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玉冰
从2008年起,祖国大陆台商面临着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挑战,陆续颁布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企业所得税法》等数个新法案以及多项对台政策的调整发酵,直接增加了祖国大陆台商的营运成本和经营难度,三项针对加工贸易型台资企业的政策调整,更是从转变增长方式、环保和区位选择等方面,对占祖国大陆台商主体的传统制造业台资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0年6月29日,两岸“两会”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早收清单亦于2011年1月1日开始全面实施。2012年8月,第八次“两会”协商标志着两岸协商正式步入“深水区”,两岸关系也开始进入后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时代。伴随祖国大陆经济的迅猛蓬勃发展、市场经济秩序的逐步建立完善以及全球经济环境的新变化,台商以往享有的优惠措施正逐渐消失。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谁能加快产业升级转型或空间布局转移的步伐,谁就能把握先机,得以继续生存壮大;固守原路,则必难逃脱被淘汰出局的命运。
上世纪80年代末,两岸坚冰初破,台商纷纷抢滩登陆珠三角和东南沿海地区,从事下游工业生产的中小企业大量涌入祖国大陆,设立加工出口基地,发展以轻纺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掀起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的第一波热潮。到90年代初期,台资企业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出现新的变化,供应原材料的中上游工业生产厂商不断进入祖国大陆拓展市场空间,产业形态不再限于加工出口业,由劳动力密集型扩展到以石化为代表的资本密集型,形成投资祖国的第二波热潮。第三波热潮出现在90年代后期,随着香港、澳门回归,两岸相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电子业为代表的台湾技术密集型企业纷纷到祖国大陆投资设厂,台商投资的技术层次越来越高。截至2012年11月,祖国大陆累计批准台资项目87760个,实际利用台资567.6亿美元,民间推估的台商投资更是超过1500亿美元,总体投资规模仅次于香港和美国。祖国大陆已高居台湾对外投资地区的首位,吸纳台资金额占台湾对外投资总额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二。
由于交通、经济、人文等综合因素,台商在祖国大陆分布呈现明显的集中性。从分布比例来看,目前祖国大陆台商主要集中在从珠三角到长三角的东南沿海地区,其中广东、江苏是台商最主要聚集地,两省合计几乎是祖国大陆台资的“半壁江山”;福建、浙江和上海相加次之,约占总额的四分之一。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环渤海地区以及重庆、湖北等内陆地区的台商投资比重则相对较小,合计近10%,但近年来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2010年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祖国大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以及《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出台,掀起了台商对祖国大陆新一波的投资热潮。不论是台商投资项目还是投资金额均出现显著增长。据台湾经济主管部门统计,仅2010年一年,批准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金额就突破100亿美元,达133亿美元,增长1倍以上,创历史新高。同时,台湾上市(柜)公司对祖国大陆投资也创新高。这一波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热潮与过去有所不同的是,台资企业的增资扩产成为主流。2010年,台商新增对祖国大陆投资金额约占40%,其余为扩产增资金额,扩大再生产的增资型投资成为新主流。
2007年,中国大陆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本世纪头二十年,中国大陆的经济轴心已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转变为“稳中求进,‘好’字优先”,经济发展不只要“量”的增长,更要“质”的进步。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台商投资最为集中的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较发达地区,成为经济增长方式率先转变的地区。这些地区中,有的已提出“从制造向创造转型”的发展战略,有的则实施“腾笼换鸟”策略并提高资本进入的门槛。这些都无可避免会带来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战略转变的问题,从而使得当地土地和劳动力要素资源的低成本状况难以为继。而低廉的土地和劳动力要素成本正是维持祖国大陆台资加工制造企业竞争力的最主要因素。对于占祖国大陆台资总额超过50%的制造业台资企业,尤其是占制造业约三分之一的传统制造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巨大压力。
不仅如此,在祖国大陆经济转型过程中,台商的传统产业还面临着诸多瓶颈。一方面,由于祖国大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在投资领域和范围方面逐步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吸引发达国家跨国公司资本加速对华投资,让相对处于劣势的台资企业饱受外资竞争压力。同时,祖国大陆对中、西、东北部地区的开发实行的政策倾斜,使得沿海地区原有相对于内地的政策优势逐步弱化。另一方面,伴随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祖国大陆民营企业开始逐步走向成熟,初步具备了与台资企业竞争的能力,尤其是在传统产业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使得台商同样需要承受内资竞争压力。此外,近年来祖国大陆经济体制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外汇体制、税收体制以至金融体制诸项改革纷纷出台,引发了税收项目等多方面的不断变化。在新旧体制转换与衔接过程中,部分台资企业一时难以适应这种体制的快速变化趋势,从而倍感为难。
