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是不讲方法的爱、无原则的爱也会让学生迷茫。爱要科学付出。
一个班级的学生,由于家庭背景、教育方式、生活习惯等不同,造就了不同的性格和爱好。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教师施爱的方式也应不同。如有的学生属于“猩猩类型”的,猩猩喜爱的是香蕉,教师却给他们一筐苹果,一筐苹果虽然也能解决一些问题,但没有针对性。所以,教师要真正爱学生,就要多与学生接触,多了解学生,准确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准确施爱。教师爱学生,既不能一厢情愿,也不能不讲原则和分寸,否则,事与愿违。
教师爱学生,不需要任何条件。“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以爱育爱,爱得彻底。这就要求教师不能把爱挂在嘴上,写在纸上,而应把爱变成具体可见的行动,如微笑与学生相处,多与学生一起学习、活动,多与学生谈心交流等。把爱放在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处处为学生发展着想,处处为学生健康着想,处处为学生服务,真正做到“爱我你就抱抱我”或“爱是没有重量的”境界,让学生在教师的大爱下健康成长。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这句话说得一点不假。教师就是爱别人的孩子的人。现实生活中,不少教师感到困惑:我已经很爱学生了,但学生的变化不大,教育效果不佳,原因何在?我想,原因在于教师爱学生没有达到执着的地步。教育学生是一个过程,学生成长是需要一个过程的,爱学生需要执着。教师不能凭一时的心血来潮,更不能朝三暮四。很多教师教育学生效果不佳,就是没有执着地爱学生,特别是对“问题学生”的教育,更需要教师永不言弃的爱。当然,这里的爱还应包含着宽容和等待。
光有爱,不一定能走进学生的心田。爱,需要用心去编织。一旦你将心沉浸到教育的河流中去,你就会体会到教育的乐趣与幸福。但同时,爱是需要智慧的。这里的智慧包含智慧地爱教育,智慧地爱学生,智慧地爱自己,也包含着爱的分寸。
有位教师很爱他班上的一位问题学生,在学习、生活、习惯等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照她。学生的父母闹离婚,原因是学生父亲有了外遇,这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老师由于爱学生,便插手管理此事。
一次,教师无意中发现了学生父亲有外遇,急忙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她,学生也急忙把消息告诉给了她母亲,学生母亲按照教师透露的消息,把自己的丈夫抓了现行。学生的父亲在无话可说的情况下,只好选择了离婚,一个家庭就这样破裂了。学生也为此受到影响,成绩一落千丈,她的家庭也因父亲的出走陷入了贫困,母亲因不堪重负,也改嫁远方,学生就成了无人照管的孤儿。
教师看到这种情景,就把学生接到自己家,担当代理家长,直到学生毕业。没想到学生在毕业后给教师的信中,吐露出了她的心声。她说她最恨的人不是父母,也不是“第三者”,而是对自己关爱有加的教师,是教师让她失去了父母,是教师让她没人照顾等等。教师爱学生,算是爱得深沉,但是管得太多了,爱得不智慧,爱得让学生迷茫。没有研究的爱是盲目的爱,是情绪化的爱,不是智慧的爱。
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像一个长长的句子,艰辛是定语,耐心是状语,热情是补语;还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像一个根号,一沓沓作业本为他的青春无数次开平方。其实,这些都只说对了一半。因为,对于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教师的一生不一定要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教育应当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教育应当如星辰,远望像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教师爱学生,就应爱得从容,爱得义无反顾,无怨无悔。
对教师而言,爱既是艰辛的付出,又是智慧的体现,更是人性的张扬。是的,世界上再没有别的职业比教师更富有人性,教育享受亲眼看着一个自己塑造的小泥人,开始呼吸,开始蠕动,开始说话和思考,开始变为真人的欣慰与快乐。如学生进入青春期,有很多懵懵懂懂的想法,如早恋、生理变化、对异性感到神秘等,如何教育?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难题。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对受教育者人格的完善,即塑造受教育者的健全人格,使之不断地趋于完美。这就需要教师仔细观察、了解学生,从细节入手,智慧地、人性地爱学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人性化的爱,让学生在爱的呵护下,健康成长。
爱学生要科学付出,更要让学生明白,绝不能一味付出。说出你的爱,用具体行动证明你的爱,让学生在你的带动下体验你的爱,收获学生对你的爱,这不是很好的教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