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抓灾后重建机遇,转变文化发展方式——专访四川省文化厅厅长 郑晓幸

2013-02-12 09:22胡静
中国西部 2013年13期
关键词:灾区文化产业四川

文/本刊记者 胡静

四川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在4.20”芦山地震灾区考察

“5·12”地震五周年即将到来,这五年来,四川经历了特大地震的严峻考验,走过了极不平凡的艰难历程。五年过去了,四川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怎样?灾区百姓是否享受到基本文化权益?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如何?经过灾后重建和后续发展,文化发展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本刊记者带着这一系列问题,专访了四川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

《中国西部》:“5·12”地震五周年即将到来,通过几年来的灾后重建和后续发展,四川文化发展方式有哪些转变?

郑晓幸:通过三年的灾后恢复重建,文化发展方式呈现出四个切实转变:

一是党委政府的文化发展观念得到切实转变。各级党委政府普遍将文化恢复重建放到灾后重建更重要的位置,不断增强满足灾区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责任感,使文化建设在促进灾区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二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方式得到切实转变。各级地方政府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将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恢复重建纳入恢复重建总体规划。

三是民族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传承方式得到切实转变。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是不可懈怠的历史责任,四川将恢复重建物质生活家园进程与抢救保护精神文化家园相协调,传统文化保护与当代社会相适应。

四是文化产业和市场体系发展模式得到切实转变。四川坚持将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体系恢复重建与主体功能重建相结合,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特色文化产业体系,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让灾区群众从文化产业恢复重建中得到精神文化享受、从文化市场恢复重建中增加文化就业的机会,文化产业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中的重要作用得到发挥,为灾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贡献了力量。

《中国西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维护、发展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四川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目前成效如何?

郑晓幸:经验证明,只要一个地区的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充分的公共文化服务,那个地区一定会呈现出生机勃勃、欣欣向荣、和谐兴旺的美好景象。

五年来,四川以公共文化服务单位为龙头、遍布城乡的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为骨干,形成了县县有品牌、月月有亮点、周周有演出、天天有活动、人人都参与的群众文化活动态势。

2012年,全省建成公共图书馆169个、文化馆205个、文化站4586个、村和社区文化室29845个、乡村基层服务点5.2万个,实现了“市州有三馆、县县有两馆、乡乡有文化站、村村有文化室、社区有文化活动中心”的目标,构建了覆盖城乡、星罗棋布的全国数量最大、战线最长、网点最多、服务人口众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全省每年有10多亿元投入基层文化建设,21个市州、4400多个乡镇、5万多个村已经基本建成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中国西部》:如何保障公共文化服务普遍性,均等化?

郑晓幸:目前四川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由单一重视硬件建设转向软硬件并重。一些地方后续投入不足,公共文化设施运转成本过高,导致一些文化设施闲置。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中,不少地方缺乏配套资金,文化设施从建设之初就不达标,不少地方还没有博物馆、非遗展示馆。

在公共文化建设中,人员匮乏和能力不足是一大难题。特别是在基层,很多没有按照标准配备专兼职人员,文化场所开放时间得不到保证。

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异越来越明显。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实现从领导重视到制度保障的转变,从单向投入向政府系统投入的转变。文化投入从最需要、最落后的地方破局,加大扶持力度,缩小地区之间的文化发展差异,缩小数字鸿沟。

四川将始终坚持灾后重建所形成的基本经验,坚持公共文化发展思路,重心下移,把更多的资源向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特别是连片特困地区倾斜,缩小城乡公共文化差距,实现文化服务均等化。

目前,四川已在全国率先配套出台了三馆免费开放的扶持政策,让百姓免费享受文化有了刚性支撑。今后,四川将进一步实施形式多样的文化惠民工程,满足不同群体的多层次需求。

《中国西部》: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之间如何发展?

郑晓幸:灾后文化恢复重建,坚持把坚守、传承、弘扬优秀文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形成文化遗产“申报与管理并重、保护比利用优先”的政策法规环境。使工业化城市化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相统筹,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推动文化资源与高新技术结合,孕育新的创意产业形态,形成新的文化产品类别。促进文化遗产保护范围扩大和手段创新,帮助转移农村人口、促进农民增收,促进生态农业建设。通过挖掘丰厚的文化资源内涵,促进文化资源的旅游化转化,提高旅游的品位和竞争力,增强文化影响力。

通过灾区民族文化、地域文化资源集聚与重组,不但使原有演艺、娱乐等传统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发展,而且培育了一大批依托文化遗产资源的文化旅游、依托名城古镇的休闲娱乐、依托非物资文化遗产项目的艺术品生产项目等,形成了一批新的文化产业集聚区、文化旅游景区。

加强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保存民族文化氛围,继承历史文化传统,依托文物古迹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文化遗产在培育民族精神、民族文化需求、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中国西部》: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特殊的经济形态,影响着一方的发展高度和深度,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如何?

