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纪
(通化师范学院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吉林通化134002)
赫哲族“霍乎底”传承现状田野考察
王 纪
(通化师范学院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吉林通化134002)
剪纸在赫哲族称为“霍乎底”,赫哲族以鱼皮剪纸而闻名,在前苏联学者和凌纯声先生的考察报告中我们能够看到赫哲族是一个拥有发达剪纸历史的北方民族,从材料、剪技、幻化无穷的纹样世界,无不让人惊叹。而当笔者再度来到这片土地进行田野考察时,所见却与往日大相径庭。该文通过对传承人、纹样种类、教育中的传承现状、剪纸在旅游开发中的现状等方面调查,完整体现了今日赫哲族“霍乎底”的现状。
赫哲族;剪纸;霍乎底;传承现状
赫哲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自己的文字,既不懂得书写,就不需要纸张,所以在赫哲族没有剪纸一词,但剪刻镂空的艺术应用却非常广泛,尤其是在服饰上表现的特别明显。这些剪刻纹饰是在鱼皮、兽皮、桦树皮上完成的,赫哲人用“霍乎底”(huo hu di)来表达这一技艺,汉语用“云子卷”来表达这一技艺。“霍乎底”包含有剪、云纹、水纹、粘、缝等含义,但不包括刻、绣。该词是一个动词,有工艺流程的动作,剪、粘、缝是赫哲族纹样缝制最常用的工艺,这一工艺在鄂伦春、鄂温克、满族纹样制作上最为普遍。这些民族纹样因使用的材料较厚,剪后必然需要有粘的动作,而在服饰上仅靠粘又容易脱落,因此又必须有缝的动作。所以因材料带来的剪技流程是这些民族剪纸鲜明的特征。另外“霍乎底”一词也对赫哲族纹样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概括,即云和水的造型,这两种事物在赫哲族中联系是十分紧密的。代表风和日丽、吉祥平安的云彩,代表三花五罗满仓收获的鱼,对于每天打渔的人来说,是他们家人及民族最朴实的祈愿。这两种纹样既可以互相转化,又能与其他纹样相结合,来表达相同的愿望,如鹿、鸟等纹样与云子卷相结合。“霍乎底”一词并不能囊括所有赫哲族剪纸,但因它在民间的共识,所以本文用它来表示赫哲族剪纸。
赫哲族世代居住在黑龙江中下游、松花江下游和乌苏里江流域所形成的三江平原,这里丰富的山林和水资源促成了赫哲族以渔业为主,猎业和采集业为辅的传统生产方式。我国境内的赫哲族在清初时有12000多人,到清末时为2100多人。而在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天灾、匪患、日本侵略等原因,赫哲族仅剩300多人。苦难的生活经历和人口数量的锐减对赫哲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延续影响是巨大的。当前,根据2000年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赫哲族已经发展到了4600人。
赫哲族主要居住在松花江畔的敖其村、黑龙江中下游沿岸的街津口赫哲族乡、八岔赫哲族乡以及乌苏里江畔的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合流处的抚远县抓吉镇赫哲族村。可以看出赫哲人至今仍沿江而居,这与他们传统的捕鱼、狩猎生产方式直接相关。近年来,随着环境及水资源的改变,赫哲族的生产方式也开始逐渐向农业和副业转变。
