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Alice
我们都不会忘记,也不能够忘记,5年前的5月正是四川农业抢收抢种的关键时刻,那一次的“地动山摇”使得大面积农田、农作物、农田排灌渠系……遭受严重破坏。
今天,经过5年的灾后重建,那张曾经满目苍夷的四川地图,已经变得生机勃勃。在灾后重建过程中,灾区各县(市、区)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集中成片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形成了一批优势农产品集中发展区和产业带。特别是重灾区的粮油生产超震前水平,粮食连续增产,促进农民增收……
粮稳天下安。四川浴火重生,农业从“原地起立”到“发展起跳”,是灾区提升发展的新增长点,也使得四川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发展的步履更加铿锵有力!
获得全国地理标志商标的青川黑木耳灾后产销两旺。图为青川县板桥乡产业园木耳喜获丰收。沈若飞摄
以彭州、江油等为主的外销加工蔬菜区;以什邡、青川、南江等为主的名特优菌类产业带;以松潘、理县等为主的山区秋淡蔬菜区;以汶川、茂县、苍溪、都江堰为主的龙门山脉特色水果产业带;以北川、平武、青川、旺苍等为主的川东北富硒茶产业带……
灾后重建,不仅立足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带来了农民增收,还带来了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灾区各县(市、区)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根据自身自然和气候条件,充分发挥灾区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合理选择适宜发展的优势主导产业。按照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要求,坚持一村一品、一乡一业集中成片发展优势特色效益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生产力合理布局,形成了一批优势农产品集中发展区和产业带。
2008年,受“5·12”大地震影响,北川农业产业损失惨重,农作物受灾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95%。地震后,由四川省农业厅、华西证券公司对口定点帮扶北川,是北川特色农业产业实现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农业产业重建成效显著。
整合资源,实施产村相融,重点打造“安昌福田、裕清2000亩粮经复合种植基地,桂溪1000亩生态有机观光茶叶生产示范基地,曲山1000亩金银花标准化示范基地,永安土桥、永明1500亩立体农业示范基地,安昌北山村1000亩核桃标准化示范基地”,通过亮点打造,企业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化运作,带动农业产业经济发展,使示范区内群众广泛参与到主导产业的生产经营,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水平30%以上。
北川农产品品质优良,已被市场广泛认可的有茶叶、马铃薯、中药材、蕨菜、薇菜、木耳、核桃、蚕茧等土特产品,产品供不应求,茶叶、魔芋等部分产品在国内或国际市场都有较强影响力。
到2015年,北川发展无公害农产品30个、绿色(有机)食品10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1个;茶园达到10万亩;蔬菜播种12万亩、魔芋8万亩;马铃薯面积达到10万亩;猕猴桃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2万亩;金银花面积1万亩。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12.6亿元,特色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年均增长15%以上。
经过5年重建,“广元七绝”(苍溪红心猕猴桃、米仓山牌富硒富锌绿茶、青川黑木耳、朝天核桃、苍溪雪梨、剑门关豆腐、广元油橄榄)特色农产品影响不断扩大。农业生产全面恢复,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整体推进,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2012年广元市城区建成区面积新增1.2平方公里,全市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三农”工作稳步推进。新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0个,累计达51个,核心区面积达52万亩;完成7个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新建生态小康新村200个,苍溪县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称号;“广元七绝”“剑门关土鸡”等特色农产品影响力不断扩大,实现产值84亿元。
重建后的青川县脱胎换骨,以生态农业、特色农业为方向,以助农增收为核心,强力实施山区林业综合开发,形成了以森林蔬菜、森林畜牧、森林工业、生态水产等四大农村特色产业,并培育和扶持了一大批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
震前,青川县农业产业化在全市位居前列,农业特色产业初具规模。震后,青川积极发挥资源优势,借助浙江市场意识和支援帮扶,因地制宜发展当地产业,以食用菌、茶叶、核桃、油橄榄、有机水产、生态畜禽六大农业特色产业为核心,建立五个特色农业优势产业带和五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努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并着力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经济发展模式,各乡镇依托各自农业资源优势,包装成农业产业项目,汇聚多方力量完善基础设施,成了破解销售瓶颈和吸引龙头企业入驻参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青川县重点培育一批加工开发水平高、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大型加工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并打造出七佛贡茶、青川黑木耳、青川油橄榄、青川土鸡、白龙湖有机鱼等品牌。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新型模式,增强青川农产品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以做大做强青川农业特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