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派泛滥昭示教育浮躁

2013-02-12 07:34:14
中国西部 2013年21期
关键词:发起者流派教育领域

雨后春笋般勃勃兴起的教育派系,它给众多教育者留下的或许是这样一种直观印象:目前在我国的教育领域,关心、热爱教育的团体、个人越来越多;教育者的职业诉求越来越注重理念;我国的教育已经进入了理性、繁荣的发展时期;高举各种流派大旗的个人或教育团体,其教育教学水平已经接近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这种直观印象,感召着大量对教育有想法的教育者通过各种形式前去取经探宝,流派的发起者也在乐此不倦。

但是下面就不好说了,当趋之若鹜的取经者带着希望、梦想、兴奋把这些“流派”所描绘的理想教育、理想课堂带回本土之后,却产生了水土不服的现象。由于水土不服,取经者的理念在开始在期望中一点点破灭,兴奋在逐渐减退,到了最后,依然归附到过去的教育教学老路。面对这种现象,取经者无法对水土不服的现象展开思考,他们更愿意归因于自我的技不如人。于是,那些取经者依然会乐此不倦地在东方不亮西方亮的心理作祟下继续取经,妄念从他者那里获得教育教学秘传,“教育流派”在此种背景下,不约而同地形成了燎原之势。

一个国家的教育能够呈现出多家流派,这应该是一件令教育者欣慰、自豪的事情。但面对我国数以百计甚至千计的“教育流派”,我却怀有深深的忧虑。流派成灾,已经让我们的教育进入了空前的浮躁期,无论是流派的发起者还是普通的教育者,已经没有心情愿意沉下心来对教育教学的本质进行深入、理性的思考、探究了,剩下的只是“教育流派”的发起者在不停地造势,那些心怀善良的取经者在不停地趋势。教育就像一场庙会,赶庙会的人企望从那些热闹的吆喝中发现奇迹,但在不停地、无目标地寻找中感叹也不过如此。

我不否认挂起所谓“流派”招牌的那些教育者都曾对教育有过很虔诚的追求与比较深刻的理解,但我要说,这些曾对教育有着美好愿景与坚定信仰的教育者自挂出“流派”这个招牌的开端,注定了他们的未来之路是浮躁的,这个结论是成立的。

流派,表征着一种成熟、系统、完备的理念诞生。它诞生的开端,就意味着它已经继承了千百年来带有本质性并且在实践中通过了对自身的检验、验证。流派的形成是在错综复杂的教育现象面前做出很艰苦的努力,经过了千锤百炼之后用难以想象的代价换来的,是在见识过,熟悉了各种教育形式之后通过综合分析并又进行了彻底变革之后的一个产物。当流派的招牌挂出之后,它所代表的已经不是某个人或某个团体了,而是整个人类的福祉。如果一个教育派系缺少了这些必备条件而在慌忙中一拍脑袋就举起这面大旗,我们有理由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无论我们当初挂出理念招牌的愿望多么纯美,它的实际结果是用轻率把人类福祉当赌注。

我也不否认我国很多的所谓“流派”确实存在着局部的正确与完美,但是我要说,一个流派的诞生所反映的是教育的方方面面,如果我们只能从某个学科或者某个操作程序所呈现的完美就宣称自我已经形成了流派,这只能是一张完美的建筑设计图纸。当我们在匆忙中以“流派”而自居的时候,就犹如一个典雅的建筑在奠基的时候就向世人宣布完成了一样荒唐。

不要以为这话说得难听,在我所了解的范围内,许多所谓的流派因为这些浮躁的举动,已经在为自身发展设置障碍。这些团体在没有创立“流派”之前,有的在教育领域已经大名鼎鼎,有的是名不见经传,发展势头令人乐观。但也不难发现,当这些曾经很优秀的教育者自拉起山头,就在唯我独尊。它表现在,凡是能迎合我的教育理念的,我就认为是对的,凡是与我的理念相左或有出入的,就被认为是错的。不同“流派”之间不是在相互分享成果,完善自我,而是在相互攻击。他们不愿在不同的理念方面寻找融合,只是在不同中看见矛盾。我曾几次听到朋友这样讲,一些很有名气的教育团队在圈子内召开教育教学观摩研讨,曾有不同的教育团队前去“偷听”,结果被赶了出来,其原因是怕被“偷听”之后其成果被剽窃、被泄露、被利用。我们还会发现,在不同的“流派”之间,一直存在着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这种现象很能说明当前教育者的浮躁现象有多么严重。

那些比较有影响的所谓流派是这样,而一些小的“流派”简直就像小孩子过家家,已经发展为教育领域的职业闹剧。这样的“流派”的发起者由于在当地有一些名望,他们往往是在连基本理念都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招兵买马,拉起一支看似很庞大的队伍。在这样的队伍中,真正活跃的教师就那么三五个,其主要教育“研究”也就是几个人凑在一块搓一顿,或者观一下山水而已,他们的所谓研究不但是自拉自唱,而且是海阔神聊,想到哪里说到哪里,没有实质性的教育行动。但有了“派”的光环,他们走到哪里都会把此当做谈资吸引人的眼球。

春秋战国时期有很多思想流派,这些流派影响了中国和世界几千年,相信还将继续对人类思想产生重大影响。再看看我们现在的教育流派,他们甚至没有影响。当前我国教育领域中的林立“流派”是福还是祸?也许众多教育者尚难做出自己的鉴别,但我们从当前国民的基本素质那里会找到答案。

【评述】作者面对“流派成灾”心怀忧虑,在他看来,时下的教育已经进入了空前的浮躁,“无论是流派的发起者还是普通的教育者,已经没有心情愿意沉下心来对教育教学的本质进行深入、理性的思考、探究了,剩下的只是‘教育流派’的发起者在不停地造势,那些心怀善良的取经者在不停地趋势”。无论作者的忧虑是否也是我们的忧虑,但作者所担心的,恐怕也正是我们这些教育者所必须面对的。

猜你喜欢
发起者流派教育领域
不对称信息下考虑参与者行为的众筹参数设计
管理学报(2022年5期)2022-05-12 06:06:16
3D显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
容轩读印——明代流派印(下)
艺术品(2018年5期)2018-06-29 02:15:04
海洋玉髓鉴赏收藏的“十大流派”
宝藏(2017年7期)2017-08-09 08:15:15
关于戏曲流派概念及推出新流派的思考
戏曲研究(2017年4期)2017-05-31 07:39:24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论京剧表演新流派的创立
戏曲研究(2017年4期)2017-05-31 07:39:24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成功运行的三大机制
诤言传播的发起者研究——动机和影响因素
传播与版权(2015年2期)2015-03-20 16:48:14
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初步认识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需要全民戮力而行
教育与职业(2014年7期)2014-01-21 02: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