“霍乎底”在传统民俗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主要体现在宗教、人生礼仪、儿童玩具中,如在萨满的神衣、神裙、神器、神偶上以剪、缝、绣、刻等手法装饰着各种神灵形象,新婚长袍、嫁妆、生活用品中装饰着各种祈福的装饰纹样,儿童玩具也是通过对各种纹样进行剪、刻、缝制作而成。上世纪30年代凌纯声先生考察赫哲族时,“霍乎底”在生活中应用仍很广泛。但在解放前历经战争以及解放后文革的影响等原因,赫哲族许多传统文化受到了很大破坏。50年代后开垦北大荒以及改革开放后外来人口的增加,使得赫哲族传统文化出现了与外来民族文化相融合发展的趋势,但随着近年来水资源和森林资源的不断减少,又严重影响到了赫哲族文化传承的发展空间。今天我们走进赫哲人所能了解和看到的剪刻技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口述记忆中“霍乎底”的种类
1)鱼皮窗上的“霍乎底”。赫哲人用勤劳智慧创造了自己的窗花艺术。窗纸用鱼皮为原料,在鱼皮窗上贴鱼皮花,成为赫哲人新年妆点屋舍的方法之一。鱼皮窗的制作方法:首先,选择上百斤的大鱼剥皮,如胖头鱼、怀头鱼、草鱼、哲罗鱼,这些鱼体积较大、色白、皮薄,鱼皮晒干后很透明,为达到去油防虫的作用还要进行熟制,接着选取较大的部位剪裁,不合适处可以接缝,最后用鱼鳔胶从外边粘到窗棱上,鱼皮面朝外。从外侧粘贴是为防止流水、雨雪留存到窗框上,腐坏鱼皮。这也正是东北三大怪窗户纸糊在外的原因。然后,再用鱼皮剪窗花贴到朝向室内的鱼皮窗上,窗花的颜色要与鱼皮的颜色互补,形成明显区分为佳,即白色鱼皮窗处选用黑色鱼皮做花,黑底则选用白色鱼皮做花。最后,贴好窗花后,再用鱼油两面涂刷整个窗子,使其结实、透明。这种鱼皮窗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使用很广,后来随着纸张的传入,人们逐渐开始用纸来糊窗户,纹样也改用纸张剪制。
在赫哲语里,窗花没有单独的词汇,赫哲人认为窗花也是“霍乎底”。这种在春节贴“霍乎底”来美化屋舍的习俗,在过去的巧手人家中应该是非常普遍的。今天,随着赫哲族“霍乎底”技艺传承人的消失,这一习俗已经销声匿迹了。付兴珍老人是如今赫哲族掌握剪纸技艺最好者,擅长剪“喜”字。笔者调查时,正赶上她的儿子结婚,老人要为儿子新婚剪“喜”字却被孩子们婉言拒绝了,代之的全是买来的“喜”字,传统的文化习俗正受到现代文化越来越大的冲击。
2)鱼皮墙画上的“霍乎底”。“画”赫哲语发音为“牛而罕”,供神用的“牛而罕”是用笔画出来的,平日贴在墙上的“牛而罕”是一种剪贴形式的绘画,用鱼皮做材料,制作通常在腊月着手准备,正月初一才挂出来。
画底的材料一般选择怀头鱼皮,原因在于怀头鱼较大,多100~300斤重,脊背只有一个小的分水刺,剥下鱼皮后中间只有一个小洞,是一张完整的底纸。怀头鱼黑色,肚皮白色,整张皮展开后补上分水刺,剪成方形。用木棍削尖钉四个角于墙上。色彩上底皮与上面的纹样要形成鲜明对比,底皮深纹样就要浅,反之亦然。底皮和纹样均使用熟制过的鱼皮,但有时纹样的材料也用树叶、桦树皮等薄片材料代替。(尤秀云、尤文凤口述童年目睹母亲制作经历)
“牛儿罕”上的内容多是表现赫哲人的时空观,如:上方有天鹅、大雁、蝴蝶等,中间贴走兽,下方多为水、长脖老等、鸳鸯、鸭子吃鱼等场景;也有表现现实生活的,如打渔场景,出船归来等;还有就是表现崇拜的神灵,如剪鹿、天鹅、鱼等。
传统的“牛儿罕”在今天已经难得一见,今天广为人知的鱼皮画,可以认为是“牛儿罕”在传承中的流变。这种流变主要在审美及装裱形式上产生了变化,多是用鱼皮剪出人物、动物等粘贴在纸质或木质的底板上,再装框悬挂于墙面。今天的鱼皮画更多的变成了一种旅游产品,成为了不仅仅是赫哲人提高家庭收入的一个来源。
