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颖
(兰州大学 敦煌学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20)
作为近代虚词研究专著,《词诠》大量引用了先秦两汉及此后的典籍。其中引用《汉书》的虚词数目最多,超过了一半。(《词诠》收词共488个,引用《汉书》的有272个,占55.7%)。但由于转承、传抄、排版、校对不严等原因,不少引文讹误较多。主要表现为:讹字(包括字体不一致)、衍文、脱文、引文次序颠倒等。下面分别就这四种情况加以校勘说明,以就教于方家及其他读者。
本文依据的《词诠》版本为中华书局1965年11月第二版,[1]同时参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5月第一版,[2]见《杨树达文集三》。依据的《汉书》版本为中华书局1983年本,[3]共12卷,同时参考世界书局1926影印本《前汉书》,[4]全一册。引文以各虚词在《词诠》中出现的先后次序排列。
《词诠》引《汉书》讹字比较多。其原因,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形近而误;一种是异体字选用不当。校勘发现引文讹字共41处,分别列举如下。“()”中内容为《汉书》原字。
《高帝纪》:“殷叛(畔)楚,以舒屠六,举九江兵迎黥布,并行屠城父。[1]12,《卷一·并》
《董贤传》:“尝昼寝,偏籍上袖(褏)。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褏)而起。其恩爱至此。”[1]18,《卷一·偏》
《项籍传》:“某时某丧,使公主某事,不能办,以此(故)不任用公。”[1]24,《卷一·某》
《尹赏传》:“赏所置皆其魁宿,欲(皆)贳其罪,诡令立功以自赎。尽力有效者,因亲用之为爪牙,追捕甚精,甘耆奸恶,甚于凡吏。”[1]30,《卷一·凡》
《吴王濞传》:“寡人节衣食之用,积金钱修(修)兵革,聚谷(粮)食,夜以继日,三十余年矣,凡为此。”[1]31,《卷一·凡》
《高帝纪》:“审食其从太公吕后闲(间)行,反遇楚军。”[1]32,《卷一·页》
《匈奴传》:“今歌吟(唫)之声未绝,伤夷者甫起,而哙欲动摇天下,妄言以十万众横行,是面谩也。”[1]37,《卷一·甫》
《薛广德传》:“其秋,上酬(酎)祭宗庙,出使门,欲御楼船,广德当乘与车,免冠顿首曰:宜从桥。”[1]51,《卷二·当》
《王舒温传》:“为人少文,居它,惛惛不辨(辩);至于中尉,则心开。”[1]60,《卷二·他(它)》
《陈遵传》:“尝有部刺史奏事过遵,值其方饮,刺史大穷。候遵沾醉时,突入见遵母。叩头自白当对尚书有期会状。母乃令从后阁(合)出去。”[1]65,《卷二·突》
《田蚡传》:“蚡为人貌侵,生贵甚。又以为诸侯王多长。上初即位,富于春秋,蚡以肺腑(附)为相,非痛折节以礼屈之,天下不肃。”[1]67,《卷二·痛》
《翟义传》:“今欲发之乃能(肯)从我乎?[1]
69,《卷二·乃》
《宣帝纪》:“娄蒙嘉瑞,获兹祇福(获蒙嘉瑞,赐兹祉福。) ”[1]86,《卷二·屡》
《景帝纪》:“他(它)物,若买故贱,卖故贵,皆坐臧为盗。”[1]99,《卷三·故》
《张耳传》:“高曰:人情宁(岂)不各爱其父母妻子乎(哉)?今吾三族皆以论死,岂以王易吾亲哉!顾为王实不反,独吾等为之。”[1]102,《卷三·顾》
《疏广传》:“吾岂老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卢,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供(共)衣食,与凡人齐。”[1]102,《卷三·顾》
《萧望之传》:“令羌虏一隅小夷,跳梁于山谷间,汉但令罪人出财灭罪(辠)以诛之,其名贤于烦扰良民横与赋敛也。”[1]119,《卷三·横》
《师丹传》:“朕疾夫比周之徒虚伪坏化,浸(寖)以成俗,故屡以书饬(饧)君,几君省过求己。”[1]129,《卷四·几》
《叙传》:“距逐鹿之瞽说,审神器之有授;毋食不可几,为二母之所笑(咲)。”[1]129,《卷四·几》
《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然(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1]134,《卷四·及》
《景帝纪》:“间岁或不登(间者岁比不登)。”[1]145,《卷四·间》
《龚胜传》:“有老父来吊,哭甚哀。继而曰:‘嗟乎(虖)!熏以香自烧,膏以明自销。龚生竟夭天年,非吾徒也!’遂趋而出。莫知其谁者。”[1]159,《卷四·其》
《窦婴传》:“婴与夫人益市牛酒,洒扫张具至旦。平明,令门下侯伺(司);至日中,蚡不来。”[1]188,《卷五·至》
《吕后传》:“太后伺其独居,使人持鸩饮之。迟明(帝)还,赵王死。”[1]190,《卷五·迟》
《江都易王传》:“天大风,建使郎二人乘小船(舩)入波中。船(舩)覆,两郎溺,攀船(舩),乍见乍没。建临观,大笑,令皆死。”[1]193,《卷五·乍》
《翟义传》:“太(大)夫人可归,为弃去宣家者以避害。”[1]196,《卷五·者》
