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占海 张 珷
(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后殖民主义与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学术界出现的众多的以“后”字为前缀的“主义”一样,是一个歧义纷呈、界限不明的概念。德里克在《后殖民氛围:全球资本主义时代的第三世界批评》一书中对“后殖民”一词概括出三层重要意思:1.对前殖民地社会的现实状况的一种真实描绘,此时“后殖民”有着具体明确的指称对象;2.对殖民主义时代以后的全球状态的一种描述,此时“后殖民”用法比较抽象,缺乏具体的所指;3.描述一种关于上述全球状态的话语,这种话语的认识论和心理取向正是上述全球状态的产物。所谓的后殖民主义指的是第三层意思。[1](P500)
后殖民主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前半个世纪的黑人思想家塞萨尔、詹姆斯、法依等。出版于1978年的萨义德的《东方主义》一书则被公认为后殖民主义理论史上“里程碑式的论著”,直接开创了后殖民领域。[2](P114)萨义德令人信服地揭示出,东方主义是与西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西方关于东方的话语形式,通过使东方西方下属的他者,东方主义服务于西方对东方的话语统治。在其以《东方世界》、《世界·文本·批评家》和《文化与帝国主义》等为代表的一系列著作中,萨义德对于东方主义话语的质疑,对于文化与帝国主义之间共谋关系的研究,对于批评的世俗性本质的探讨,都为后来者的论战开辟了战场。[3](P114)后殖民主义理论由于其不同的理论背景,粗略地被分成三个流派:1.由萨义德、斯皮瓦克、霍米·巴巴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流派,这是后殖民主义中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2.以莫汉蒂为代表的女性主义流派,他们主要关注第三世界妇女的独特身份和境遇,并从这种立场出发对西方女性主义的本质主义和白人中心主义进行批评;3.以阿赫默德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流派,他们既以第三世界理论家的身份批评西方白人马克思主义者在第三世界文化问题上的主张,同时又以马克思主义者的姿态批评斯皮瓦克、霍米·巴巴等人,这两派之间的论争构成了后殖民主义内部最富戏剧色彩的理论景观。[4](P500)
萨义德在《文化与帝国主义》一书中说道:社会空间的基础是领地、土地、地域和帝国与文化的竞争的实际地理基础。关注遥远的地方,将它们殖民地化,向它们移民或将人从它们上面赶走:这一切都发生在土地之上,与土地有关或者由土地引起。归根结底,帝国的问题就是实际拥有土地的问题。当真正的控制与力量、关于某一个地方到底是什么的观念与一个实际的地方这三者同时出现时,对于帝国的斗争就开始了。
非殖民化过程中阻力的三个论题,它们是分开的,又是互相联系的。一是坚持从整体来看待社会的历史权力,给受囚禁的国家以自由。但是没有民族文化——从口号到宣传册、报纸和戏剧的实践——语言就是不变的。民族文化组织并维护了社区的历史,就像非洲早期失效的抵抗故事所重复的那样。男女主人公带着战利品,在陆地上以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来解决;它形成了自豪感与蔑视的词语和感情,从而又奠定了主要民族独立政党的基础。第二点是这样一种思想,抵抗运动不只是对帝国主义的一种反动,这是另一种形式的人类历史。尤其重要的是,要知道这种不同概念的形成在多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打破文化间的障碍的基础上的。第三是明显的脱离主张分离的民族主义,并倾向于人类社会与人类解放的更统一的观点。不用说,在非殖民地化时期的帝国主义世界,抗议、抵抗和独立运动得到这种或那种民族主义的支持。今天,讨论第三世界的民族主义,其规模和兴趣都在增长。在许多西方学者和观察家的观点来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民族主义的这种重新出现使几种不合潮流的态度复苏。
阿赫默德在《文学后殖民性的政治》中谈到:80年代,当“后殖民的”和后殖民主义两词在文学和文化理论中,在历史文献的解构形式中重复出现并与“后殖民性”这个新词结合在一起时,人们完全忘记了该词最早是如何产生的。有些人在使用“后殖民”这个词时,还想用它划分历史阶段,指殖民主义以后的那段历史——当然,对“历史阶段划分”这层意思,不同的批评家也有不同的用法[5](P530)。然而,在文学领域,和“后殖民批评”并列的还有一个完全不同的范畴:“后殖民作品”。这全然不同,本身又极其寻常的叫法指的不过就是英国和北美那些非白人少数民族作家的作品——戏剧、诗歌、小说。与此同时,其他人也正在致力于把当代亚洲和非洲的文学称为“后殖民的”,这样就能够把对这类文学的阅读纳入宗主国批评理论所制定的对所谓“少数民族文学”的阅读计划中来。