3)冰灯上的“霍乎底”。赫哲族有关灯的习俗有五种,即冰灯、院门口松杆上的吊挂灯、儿童串门的手提小灯笼、撒路灯、送河灯。前四种均与春节习俗有关,送河灯则是用于每年的7月18日。在赫哲族,点灯的习俗受汉族影响很大,供冰灯在制作方法和粘贴纹样上则具有自己的民族及地域特色。
冰灯的制作:年前十几天开始准备,先用大红纸剪出鱼和鹿纹样,鱼和鹿是衣食之源,象征丰收吉祥,故将其作为神灵加以崇拜。鹿和鱼的纹样分别粘到“围子罗”(当地的一种桶,口大底小)桶壁相对的两侧。注水后冻至四壁结冰中间有水为好。另一种方法是先向水桶内注水,待冰灯做好后,再将剪好的鱼和鹿的纹样抹水后贴在冰灯上。冻好后,热水浇四壁取出冰灯。(尤文凤口述童年记忆,1956年生于勤得利)三十晚上在院中摆放一张桌子,上面放1—2个冰灯。如今已经没有在院中供冰灯的习俗,正月十五送灯时个别人家有做冰灯的,但无纹样。
4)丧礼中的“霍乎底”。赫哲族人的丧葬习俗反映了其灵魂不灭、祖先崇拜、三界观的信仰崇尚,也体现了萨满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赫哲族人相信灵魂不灭,从而相信阴间的存在,认为人间所有,阴间亦一切具备,人死后都会带上生前的物品。所以在传统的丧葬中有陪葬生前用过物品的习俗。
调查了解到:逝者的棺材外表刷紫色,用纸剪各种动物纹样糊于棺材内、外壁,棺盖上无纹样,两个堵头纹样略大些,内外两侧棺壁纹样略小。纹样种类有鹿、野猪、狍子、牛、鸡、猫、貉子、罕达罕。棺内有随葬品,女性为针线盒、烟荷包、刀子、掉锅、木碗、米袋(条件好者放大米,条件不好者放玉米)等吃、穿及日用品(毕凤云口述,85岁,生于富锦大屯)。棺壁上的“霍乎底”纹样相当于陪葬品,预示着死者在阴间有足够的猎物享用。现在,赫哲族的棺材装饰也逐渐受汉族影响,开始在棺材头绘制莲花等纹样,并且也开始实行火化。
2.传承人掌握的“霍乎底”种类
赫哲人的这些传统是通过口述的形式传承的,很多技艺如今已经没有活态传承者,所以对赫哲族剪纸调查最难的就是寻找传承人、寻找可见的剪纸种类。
新中国成立后,赫哲人的生活改变较大,所以受传统生活方式影响最深的是40年代以前出生、即7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的子女有的学习了包括“霍乎底”在内的部分传统手工技艺,原因在于70—80年代曾与老人一起为外来收藏者制作赫哲族传统生活用品。2000年以来,随着旅游业及旅游品的升温,大量赫哲族年轻人投入到鱼皮画技艺的制作中来,虽然这种鱼皮画技艺中的剪技只是传统中的一小部分,但它的确是当代社会环境下运用剪贴实现的赫哲族手工技艺。
“霍乎底”技艺传承人大体可分三个年龄段,即70岁以上,50—70岁,50岁以下者。以街津口为例,70岁以上有10人,均会剪鞋样、手套样,只有付兴珍会剪花样,无人会剪动物;50—70岁以上者有26人,只有尤文兰、尤文凤、尤秀云、岑立杰能剪简单的花样,52岁的付占明会剪动物;50岁以下者有192人,35岁的尤宗美了解些传统剪花纹样,孙玉林、孙玉民能够自己创作造型,其他年轻人多是从网上下载或者书中描样。我们所调查的赫哲族其他地区传承人情况与此相近。
调查显示赫哲族健在的老人还掌握的“霍乎底”种类有剪花、剪样子、剪玩具、木板雕刻。剪花是用桦皮或鱼皮剪出花样通过粘贴、缝制、刺绣的方法将花样固定在服饰器物中;剪样子是指生活中使用的鞋、手套、荷包等小物件,由于反复使用,为方便制成样板;剪玩具是长者为孩童识读森林中的动、植物,用桦皮剪出各种动物、植物和人物,以供孩子游戏玩耍增长知识。木板雕刻主要用于赫哲族的神偶,这些神偶是在薄木板上通过镂刻外形的手法制作,由于其平面性思维与剪纸相同,归为此类。这里分别对这四类“霍乎底”代表传承人及其作品进行论述。
