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一敏,陈公维
(1.榆林学院 管理学院,陕西 榆林 719000;2.宁夏图书馆,银川 750011)
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历史上的榆林一直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冲突的地区。历代频繁的战争形成榆林崇勇尚武的民风,文风不盛,留存的地方文献无论是数量还是类别都不是特别丰富。目前所能见到的记载榆林民俗的地方文献一是古今地方志,主要是明清时期及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编纂的方志文献;二是新中国成立后地方政协创办的文史资料汇编期刊;三是当地文人的部分著述。这些地方文献从不同角度记述了榆林从明朝传承到当代的岁时节俗活动。
在明代方志发展繁盛的万历年间,延绥镇(大致包括今陕西延安市、榆林市及甘肃庆阳市等地区)开始了镇志的编修。先后编修过《延绥镇志稿》《延绥镇志》《清涧县志》《米脂县志》《绥德州志》,目前存世的只有明万历年间郑汝壁、马希龙编著的《延绥镇志》,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 刻本。仅存一至六、八卷,其余几部都已散佚。该书在第四卷风俗岁时附,依时令顺序记述了榆林主要岁时节日,因其主要是一部军镇志,文字记述简约。
清代由于政府提倡编写地方志,榆林方志著述颇为丰富,成为地方文献的大宗。主要有谭吉璁撰修的《延绥镇志》六卷,康熙十二年(1673) 印,该志是对万历延绥镇志的续修,总裁许占魁说删其旧芜者十之三,集其新英者十之二。该书卷一天文志下记述岁时民俗,按月记述了榆林主要岁时节日,较明万历《延绥镇志》文字详细,并有作者对某些节日来历的追述和部分节日活动的评述。榆林置府,始自清雍正九年(1731),百年尚无府志。道光二十一年(1841)翰林院编修榆林府事李熙龄主纂《榆林府志》,第二年刊印。其时榆林府辖县四:榆林、神木、府谷、怀远;州一:葭州。该书对榆林自正月至腊月的历法时序编排岁时内容,较康熙延绥镇志记述简略。
清代榆林各州、县皆编纂过州志、县志,有的州、县有数部州、县志刊印。一般由地方府、州、县令主修,聘请地方文人雅士担任主编、采访员,予以编纂,也有的是私人编纂。留存的主要有清顺治、康熙、道光《吴堡县志》;顺治、道光《清涧县志》、乾隆《清涧县续志》;顺治、光绪《绥德州志》;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光绪等数部《葭州志》;雍正、乾隆、道光《神木县志》;康熙、光绪《米脂县志》。康熙、乾隆《府谷县志》二部;乾隆和道光年间编修《怀远县志》两部;乾隆、光绪《靖边县志》;嘉庆《定边县志》。[1]3这些县志以手抄或木刻刊印,保存了大量地方资料,其中记载的榆林各地的岁时节俗,是研究清代榆林岁时民俗的珍贵资料。
民国年间,横山、米脂、府谷、神木、定边、榆林等县都编过县志,其中刊印问世的有《葭县县志》《横山县志》《米脂县志》《府谷县志》,而《神木县志》和《定边县志》编成而散佚,《榆林县志》因战事半途中止。[1]4这些文献著述,较为客观地反映了民国时期榆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的变迁。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榆林各县从20世纪80年代陆续开始编修县志,1990年榆林市第一部新编县志《神木县志》出版,至2003年,榆林所属12个县(区)新编县志相继出版。即《米脂县志》《榆林地区志》《榆林市志》《靖边县志》《子洲县志》《横山县志》《吴堡县志》《府谷县志》《清涧县志》《佳县志》《绥德县志》《定边县志》共13部县志。岁时民俗作为地方文化与生活的重要内容,在新编地方志中有较多记载,在内容方面较旧方志详尽,对新时代的移风易俗都有重点记述。
明代到当代地方志所记载的榆林岁时民俗,记述方式基本都是以时间为序,叙述了立春、元旦、元宵、二月二、上巳节、清明、端午、六月六、七夕、中元节、中秋、寒衣节、冬至、除夕等各月节俗及主要活动,文字或繁或简,内容有详有略,是目前记录榆林岁时民俗的最主要地方文献,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
