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华 肖文革 刘 越 王鹤霏
(1.3.佳木斯大学信息电子技术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2.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网络管理中心,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4.淅江万里学院,淅江 宁波 315100)
计算机基础课是医学研究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医学专业的研究生进一步了解并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自动化应用、计算机网络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技能;培养医学研究生利用计算机这个先进的工具来分析和解决医学问题的能力;体验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及网络技术进行信息查询、信息处理的过程[1],使学生能将计算机知识与所学专业相结合,将计算机编程技术融入所学专业中,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随着国家对高校教学硬件的投入,各高校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硬件条件都已具备[2]。调查显示大部分学校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时,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的要求来组织教学。在理论课堂进行基础知识的讲解(教学手段也很丰富包括:多媒体幻灯片、黑板、粉笔、挂图、投影仪等),实验课堂学生上机操作,教师辅导讲解。笔者多年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深知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学生不重视这门课程,主观不想学,无论教师怎么努力都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大部分研究生在本科学习阶段就已经学习过计算机基础课程。另外,有些学生认为计算机基础课不是专业课,更不知道计算机与所学专业课的结合点在哪,因而造成学生课堂不听讲,实验课不会操作等问题。
众所周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自身的学历层次、教学态度、教研能力、科研能力、授课模式、授课方法等,与教学质量息息相关。有些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将准备好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忽视学以致用原则。学生通常为了应付考试,死记硬背知识,忽视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担任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专业教师与研究生专业背景脱离明显,不熟悉计算机在研究生所学专业领域中的应用[3]。
计算机基础教材内容与计算机技术发展不同步,从而影响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开展。我们知道,计算机学科的发展是与计算机技术发展分不开的,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为了实现向学生传授新知识的目标,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介绍体现计算机发展趋势的前沿内容。
项目教学法(Project-based Learning)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最早的雏形是18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经过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并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思潮。项目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一种教和学的模式,它是通过“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的[4]。项目教学中教师把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融入到具体的项目中,也就是将教学过程与项目开发过程融为一体。在项目教学法中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及学生兴趣分成项目小组、安排学习行为,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互助学习,解决和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因而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项目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有很大不同,项目教学法可以实现三个转变:从教师讲授为主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为主;讲解教材内容为主转变为实现项目为主;课程考核由一张试卷定成绩转变为项目综合测评为主。
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
“实地考察法”是从人类学中借用过来的定性研究方法。指为明白一个事物的真相、势态发展流程,而去实地进行直观的、局部的进行详细的调查。在大学的教学中,所谓“实地考察”,就是由教师带领学生到需要考察的实地环境中,进行详细的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要随时对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和分析,努力把握住考察对象的特点,写出研究报告。实地考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很有帮助。
授课教师在开课之前首先要对任课班级的研究生所掌握的计算机知识水平进行问卷调查,从而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其次通过调查,了解并掌握医学研究生毕业后的专业研究方向,与学生一起制定计算机学习内容。根据调查统计结果我们发现,研究生掌握计算机知识的水平参差不齐,大体可以分成2个层次,即本科学生直接考入研究生的层次,另外一部分由工作的需求及学历的需求,工作几年后考研的学生。第一层次的学生在读本科阶段就已学习了大部分计算机基础的知识,因而计算机知识水平相对比较高。而第二层次的研究生,由于毕业时间较长,读研之前接授计算机教育的程度不同,而且年龄较大,所掌握的计算机知识相对落后于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最新水平。
分析调查结果表明,研究生计算机知识水平高低不平。因此,授课教师因根据学生的计算机水平,首先将研究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实现分层次教学;同时本着将计算机知识与研究生所学专业相合的原则,以提高研究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为教学目标,将整体的计算机教学分成不同的教学模块,如计算机基础操作模块、计算机程序设计模块、计算机医学应用模块等。
开展基于项目的计算机基础教学,选取合适的项目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选取项目时既要包含教学基本内容,同时还要与学生所学专业密切相关,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参与项目的积极性。项目的设计要立足于专业,来源于应用项目,即与实践相结合。选取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要参与进来,这样教师才能更充分了解学生真正想学的计算机知识是什么,带动学生主动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同时在项目选取时要选择难度适中的项目,这样学生才能圆满的完成项目。教师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及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将实验班级划分成若干项目小组。
在选取项目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学生自己提出研究项目,教师对学生提交的项目书进行修改及审核,最终确定研究项目。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及项目目标,完成项目规定的任务,教师应掌握整个项目的方向与速度,随时随地的进行辅导,解决在项目研发过程中出现的学生解决不了的难题。
学生应是整个项目的主体,在组织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采取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让学生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项目的具体实施阶段以学生自主开发项目为主,学生通过完成项目积累知识、提高技能、培养综合信息处理能力和创新能力。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操作过程如下:
(1)确定教学目标及项目任务:由教师确定教学目标,然后由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确定项目的任务及目标。
(2)确定项目各子项目任务的分工,制订任务完成计划:教师指导学生项目组确定小组的具体分工,并制订具体的详细计划。
(3)学生根据任务计划及分工,开展项目研究过程,在该过程中教师只起到指导的作用。
(4)项目验收及考评:该阶段由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及教师对学生完成的项目进行综合考评,从而确定学生最后的考核成绩。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实验教学很重要,但由于在学校的实验室中只能进行简单的操作,学生并不能真实地掌握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因而直观性差。因此我们可以将实地考察作为学生实验环节的一个拓展内容,将学生的实验课搬到医院开展。
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前,可以通过讲座等形式,对医学信息处理、医学数据分析、医院信息系统(HIS)以及计算机技术在医疗设备中应用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实地考察具体实施如下:
实地考察一:考察了解HIS,即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学生在教师带领下来到事先预约好的医院,可以依次参观医院网络中心、门诊挂号处、门诊室、药局、医院住院处及出院结算处,在参观考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实时讲解H IS各模块利用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实现的具体方法,从而掌握现代化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是如何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的。
实地考察二:互联网技术与远程医疗系统的实现
为了让学生实时考察远程医疗会诊系统的实时操作模式,事先与医院的远程会诊室联系好,在有患者时进行实地考察。通过这种方式,研究生可以亲眼目睹两地患者及两地专家在网上的交流,包括电子病历的讨论、治疗方案的确定等。通过实地考察学生直观地了解了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是如何应用于远程医疗系统的。
实地考察三:现代医疗设备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实地到医院的CT室、B超室及检验科进行考察,由医生亲自讲解这些设备的工作方法及工作原理。通过本次实地考察,使研究生更进一步的了解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另一重要应用即医学设备研究。
计算机基础课是一门注重实践性的学科,它的培养目标是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与操作技能。通过将“项目教学法”与“实地考察法”应用于医学研究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提高了计算机实际操作技能,而且更有利于培养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适应高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及医学技术的需要。
[1]时松和,周琳,朗博,赵丹.医学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探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8(3):254-256.
[2]刁树民,郭吉平,李华.大学计算机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313-419.
[3]叶含笑,江依法.非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计算机基础课程设计[J].计算机教育,2012,(3):56-58.
[4]朱莉玲.项目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教师,2012,(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