1)以付兴珍为代表的剪花技艺传承情况。付兴珍:1940年生于八岔,父母早亡,14岁上小学,共读三年。17岁结婚(1957年),丈夫以打渔打猎为生,已故去20年。现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付兴珍由于母亲去世较早,“霍乎底”技艺是受婆婆、周围邻居、老师影响。付兴珍心灵手巧,婚后学习制衣、剪花,擅长剪灯花、喜字,掌握纹样有云子卷、蝴蝶、锚头花等。1970年开始跟从乡邻一起学习鱼皮衣制作技艺。由于老人心灵手巧,制作的鱼皮衣不仅传统,纹样丰富,如今还在为乡文化站或市文化馆制作鱼皮衣。付兴珍的剪花技艺娴熟,不用样子,能够熟练的剪出鱼皮花的多种纹样,特别是对传统纹样的特殊技法有所了解。付兴珍的孩子多从事文艺工作,对剪花技艺无人继承。村中只有付兴珍老人能够熟练地掌握剪花技艺,其他会剪花者或是先画样或只会剪简单的S形纹样,对于本民族的剪技和纹样的文化内涵并不了解。
2)以邹凤云为代表的底样剪艺传承情况。样子,赫哲语称为“都伦”,样子与我们熟悉的衣服剪样很相似,主要有帽样、鞋样、手套样、衣服样、裤样等,它主要是为日后做活方便,将大人或孩子的服饰用品形状剪成样子保存起来。本次调查中找到的样子均为鞋样,样式为建国后时尚的方口鞋、圆口鞋及现在室内穿的拖鞋样子等,建国前的老样子则未能收集到。调查中找到的存有底样剪纸最丰富的老人是邹凤云老人。
邹凤云,1933年生,出生于敖其,是当地葛姓后代,18岁结婚,丈夫家是汉族,婚后与婆婆一起生活,以制皮鞋为业。婆婆是汉族,善剪花,如鞋上四周绣云子卷,衣服袖口加边,领子一周加花。邹凤云掌握传统赫哲族底样剪纸技艺和汉族鞋样,并存留有大量的纸质鞋子底样。
3)以付占明为代表的玩具剪艺传承情况。付占明,1960年生,出生于街津口,6岁上学,读过四年书,从小跟姥爷吴连升(姥爷是萨满)一起生活,十几岁时跟尤永贵(付占明的姨夫)学习画画,成年后从事过装潢业。吴连升作为萨满,掌握娴熟的木雕技艺,付占明掌握的玩具剪纸技艺正是源于跟他的学习。付占明幼年时,姥爷每天晚上都会给付占明用桦树皮剪各种动物和人物玩耍,玩累了放在炕席底下或随意丢弃,次日再剪。付占明对这段童年生活记忆犹新,如今能够自如的剪出野猪、鹿、狍子等形象。付占明剪玩具的特点:动物以剪影形式出现,造型生动,结构准确,为突出动物行走、站立的动作,在大腿根部剪出一条与结构相关的线。不幸的是,2011年春节付占明在去饶河探亲时,因醉酒故去。
北方民族均有用桦树皮剪动物和人物作为玩具的传统,鄂温克、鄂伦春的老人多数了解和会剪这些纹样。而在赫哲族情况却完全不同,我们只找到付占明一个会剪桦皮玩具的赫哲人,如今赫哲族健在的老人不乏80-90岁者,但均不会剪动物,或者就没有见过桦皮玩具剪纸,说明这种技艺只在手巧的人中间流传。对于这样一个人口极少的民族来说,手巧者且又有条件传承此技艺者的数量就更可想而知。
4)以付安学为代表的木质刻艺传承情况。付安学,1946生于三江口,3岁到饶河四排,后全家搬到街津口。付安学童年时,父亲和爷爷在家中供奉各种神偶,这些神偶是老人们自己制作的,付安学耳濡目染制作过程,对这些神偶的造型和功能十分了解,2003年付安学开始制作神偶,提供给博物馆做收藏展示使用。老人制作这些神偶时是很虔诚的,据老人讲,他初制作神偶时,神不高兴,所以经常割到手,后来他经常向神诉说,便再没割过手。老人制作的这些神偶共48个,每一个木雕后面都写着名字,并能讲出功能,造型缘由。如今村中会此技艺的还有付占祥,但由于付占祥年轻,童年记忆模糊,所以神偶造型多来源于书中的描述。