祖国大陆经济发展转型,为烽火蔓延的台商带来史无前例的挑战,让台资企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阵痛”。然而,若应对得当,挑战就意味着无限的可能性。传统制造业尤其是加工贸易产业,在祖国大陆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途径,也是吸引外商投资的重要载体。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产业分工的加深,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传统制造业仍然符合祖国大陆经济发展的需要,仍会在祖国大陆整体经济布局中占据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因此,台资企业在祖国大陆从事制造业仍将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新形势下,加快产业升级转型或空间布局转移,是台商得以生存壮大的唯一因应之道。
加快产业升级转型。一方面,由传统的单纯加工生产向产业链高端发展,向设计、研发、品牌、服务等环节延伸,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创造附加价值,同时提高管理效率,注重人才培养,降低生产成本。事实上,转型中的祖国大陆就是希望透过一连串“保优汰劣”的新法规和政策,促使企业跟上脚步。例如,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对高科技产业并不会产生影响,包括软件、动漫、信息等行业的高科技产业仍然享受原来的15%的优惠税率。因此,新税法将促使从事传统产业的台商转向高科技产业,加快其升级、转型。另一方面,配合国家宏观调控措施,从科学发展的需要出发,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过多消耗资源的产品生产和出口,从而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转变传统经营方式。以往台商“封闭型”的经营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激烈的竞争需要,“本地化”将逐渐成为台资企业发展新趋势。以祖国大陆第一家台资制鞋企业为例,1987年当其第一家鞋厂在东莞投资建成之后,一些与之相关的上、下游生产企业相继紧随其步伐前往投资办厂,以维持原有的产业链,并形成一个包括制鞋商、原材料供应商、包装商、机器维修店以及其他外包厂商在内的新的企业网络。这种自成一体的产业集群网络,在初期能够满足产业发展需要,但伴随企业的发展壮大,已经不利于企业的转型升级。因此,着眼于拓展潜力巨大的祖国大陆内销市场,加强与祖国大陆企业的联系互动与生产合作,台资企业必须由“封闭”走向“开放”,真正做到“落地生根”。
投资领域转向服务业。在目前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的第四波热潮中,在台商制造业投资日趋成熟的基础上,服务业将成为新的热门投资领域,尤其是生产服务业,如物流、商贸、金融、交通运输、信息咨询以及其他工商服务等领域将成为台商投资的下一波重要行业。祖国大陆的“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快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过渡期在2006年已经结束,这些都为台湾服务业转型和两岸服务业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台商开始把目光由制造业转向包括通讯、医疗保险、人才培训、文化创意、环境设计、资讯、研发、环保以及工种顾问等利用知识而产生高附加值的新兴服务业领域。除了部分台商生产性企业,尤其是资本与技术密集型工业企业仍会继续向祖国大陆转移外,台湾岛内的研发设计基地、后勤服务基地也正加速向祖国大陆转移,纷纷在祖国大陆筹设研发中心、IC设计中心、软件开发基地,甚至区域营运总部,利用祖国大陆相对低廉的软件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开发设计新产品,提供生产性服务。
台商“北上西移”趋势更加明显。传统的台企密集地长三角、珠三角、海西等地区,对台商不再是“照单全收”,而是从“招商引资”转变为“挑商引资”,基本只选择技术含量高,或服务性强的台商投资。相比之下,祖国大陆中西部地区以其优惠的投资政策、丰富的自然资源、相对有保障的能源电力供应以及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为台商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及高耗能产业提供了新的投资机遇,对台商形成越来越强的吸引力,西部、东北、华北与环渤海等内陆地区将成为今后台商投资的新方向。商务部在中部地区确定了九个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并将采取一系列支持性政策措施,鼓励加工贸易台资企业向中西部转移。台商对珠三角、长三角的投资步伐已明显放缓,投资热潮继续向西、向北延伸,逐步发展到以京、津地区为中心,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为两翼的环渤海经济圈,并将进一步向西部内陆地区转移。西部地区的成都与重庆已成为继东莞、昆山之后又一个台商高科技产业制造中心与IT生产基地;中部地区的河南、湖北与湖南等也成为台商内迁投资的热土;祖国大陆对海西地区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赋予海西地区在两岸经济合作方面“先行先试”的政策,使这一地区再显区位与政策优势,吸引台商对福建投资大幅加码;2010年1月正式启动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带动起一波台商对以北部湾为核心的广西地区的投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