20世纪以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彰显了它的辉煌世纪。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年以来统治中国的封建帝制,为中国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扫清了障碍。“五四”运动冲破了旧的传统的封建意识,把西方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想引入国内,一时间中国出现了各类的学科,新的历史学、语言学、文艺学、哲学、逻辑学、自然科学等新的学科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显示出新思想、新思维的冲击力度。新中国建立后的50年,是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发展时期。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搞好民族团结和保护少数民族的各项优秀的文化传统,少数民族文化工作成为了重中之重,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并把它作为新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50-60年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而且还被纳入了国家规划之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国家取得了长远的的发展,在研究工作方面投入更多,自然而然发展也就更加迅速。世纪末的最后几年,产生了一批质量较高的著作和一批著名的少数民族文学家。
但是,从后殖民主义理论的角度来看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伴随着先进文化思想的入侵,西方的现代价值观也潜移默化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我们袭来,我国的传统文化不管是优秀的还是糟粕都被这种流行的现代文化所替代,在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面临消失的今天,和保留比较完善的汉族文化相比,我们比较缺少稀有的少数民族文化还遭受着各个方面的压力:首先是来自于民族的压力,二是来自于西方文化的压力。
民族认同是指作者自己地区的民族身份的认同,自觉地归属其民族性。现在部分少数民族作家所创造的民族文学区别于我们以前知道的有着非凡的创作成就和主流文化表征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虽然少数民族文学的创作的方式已经被各个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传说故事、风土人情所影响,但是还是有其它非民族因素影响了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即这些少数民族文学虽然是少数民族作家写出来的,但是由于它们长时间生活在汉族人口居多的地方,把自己民族的语言已经忘记了,有很多少数民族的人已经不会说自己本民族的语言了,这就促使他们在写作时很难避开自己已经受到的影响,用本民族的语言来写作,这成为了少数民族文学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最标准的民族文学应该是用他们的语言来书写的,但是如果要让大多数人了解知道就必须使用大家都能看懂的语言、甚至是全球通用的英语书写,而不能用母语写作,这就造成了本民族文化的遗失。民族作家小时候生活在本民族聚集的地方,受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语言环境、情感的影响,等长大后生活在汉人居多的城市里就被他们所同化,如少数民族作家意西泽仁的小说和散文都明显标志着以汉民族文化为代表的主流文化思想。
中国文化和文学话语之所以被说成是“被殖民化”,原因在于,自世纪之交以来,或者更具体地说自五四时期以来,各种思潮和学术思想大量拥入中国,对中国文化和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几乎所有的主要作家和文学研究者都或多或少地参与了中国的“现代主义”文学运动或文化现代性,毫无疑问,对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学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如果说五四时期是中国文化和文学的第一个“殖民化”的话,那么八十年代兴起的文化热则应被视为第二个“殖民化”,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不仅西方文化思潮和文学思想拥入中国,而且这一趋势几乎渗透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消费文化、大众传媒和广告事业。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语言以往一直有着简洁、优雅、广泛等特性,充满了蕴含丰富的典故和幽美的意象,而现在也已经受到深远的影响。
如果说中国是一个文学大国,自然应该包括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成就。由于独特的自然环境、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风土人情、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和剽悍的生命活力,使得这些少数民族的文学和艺术展示出独特的审美风貌。
[1][4][5]朱立元,李钧.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3]汪民安主编.文学研究关键词[M].江苏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