赫哲族“霍乎底”的传承问题与其传统相关。传统的生存方式下,“霍乎底”主要表现在:一是服饰的补绣剪花及鞋样子,二是墙画、窗花、玩具中的剪贴的动物、植物及人物,三是萨满教信仰中神的木雕造型。这些“霍乎底”的纹样今天能够在生活中使用和留存的只有鞋样、鱼皮服饰及桦皮画和鱼皮画中使用的花样。
鞋样在款式上具有时代发展性,由“温得”变为方口鞋、拉带鞋、老头鞋、拖鞋。今天的人们已无需自己做鞋穿,所以即便是在传承中得到发展的鞋样,也只是70岁以上的老人还偶有保存,老人不在,底样也就变成了废纸。
鱼皮服饰只有极少部分人掌握这一技艺,而掌握这一技艺的人并不都会剪花,会剪花者只有付兴珍能够自如创作,其他人均是参考留存的基础纹样通过手绘的方式描样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增减,这种方式也是一种传统,只是难以自如创作。其实能够操剪且剪技流畅者并不少,但却都不会剪传统花样。也有40多岁的年轻人能够剪几个赫哲族传统的简单花样用于本子的装饰,但由于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差距太大,也只限于童年时会的一两种形式,别的则均已不会剪。
鱼皮画和桦皮画是剪后贴的形式,它的缘起可以认为是墙画剪纸、窗花剪纸,这在东北少数民族中流传广泛。赫哲族将鱼皮、桦皮、树叶一起剪后拼贴,相比较更有特点。由于现在马哈鱼皮的产量大,所以鱼皮画成为新兴产业,相比桦皮从质感、价格及原料不足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这种鱼皮画的工艺在赫哲集聚区,还是比较传统的平面剪贴。在佳木斯和哈尔滨,已经发展为产业化经营,熟鱼皮使用大机器和化学配料,熟出来的鱼皮没有腥味,色彩更分明。制作的工艺品向浅浮雕方向发展,重视工艺的精度,内容追求当代崇尚和审美,如制作关公、娃娃骑鲤鱼、龙、山水画等。而传统渔猎题材只在村中出售有市场,但是了解这种传统生活的人并不多,既了解传统生活又做鱼皮画的人就更少。村民大多是在家中无事做,便从网上或者别人那里学来传统题材及构图形式,但是由于不了解传统生活,很多制作的并不准确,如鱼钩、挖罩子船的造型和冰窖存鱼的方法等。由于造型能力差,制作技艺上也均比较粗糙。所以如今的鱼皮画只借用了鱼皮这一媒材,技法则与赫哲族的传统无关。相比赫哲地区的赫哲人制作的鱼皮画虽然有着诸多的不足,但在表现手法和题材上坚守的依旧是传统,这种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艺术,不知这种坚守还会维持多久。
我们以人口最多、民族教育进行较好的街津口和四排乡为例。街津口乡1950年10月1日建立民族联合小学,全校60人,赫哲人占了三分之一,从建校开始校长尤玉镯就开设美术课,从未间断。1969年设小学带初中,使用省编统一美术教材。1999年9月,初中部并入同江市中学。该校只留有小学部。2002年,省教育局要求开设校本课,包括语言、音乐历史和体育。因没有专业美术老师,所以没有开设美术校本课。在教材的使用上,文革前以临摹为主,白描、素描等,使用蜡笔,没有地域民族特色。文革后,用统一的省编教材。如今全校学生有30人,其中赫哲族10人,教师21人,赫哲族4人,开设民族语言和民族体育,美术方面由于没有专业美术教师而使用国家统一教材。
由于中学均迁至同江,所以很多家长为孩子在课业上的衔接选择小学转到同江就学。如今即便是村中居住的教师也都在同江有楼,城市的吸引力影响的是民族乡学校的命运,在脱离开民族地区、语言环境的情况下,民族文化消失的速度可想而知。