《元帝纪》:“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用(任)德教,用周政乎?[1]219,《卷五·纯》
《贾谊传》:“陛下之臣虽有悍如冯敬者,适启其口,匕首已陷其胸(匈)矣。”[1]228,《卷五·适》
《原涉传》:“涉寡客多犯法,罪(辠)过数上闻;王莽数收繋,欲杀,辙复赦出之。”[1]242,《卷五·数》
《贾谊传》:“陛下何忍以皇帝之号为戎人诸侯?势既卑辱而祸(旤)不息,长此安穷?进谋者率以为是,固不可解也。”[1]245,《卷五·率》
《贾谊传》:“一动而五美(业)附,陛下谁惮而久不为此?[1]246,《卷五·谁》
《董仲舒传》:“自非大无(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安全之。”[1]270,《卷六·自》
《袁(爰)盎传》:“丞相曰:使君所言公事,之曹与长史掾议之;吾且奏之。则私,吾不受私语。”[1]279,《卷六·则》
《京房砖》:“知其巧奸(侫)而用之邪,将以为贤也?[1]299,《卷六·将》
《丙吉传》:“愿将军详大义(议),参以蓍龟,岂宜褒显,先使入侍,令天下昭然知之。”[1]347,《卷七·宜》
《隽不疑传》:“天子与大将军霍光闻而嘉之曰:‘公卿大臣当用经述明于大谊。’由(繇)是名声重于朝廷,在位者皆自以不及也。”[1]349,《卷七·以》
《贾谊传》:“天子春秋鼎盛,行义未过,德泽有加焉,犹尚如是。况莫大诸侯权力且十此者乎(虖)!”[1]382,《卷七·犹》
《翟方进传》:“宣谓后母曰:东郡太守文仲素儊傥。今数有恶怪,恐有妄为而大祸至也。太(大)夫人可归,为弃去宣家者以避害。”[1]412,《卷八·为》
《金日禅传》:“陛下妄得一胡儿,即(反)贵重之。”[1]426,《卷八·妄》
《翟义传》:“大告(诰)道诸侯王三公列侯于汝卿大夫元士御事。”[1]434,《卷九·于》
《张禹传》:“永始元延之间,日食地震尤数;吏民多上书言灾异之应,讥切王氏专政所致。上惧变异数见,意颇然之,未有以明见。乃车驾至禹第(弟),辟左右,亲问禹以天变,因用吏民所言王氏事示禹。”[1]455,《卷九·用》
《词诠》引《汉书》衍文共5处,分别列举如下。“()”中内容为《词诠》所多出来的字词。
《吴王濞传》:“寡人节衣食(之)用,积金钱修兵革,聚谷食,夜以继日,三十余年矣。凡为此。”[1]31,《卷一·凡》
《汲黯传》:“上曰:君薄淮阳邪?吾今召君矣。顾淮阳吏民不相得,吾徒得君(之)重卧而治之。”[1]102,《卷三·顾》
《龚胜传》:“有老父来吊,哭甚哀。继而曰:‘嗟乎!熏以香自烧,膏以明自销。龚生竟夭天年,非吾徒也。’遂趋而出,莫知其谁(者)。”[1]159,《卷四·其》
《文三王传》:“梁王怨爰盎及议臣,乃与羊胜公孙诡之属谋,阴使人刺杀爰盎及(其)他议臣十余人。贼未得也。于是天子意梁,逐贼,果梁使之。”[1]362,《卷七·意》
《高帝纪》:“问豨将,皆故贾人。上曰:吾知(所以) 与之矣。”[1]427,《卷九·舆》
《词诠》引《汉书》脱文共8处,分别列举如下。“()”中内容为《词诠》所脱漏的字词。
《原涉传》:“涉因入吊,问以丧事,家无所有。涉曰:但絜扫除沐浴待(涉)!”[1]48,《卷二·但》
《贾谊传》:“秦(世)之所以亟绝者,其辙迹可见也。”[1]137,《卷四·亟》
《丙吉传》:“召丞相御史,问(以)虏所入郡吏,吉具对;御史大夫卒遽不能详知,以得谦让;而吉见谓忧边思职。”[1]143,《卷四·见》
《高祖纪》:“沛公不先破关中(兵),公巨能入乎?”[1]155,《卷四·讵》
《窦婴传》:“婴与夫人益市牛酒,(夜)洒扫张具至旦。平明,令门下侯伺;至日中,蚡不来。”[1]188,《卷五·至》
《文帝纪》:“(皇帝)即日西,入未央宫。”[1]288,《卷六·即》
《张禹传》:“禹将崇入后堂(饮食)。”[1]298,《卷六·将》《高帝纪》:“吾于天下贤士(功臣),可谓亡负矣。”[1]428,《卷八·于》
《词诠》引《汉书》引文次序颠倒者共3处,分别列举如下。“()”中内容为《汉书》顺序。
《杜邺传》:“上以皇后父孔乡侯傅晏为大司马卫将军,而帝舅安阳(阳安)侯丁明为大司马骠骑将军。临拜,日食。”[1]83,《卷二·临》
《贾谊传》:“至于俗流失,世败坏,因恬而不知怪,虑不动于耳目,以是为(为是)适然耳。”[1]87,《卷二·虑》
《诸葛丰传》:“又迫年衰岁(岁哀)暮,常恐卒填沟渠,无以报德厚(厚德),使论议士,讥臣无补,长获素餐之名。”[1]215,《卷五·长》
此外,《词诠》引《汉书》在句读方面也有许多问题,由于本文所参考的两个《汉书》版本句读不太一致,无法制定统一标准,所以没有对句读进行校注。《词诠》是重要的古汉语虚词著作,又是重要的工具书。自问世以来,被许多语言文字用书传抄和引用,为了避免以讹传讹,它的准确性和严密性显得非常重要。对此,我们应该采取审慎的态度,从根本上给以清理和订正。
[1]杨树达.词诠[M].北京:中华书局,1965.
[2]杨树达.词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 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班固.汉书[M].上海:世界书局,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