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后由榆林市县两级政协机构陆续刊印的如《榆林文史资料》《榆林文史》《榆阳文史资料》28辑、《榆阳文史》、府谷、神木等区县的文史资料丛刊。文史资料设置民风民情一栏,其中对榆林各地岁时民俗的记述,有些是田野考察的成果,有些是当地民众回忆录,有些是对旧志的辑录,这类文献对岁时民俗事象的具体内容和细节记载较详,弥补了地方志对民俗生活记载简略的不足,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横山人曹颖僧编著的《延绥揽胜》,民国三十四年(1945)作为中国边疆学会丛刊之一,由史学书局出版。曹氏藏书甚丰,他著述严谨,编辑此书参考书籍数十种,内容丰富,考证甚详,基本上客观地记述了陕北的历史和现状,是研究陕北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颇有价值的书。
民国榆林人王军余著有《榆阳文化概观》和《榆阳见闻录》,1946年成稿。榆林解放前夕,王氏移居台湾,1963年将两书合编更名为《榆林地方简志》(稿本),主要内容包括榆林交通、经济、名胜古迹、人物等。其中在社会艺术中涉及榆林节俗内容,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榆林城具有地域特色的元宵节俗和四月八活动。
现代学者著述多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其中张俊谊所著的《陕北风情大观》,比较翔实、系统地介绍了榆林的风土人情,还对榆林十二县(区)的风俗习惯作了概括记述,尤其是对新时代的移风易俗作了重点记述,既有资料性,又有知识性,其中对榆林地区的岁时民俗有较为详细的论述。曹宏信所著的《陕北民俗》一书中,描述了陕北从正月到腊月的年节风俗主要活动,是了解陕北年节民俗的通俗读物。文人著述着重于节日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活动细节,记述较为详尽,是对其他地方文献的重要补充。
就目前所能见到的三类地方文献的记载来看,本地区岁时民俗具有北方风俗的典型特征。
点火塔塔习俗,除定边和靖边县,榆林其他各县皆有此俗。“十五日元宵夜,街市遍张灯火,朗如白昼,长少聚观,小儿骑竹马灯为乐。先夕至次夕三日,火场聚石炭如斗大者,累作幢塔状,或狮、象形燃之,通明竟夜。”[2]“十五日元宵,街市遍张灯火、花炮,铺户聚石炭垒作幢塔状,俗名‘火塔塔’,朗如白昼。”[3]106十五日,“人户及阛阓各设灯烛,并以煤块积垒如塔,至夜然之,光明如昼,以及庙门、社会皆然。”[3]96府谷在“长至日,设肴果祀祖考,并祖考冢前以石炭烘火。”[3]93
《陕北风情大观》对此也有论述。榆林点火塔塔主要集中在除夕之夜、元宵之夜、冬至、正月二十三之夜,在家中、庙宇或广场用当地盛产的煤炭垒火塔。绥德、清涧、榆林等地在正月十六日有“燎百病”的习俗。“十六日晚,家人在门前举火,以燎百病。”[4]96定边、靖边等地在正月二十三有“炼干”习俗。[4]8
转九曲民间也称“转灯”。一般设在正月十五元宵之夜进行,部分地方也有固定日子,如正月初五、初七、初八、十三等。转九曲活动在明清文献中偶有记载,道光《清涧县志》载:“南郭以蜀黍秸为城郭状,内分九衢,张灯于上,几千百盏,众人其中,绕九衢而行,名为‘转九衢’。”演变为大型群众性活动应该是民国时期,民国《米脂县志》“十四、五、六三日,阖邑僧众于十字街作斋醮,关城外以高梁秆圈作灯市,娓曲回环,游者如云,俗名‘转九曲’”。新中国成立后的各类地方文献对这一活动有较详细的记载,并附有九曲方阵图,文人著述和《榆阳文史》还记载了其来源和民间传说。
清涧、子洲、米脂、神木、佳县、吴堡等地在寒食节有吃“子推燕”的习俗。“作馒头相馈,上缀各虫、鸟形,名为‘子推’。谓晋文焚山,禽鸟争救子推也。”[3]108当地俗称捏“燕燕”,选用上好的白面捏成雀、燕等小动物,蒸熟而食,或将雀馍、燕馍挂在酸枣树上。这种古代寒食习俗形成于唐宋时期,是为纪念介子推,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寻常京师以冬至一百零五日为大寒食,前一日为饮熟。用面造枣锢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燕。”
[1]高峻,张俊谊.榆林方志通览[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6:3-4.
[2]李熙龄纂修.榆林府志:卷五十·风俗[M].清道光二十一年刻本,榆阳区档案馆复印本
[3]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北卷[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9.
[4](清)谭吉璁纂修;陕西省榆林市地方志办公室编;马少甫校注.康熙延绥镇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