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中心学校成立于1989年,当时设立中、小学部,如今中学只有一个班5名学生,小学有20多人,学前一个班6人,全校共有不足40名学生。20世纪90年代开始将赫哲语纳入校本课程。2008年学校出资提供鱼皮,五、六年级和初中在第二课堂开设鱼皮画课,2009年县教育局组织“中小学鱼皮画制作大赛”,如今走廊里还挂着十几幅校领导和教师的鱼皮画作品。
饶河县四排乡在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方面是做的较好的。自去年开始开设了赫哲语、嫁令阔、桦皮工艺课程,这些课程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吴宝臣和付占祥来教授。学校和乡文化站各派一人听课学习并负责传承。这两位老师均是赫哲族,我们去时正赶上付占祥给学生上桦皮盒制作技艺课。授课时间在下午两点半,学生有小学二、三年级也有初中学生,两个听课教师很认真,一直在做笔记、拍照、录音,这一方式当地称为“扒带”法,即传承人不在了通过音像资料来学习。
无论是剪纸还是“霍乎底”在当地都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两个中心校的校长得知我们的来意都很高兴,希望我们的研究成果能够提供给他们应用于教学,但同时对于学校的生源未来前景均不乐观。在一所拥有数万平米的教学楼内只有三十几个孩子。而且就这样一个数字还在逐年减少。在这种为生存而战的环境中如何去踏实的教学和研究传承问题呢?
赫哲人的家庭收入主要依靠农业和渔业,近年来副业发展迅速,包括旅游业和餐饮业、养牛、鹿、木耳、蜜蜂等。其中鱼皮画作为旅游品出售成为发展的一种趋势。走在街津口的中心街道上,除了饭店就是出售鱼皮画的家庭作坊。街津口的鱼皮画制作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孙玉林、孙玉民、孙有才等村民开始尝试制作鱼皮画等工艺品出售。2000年乡里建立赫哲风情园。2004年开始,鱼皮画成为风情园中的主要旅游品。这一旅游品市场也有大量的汉族人经营。2009和2010年,市妇联承办鱼皮制作培训班,扩大了影响带动乡民发展鱼皮画,促进了赫哲族“霍乎底”在旅游开发中的传承。以家庭为单位的鱼皮画制作作坊在每个赫哲族聚居区都有自己的发展过程,但总体是2005年后受街津口的影响开始制作鱼皮画进入旅游领域。
鱼皮画在笔者2010年调查时每幅卖200元,2011年调查时每幅只卖80到100元。这与卖家增多、种类相同、缺少创新相关。购买者并不懂当地文化,感兴趣的是鱼皮的表现形式,所以造成有没有造型能力的人都能够做鱼皮画,产品供大于求,最后导致价格下降,这种状况对真正有创造力的人影响是最大的。
供求关系同样影响着鱼皮衣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发展。上世纪60年代,由于外界的收购使得生活中已经消失的鱼皮衣技艺重新复苏,在掌握传统技艺老人的带领下年轻人参与到这一技艺的传承中来。随着各地博物馆藏品区域饱和及私人收藏数量的减少,鱼皮衣的销售进入低谷。上世纪80年代一套鱼皮衣两千元,如今的鱼皮衣价格与此相仿。而且由于老一代的去世,制作技艺的标准没有人要求,使得许多家鱼皮衣制作技艺变得越发粗糙,而这种现象在佳木斯、哈尔滨一些鱼皮衣生产的公司里却恰恰相反,他们的制作更加强调工艺性,甚至在传统的基础上刻意增加程序,以增加卖点。这两种现象形成强烈对比。
1.材料种类趋于单一
赫哲族传统剪纸的材料是东北少数民族中最丰富的,如今能够见到的只有鱼皮和桦皮,桦树皮也只有三个人在做。传统使用的树叶、布帛、兽皮剪纸在生活中已经消失。解决方法:主要在于挖掘传统,首先让人们重新认识传统、了解传统,从材料和种类上复原传统,通过展览陈设、书刊宣传、新闻媒体、影视动画等形式进行宣传,在此基础上开发新产品,促进文化自主传承。