郑晓幸:四川文化紧紧抓牢灾后重建机遇,完成文化产业投资15.5亿元。加大整合力度,加快转化速度,推动优势文化项目与优秀文化资源的对接,促进特色文化品牌的形成,提高文化旅游发展的潜力,使灾区富集的文化资源,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

四川储备年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的支撑项目32项、上亿元文化产业项目69个。

2012年,成都青羊绿舟文化产业园区(核心区为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被文化部命名为第四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填补了我省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空白,实现了历史性的新突破。

另外,四川充分尊重当地民众发展文化产业的诉求,进一步聚集民间的文化力量,发挥民营企业,特别是大力发挥中小文化企业在重建中的作用为灾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产业支撑。积极推动政府的文化管理创新,遵循文化产品生产和市场供给的规律,促进民族文化资源的产业转化,提升四川特色和民族文化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通过灾区民族文化、地域文化资源集聚与重组,不但使原有演艺、娱乐等传统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发展,而且培育了一大批依托文化遗产资源的文化旅游、依托名城古镇的休闲娱乐、依托非物资文化遗产项目的艺术品生产项目等,形成了一批新的文化产业集聚区、文化旅游景区。

五年来,四川抓住灾后重建机遇促进文化要素全面融入城乡建设和产业转型,产生了显著的溢出效应和辐射作用,全省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年均增长超过20%。文化产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作用已经在灾区普遍显现。

《中国西部》:后灾后重建时期,四川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郑晓幸:2013年,四川将落实文化产业“一核四带”发展要求,加快成都文化产业核心发展区建设,着力打造以红军长征路线、川陕革命根据地、伟人故里、将帅纪念园为主要内容的红色文化产业带,以古巴蜀文化和三国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产业带,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为核心区域的民族文化产业带,以汶川地震恢复重建区为依托的重建文化产业带。

四川将继续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进一步推进特色文化产业园区集聚发展,并切实推动文化产业品牌建设,储备一批重点文化产业品牌项目,培育一大批具有四川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优秀文化品牌。支持民营文化企业、民间资本兴办、投资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形成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扶持新型业态,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促进动漫游戏产业发展壮大。做大做强国家动漫游戏产业(四川)振兴基地,推进动漫游戏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召开动漫游戏产品推荐会,鼓励优秀原创网络游戏产品走出去,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网络文化市场,扩大网络文化市场主题。

此外,四川加快建设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依托“文化部文化产业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和“四川省文化厅文化产业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做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投融资推荐工作,深化与工行等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加大金融扶持文化产业力度;并通过各类全国性文化产业会展平台,做好活跃文化产业项目交易,扩大对外合作交流等工作。

《中国西部》:2013年4月20日8∶02,四川省芦山县发生7级地震,据了解,郑厅长第二天就带领文化厅相关处室负责人冒着不断余震的危险奔赴灾区考察,了解受灾情况。灾区目前博物馆、图书馆、文化站等文化设施受损情况如何?从文化工作者的角度来看,抗震救灾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

郑晓幸:地震发生后,四川省文化厅党组继续继承和发扬了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的优良传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紧急召开工作会议,部署文化系统抗震救灾工作,成立了“4·20”芦山地震应急指挥部,领导指挥灾区文化系统的抗震救灾工作。同时启动全省文化系统救灾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指挥部。

根据我们到灾区的实地了解,以及各级文化部门的统计,截至4月21日中午12点,在雅安芦山“4·20”大地震中,四川省文化系统干部职工暂无人员伤亡报告。但文化遗产受损严重,共有2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文物点、12处博物馆(文管所)馆舍、274件(套)馆藏文物受到不同程度破坏。

当前,在灾难发生的72小时黄金救援期,最重要的是救人。为全力保护文化系统干部职工生命安全、财产安全,四川要求各市县文化系统按照统一安排,积极投入抢险救灾工作,坚持科学有序救灾,把人员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作好防范余震和其他次生灾害准备,防止文化系统人员、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遗产受到第二次伤害。

为加强灾后文物抢救保护,第一时间于4月20日中午就安排四川省文物局局长王琼和相关处室负责人,会同国家文物局督察司督察处处长刘大明共赴雅安了解灾情,指导灾后文物抢救保护工作。从目前上报的数据看,雅安市博物馆、雨城区博物馆、芦山县博物馆、名山县蒙山茶史博物馆、荥经县博物馆受损严重,文物损毁125件(套),其中二级文物8件(套),三级文物33件(套)。芦山、天全、宝兴、雨城、名山、荥经6县(区)公共文化馆、图书馆和13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受损严重,运行基本瘫痪,特别是芦山县两馆职工宿舍垮塌严重;市级公共文化馆、图书馆馆舍不同程度受损,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设施设备、阅览设施、演出排练场馆、演出设备、办公设施损毁严重;汉源、石棉两县公共文化设施均受到损毁。

当前,文化厅各部门和灾区文化部门和文化单位,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人文情怀,第一时间摸清文化受灾情况,不遗不漏,准确全面,及时摸清本部门、本单位人员及设施受损情况。重点做好人员伤亡、公共文化设施、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受灾情况摸排统计,扎扎实实开展灾情统计和信息报送工作。

同时要提前启动文化抚慰心灵、文化安民行动,用文化的力量支撑灾后文化重建。抢抓灾后文化恢复重建的机遇,提前规划一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项目,用灾后文化重建的成果促进灾区“五位一体”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灾区文化产业四川
A gift I treasure
四川移动
利用简单几何原理 制造可作为灾区紧急避难所的帐篷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中华儿慈会为玉树地震灾区提供100 万元紧急捐助
灾区笑脸
赴灾区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