实现地区革命资源的共享。地方各级政府要健全机构,强化职能,建立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革命资源整合利用运行机制。结合当前机关、事业单位的机构改革,给予从事革命遗址开发利用的旅行社、中介组织等相关机构以资金、场地、税收优惠,制定鼓励扶持政策、法规,以发挥它们在革命资源整合利用上的优势。最终达到全省一盘棋,将各县市的特色统一起来,焕发出革命遗址的生机活力。

(四)加大投入,理顺管理体制,建立起统一、高效、权威的革命遗址开发利用体系

革命遗址的开发利用需要充足的财力启动和保障,仅靠地方财政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国家、省、市、县各级政府应在加大对八一南昌起义遗址开发利用的资金投入力度的同时发挥市场作用,吸纳社会资源,鼓励社会组织及机构参与革命遗址开发利用项目,建立多渠道的融资体系,为革命遗址的开发利用注入活力。针对当前革命遗址开发利用管理体制不顺的现状,可以考虑由党委和政府牵头,建立一个集文化局、党史研究室、民政局、宣传部、旅游局等相关部门的统一管理机构。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的职能和分工,负责革命遗址开发利用的规划、建设、宣传、学术研究等任务,对于开发利用中出现的突出困难,可以组织各单位进行攻坚战,充分发挥部门综合的优势。政府文物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政府部门一样,管理方式上要结合市场、法律和行政手段,将革命遗址开发利用纳入法制轨道,建立起统一、高效、权威的革命遗址开发利用体系。为了达到对革命遗址的开发利用有统一、高效、权威的部门管理,形成规范化的工作责任制和考核机制,可以借鉴革命烈士纪念馆、烈士陵园划归民政部门管理的做法,由民政部门统一部署、统一规划,所在地县市党史文物部门给予积极配合支持。地方政府的决策,对于革命遗址开发利用工作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提高对革命遗址重要性的认知,实现以政府行为为主导,调动全社会力量予以投入,使革命遗址开发利用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事业。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政府部门和社会行业部门的协作也是革命遗址开发利用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

[1]卢丽刚,任军利,李红浪.军旗升起的地方:南昌红色旅游资源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

[2]大江论坛:七城会将至,清理南昌市内旅游景点前的道路秩序刻不容缓[EB/OL].http://bbs.jxnews.com.cn/thread-510727-1-1.html.

[3]梅联华.追风问俗——巧打历史文化名城牌[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南昌起义旧址南昌
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觉醒青年发出“建党先声”
我在南昌 你在哪
南昌是我 南昌是你
南昌起义的代总指挥是谁?
东方县旧址修复一期工程已完工
南昌护桥记
走马观花东北边业银行旧址
南昌起义参战人数考
叶剑英在南昌起义前夕
南昌起义中的外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