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平面设计类课程考核评价模式探究

2013-02-17 02:03芦奕虹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3期
关键词:计算机考核高职

芦奕虹

(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 攀枝花617000)

从国家推行教育质量工程以来,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与改革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但课程建设作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依然存在许多问题。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改革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继续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现代课程评价理论认为,课程考核评价不仅是评价课程教学目标实现与否的一种方法和手段,而且,对课程教学具有导向、反馈与监控功能。因此,课程的考核评价是高职课程改革的核心工作之一。同样,以能力考核与评价为核心的高职课程考核评价改革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计算机平面设计类课程,包括CorelDraw、Photoshop等主流设计软件课程,是高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学生设计能力的提高以及职业素质养成起支撑作用。各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平面设计类课程,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中,探索以能力为核心的课程考核评价改革,取得了许多成绩,积累了许多经验。但由于教育观念、校企合作、师资素质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所以,高职计算机平面设计类课程考核评价改革工作还需进一步探索。

高职计算机平面设计类课程考核评价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考核评价模式简单 有些学校计算机平面设计类课程考核评价方式依然还是单一的期末试卷考试或者单一上机完成作品的方式,即使一些学校的考试在笔试基础上增加完成作品的方式,但仍然没有改变传统思维的束缚。有的即使按项目式等方式进行了改革,但平面设计作品评价只由任课教师简单判分,随意性较大。有的考试内容过分依赖教材,还没有与职业资格标准和职业岗位相结合。

考核评价标准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1)有的平面设计课程,包括有的精品课程,建立了考核评价体系,有详细的细节,但太复杂,操作起来困难,缺乏可操作性。(2)考核评价形式、考核内容和评价主体缺乏科学性和完整性,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不能有机结合,不能与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相适应。(3)能力考核评价设计不合理,有的评价方式标准模糊。(4)只注重对软件使用结果的考核评价,没有将平面设计作品的思想性、科学性、创造性、艺术性有机结合起来评价。

考核评价过程忽视能力培养 (1)学生平面设计作品的布置没有将创新性和规范性结合起来。或指定案例,对学生创意要求不够;或强调创意,导致学生对现成的作品进行拼凑,作品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2)未注重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艺术设计多需要建立合作团队来解决复杂的问题,需要合理分工和行动协调,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精力对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进行评价。而实际是教师一般采用独立完成设计作品的形式,不能培养和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3)有的考试客观题所占比例过大,分析题所占比例较小;有的结果考核评价比重较大,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形成。

(二)原因分析

第一,有的学校和教师对高职教育改革认识不到位,没有摆脱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没有形成适应平面设计课程特点的考核评价方法。

第二,考核评价体系操作困难。因为与传统考核评价模式相比,传统的模式较简单、易操作。包括精品课程在内,有的只是做表面文章,课程考核评价模式的可操作性不强。有的学校CorelDraw、Photoshop、Illustrator等每门课程只有几十学时,每门课程复杂的考核评价要花去教师和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教师不愿意采用,学生不愿意接受。

第三,师资和实训基地建设不配套。承担计算机平面设计类课程的教师有计算机类和艺术类教师,计算机类教师对艺术设计知识欠缺,而艺术类教师,特别是老教师,对计算机软件应用不太愿意过多钻研,导致不能将软件应用与艺术知识结合起来,导致学生的课程考核评价不尽科学。有的学校的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滞后,使得工学结合的考核评价和企业人员参与评价的机制不能有效实施。

构建高职计算机平面设计类课程考核评价模式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依据现代课程教学评价理论和国家对高职教育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结合高职计算机平面设计类课程的特点,以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建立符合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以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导向的多元化课程考核评价模式。

(二)构建原则

以现代课程教学评价理论为指导的原则 按照发展性评价观,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关注发展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按照多元智力理论,允许学生以各自认为合适的方式展示所长;强调情境化评估,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