2.纹样内涵缺失导致纹样简化
赫哲人称剪花为云子卷,这种云子卷的含义从字面理解象征祥云,从图形分析表达水和云彩。由于这种理解影响到纹样的简化,传统丰富的花样,如今在衣服、鞋子等处浓缩为S形,这种S型的变化无非是对头摆放还是方圆变化。男性纹样大些,女性小些,男性将S变为方折线,女性使用圆折线。解决方法:挖掘纹样文化内涵,通过出版物刊发和阐释,让民间艺人建立标准,有传统可循。寻找既有地域特色又有民族特色的纹饰符号,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3.“霍乎底”技艺面临失传
赫哲族传统的“霍乎底”技艺植根于传统的生活习俗,传统习俗的延续是“霍乎底”复苏的基础,只有生活的需求才能够真正具有生命力。过年习俗、冰灯的习俗、育儿的习俗、婚俗、娱乐习俗中无不体现着赫哲族创造的“霍乎底”智慧。这些“霍乎底”智慧从技艺上看有剪花、剪底样和剪玩具,剪花技艺只有一位老人能够自如创作,但掌握的种类不多;剪底样今天还有较多的传承人,由于生活中失去使用价值,所以这种技艺多存在于记忆中,如何保留和延续这些技艺是需要人们思考的问题;剪玩具已经在生活中消失,曾经拥有如此丰富文化内涵、如此独特造型体系的玩具剪纸,在生存方式改变的今天消失的如此迅速和彻底。面对今天的“霍乎底”技艺传承状况,针对不同人群采用不同的方法是关键。剪花和剪底样要在年轻人得到传承是关键,收入是年轻人关心的问题,如何将传统与生计结合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玩具剪纸应还原到儿童中去,通过学校教育和动画等形式进行研究,使儿童在快乐的享受传统文化带来乐趣的基础上主动的继承这一文化。
4.认识赫哲族“霍乎底”是地方教育传承的关键
“霍乎底”在赫哲族曾经是那样的辉煌,这与今天在赫哲族提到剪纸无人知晓形成强烈的反差。教育是一片净土,与经济无关,只有在这里才能单纯的传播一种文化。在学前、小学、民族院校中开设这一课程是十分必要的。开设课程的关键是有懂得这一文化并掌握这一技艺的教师,培养教师队伍是关键。更重要还有教育主管部门的认识和重视。
赫哲族剪纸今天的传承现状是多方面原因促成的,这些原因中有历史因素、人口因素、市场因素、环境因素等,这些因素让这个曾经拥有辉煌剪纸历史的民族变得寻找传承人如淘金般困难,找到的剪样也尽失往日之美。历史冲刷掉了一个民族的记忆,当人还在,而记忆消失的时候,一切只能从头再来,摆在赫哲族人民面前的是挖掘传统,用今人的智慧创造明天的未来……
[1]黄泽,刘金明.赫哲族黑龙江同江市街津口乡调查[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5.
(责任编辑:章永林)
K892.3
A
1008—7974(2013)03—0006—06
2013—02—20
王纪(1975-),女,吉林通化人,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教授,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专业硕士。研究方向:民俗学、满族民间美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剪纸艺术传统调查与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9AF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