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凡
倩1 摘译 柯朝阳1 审校/1 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深圳 518020)
骨锚式助听器(BAHA)是一种骨导式助听器,它能将声振动直接经颅骨传至内耳。1977 年,Tjellström 首次提出“钛-骨融合”的概念并将其应用到骨导式助听器中,BAHA 就是基于这个原理产生的。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00年至2008年间在马来西亚Kebangsaan大学医学中心植入BAHA的16例患者手术前后的听力状况、手术方式及术后并发症。16 例患者均系小耳畸形并外耳道闭锁,其中13例为双侧,3例为单侧伴对侧外耳道狭窄;男11 例,女3 例,植入时年龄3~21 岁,平均8.9岁。每例患者手术前后均行纯音测听,比较0.5、1、2kHz的听阈;此外,术前还行高分辨率颞骨CT 检查排除外耳道胆脂瘤并评估中耳及内耳情况。手术均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其中12岁以下或颅骨状态不佳(如放疗后)的病例采用两阶段的方法植入BAHA,第一阶段于距外耳道后方55 mm、上方30mm 处皮下颅骨内植入一枚3~4mm长的钛螺钉,3个月后待钛螺钉骨融合后再行第二阶段手术安装基座;12 岁以上病例则一次手术同时安装钛螺钉及基座;安装基座后1个月再在基座上安装声音处理器。该组患者术前气导平均听阈为64.9dB HL(47~73dB HL),佩戴BAHA 后平均听阈为29.7dB HL(18~42dB HL),平均听力提高35.2dB。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1例6岁的Pierre Robin综合征患儿发生了骨融合失败,他在6个月内接受了3 次修正手术,最终成功安装BAHA;2例患者术后肉芽组织长入基座,手术切除并植皮后成功安装BAHA;3例患者术后发生了基座周围的软组织蜂窝织炎,使用抗生素后治愈。
根据以上结果,作者认为BAHA 在美观、佩戴舒适及提高听力等方面均优于传统助听器。对于双侧外耳道闭锁尤其是不适合行外耳道成形术的患者,植入BAHA 是一合理的听觉重建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