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武德俊
2012年12月21日,北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召开。由中国科学院徐建中院士领衔的28名新能源顶尖专家组成了该委员会的第一届专家委员。北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标委会”)的成立,标志着北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标准化专家队伍的初步建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标准化工作开始步入正常发展的轨道,同时也意味着北京市新能源利用和产业发展开始真正向高端发展迈进,将使首都新能源发展变得更加科学高效;标准的制定将大幅增强首都新能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行业领跑者的实现,真正将创新北京的技术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
新成立的标委会将承担本行业地方标准的制订和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宣贯,地方标准的组织实施和实施情况评价等的工作,统筹和规范北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标准化工作,促进北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标委会挂靠在北京节能环保中心。
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对于培育壮大北京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优化能源结构,深化节能降耗,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北京市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应用与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2012年,北京市加快实施了一批新能源高端示范项目。首先,太阳能利用取得突破。先后建成了中科院兆瓦级太阳能光热发电、5兆瓦“阳光校园”光伏发电和奔驰汽车、新首钢动漫产业园等一批工业厂房光伏屋顶项目;延庆31兆瓦、密云20兆瓦等北京市首批大型地面光伏电站也已经开工建设。截止目前,全市太阳能集热器面积达到700万平方米,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达到60兆瓦。二是积极推进生物质能、地热能的多样化、规模化利用。高安屯垃圾填埋气发电和延庆城西40万平米地热供暖工程先后投入运行,鲁家山生物质能源厂项目进入设备调试阶段。据北京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处高新宇处长介绍,2012年北京市新能源利用总量已达580万吨标准煤,新能源利用占全市能源消费比重预计将达到4.5%左右,比2005年翻了两番。
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发展处高新宇处长希望标委会能进一步整合北京市各方面优势资源,坚持创新,推进标准化水平的全面提升,推动北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学院徐建中院士代表标委会委员表示,北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标准化工作应结合北京市提出的建设全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高端制造、高端研发、高端展示”中心的战略目标开展工作,标准制定过程中要注重时效性、系统性和科学性。标委会委员一定要尽职尽责,共同推进北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标准化工作。
据悉,在刚刚开始的2013年,北京市将发挥首都创新资源和示范高地优势,大力推进新能源高端应用,加快新能源新技术应用。“一要建成南口废弃矿山综合治理光伏发电等新能源电站项目;在中小学校和工业园区加快建设实施‘光伏双百’工程。二是积极推进未来科技烟气余热回收、大兴采育地热综合利用等项目建设;三是完成延庆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任务,积极打造昌平国家级新能源示范城市;四是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未来科技城、顺义空港等产业聚集区建设一批高水平新能源综合应用示范项目。”市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