考核评价方法多样化的原则 考核内容多样化,含理论、单项技能训练、单元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企业实习、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比赛;考核形式多元化,包括闭卷、上机训练、完成作品、现场实践、展示与答辩等。考核内容从认知领域的单一评价转向注重认知领域、能力领域和素质领域的多样化综合评价。

以人为本,增强可操作性的原则 要以学生和教师为本,尽可能地减少课程改革所带来的负效应,考核评价工作操作性应较强,使教师愿意采用,学生易于接受。

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原则 坚持教师与学生、校内与校外结合,改变只有任课教师单一评价主体的模式,形成多教师参与、学生参加、校外教师相结合的评价主体多元化原则,要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

突出学生能力考核与培养的原则 以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导向,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考核专业能力的同时,特别要注重职场所需的职业素质的培养与考核。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合理分配终结性考核与过程性考核的比例,体现以能力考核为主的要求。

高职计算机平面设计类课程考核评价方案的构建实践

以下以我院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计算机Photoshop课程为例,探讨计算机平面设计类课程考核评价方案的构建。

(一)考核评分方案

课程综合评价 课程综合评价如表1所示。

表1 课程综合评价表

笔试 (1)考核要点:课程内容所涵盖的概念及知识点。(2)考核方式:闭卷。(3)题型:填空、单选题、简答题等。(4)评分人:任课教师。

单元技能实训 (1)考核要点:一个单元规定的训练内容。(2)考核方式:教师根据单元教学内容拟定一个或几个内容相似的单元实训题目,也可以是典型的项目载体,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上机操作。(3)评分人:任课教师。(4)评分点:作品符合题目要求;内容表达正确、清楚、完整;整体设计符合多媒体作品的设计原则;思想性、科学性、创造性、艺术性强。

综合设计 (1)考核要点:日常教学后进行综合设计训练,包括到企业学习。(2)考核方式: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到企业或在学校项目工作室,以小组的方式,由企业或学校项目工作室指导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布置综合设计题目,在一定时间内学生合作完成作品制作,写出设计报告,最后采用小组答辩形式完成设计。(3)评分人:校内教师、企业教师、学生。(4)评分点:文字设计语言描述、答辩情况、作品符合题目要求;内容表达正确、清楚、完整;整体设计符合多媒体作品的设计原则;思想性、科学性、创造性、艺术性强。(5)个人得分:根据个人工作量,以小组得分折算。

职业行动能力 (1)评价要点: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职业行动能力。(2)评价方式:课程学习中分组随机交换,课程结束时由学生互评,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算出平均分。(3)评分人:学生互评。(4)评分点: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学习能力、社会能力。

职业技能鉴定 为鼓励学生参加本课程的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学期快结束时安排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学生技能鉴定成绩折算成对应的本项得分。

职业技能比赛 为鼓励学生参加职业技能比赛,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学院开设的设计类专业每学期举行平面设计职业技能比赛,参加院级及以上的比赛,名次作为本课程的加分,最高加5分。

(二)方案实施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从2010级开始,我院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利用计算机平面设计类课程易于实施工学结合的特点,将原在第二、三学期分开开设的Photoshop课程合并在第二学期开设,同时,开设了两周的综合设计,课时共140学时,本课程列入了院级教改课程。通过Photoshop课程教学以及考核评价方式改革,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加强了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达到了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目的。改革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教师工作量加大,教学管理难度加大,同时,也增加了教学成本。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探索过程中妥善加以解决。

[1]王自豪.基于多元学业评价理论的高职课程考核模式研究[J].广西教育,2011(24).

[2]王世安.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项目课程考核方法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4).

[3]李晶琴,许子华,孙宝清.高职检验专业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2(6).

[4]俞敏燕.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课程考核评价模式改革构想[J].中国校外教育,2011(12).

[5]孙静.C语言课程考核模式研究与实践[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1(20).

[6]王亚丽.计算机高职平面设计方向作业布置与评价初探[J].农业网络信息,2011(11).

[7]李海波.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高专课程考核改革探索[J].成人教育,2011(1).

猜你喜欢
计算机考核高职
计算机操作系统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内部考核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