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6日,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推出了我国首个针对高考状元职业状况的调查报告——《中国高考状元职业状况调查报告》,在考查了1978年至1998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高考状元的职业状况后,有关数据显示,高考状元大学期间学习能力突出,考研深造和出国留学成为毕业首选,但是,高考状元职业发展并不理想,职业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考场状元”尚未成为“职场状元”。(《科学时报》)
应该说,高考状元最终也走向了成才的大道,也算是一种成功。但没能成为“职场状元”,也仍是值得反思的。
首先应摒弃一些错误的看法,不能说所有的高考状元都是毫无例外地绝对优秀,因为在考场上,各种可能都会出现,比如,考题与平时练习之间的联系,考生的心理,以及其他的源自考生个人或环境方面的原因,正是如此,有的平时优秀者可能会失利,也有的可能超常发挥。当然,这当中,也绝对有一些状元,成绩一直在前,且在考试中也发挥正常,以至于最终成为了状元。
那么,大多数成为高考状元的学生,为什么后来未能成为职场状元呢?这值得我们的教育者反思。
学生十几年在学校所受的教育,我们到底教给了他们什么呢?可能除了赚取分数,仿佛其他的就显得微不足道了。联合国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这其实也是教育的目的和根本。然而,我们的教育又落实了多少呢?在高分数的背后,是否就表明学生学会求知了呢?我看未必。因为这里的“知”,是指广义上的“认知”,这种认识的对象包括人类自身及其主观世界,也包括自然、社会的外部世界。“求知”则是一个只有起点而无终点,在实践和认识的无限往复中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过程。而且这“学会”,其实质是“会学”,即是掌握学会求知的方法。但是,当学生参加完高考后走出学校,脑袋里还留存有多少换得分数的知识呢。近年来,大学生犯罪事件越来越多,不能不说是我们的教育唯分数论的失误。都说“成才先成人”,但在实际的教育中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是学习能力强,但是生活不能自理,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有这样两则消息也更令人深思。宁夏的一名高考落榜生被哈佛大学录取,并给予全额奖学金。这位姓杨的学生花了很多精力建立一个非政府公益组织,支援西部教育。哈佛方面对此作出如是解释:我们需要将来能改变世界的人。另有一名在高三调考测试中只够“二本线”的湖北学生卫榆松,在别人紧张地备战高考时,他却收到了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俄亥俄州立大学、佐治亚州立大学三所世界名校的录取通知书。这样一个低分数的学生,为什么能提前被世界名校录取,其根本原因在于,他利用节假日,参加了学习策划的模拟联合国活动,到星巴克咖啡店当前台服务员,还自学了吉他和速记。他说:“三所高校看重的是我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特的思维方式、较强的社会能力和顽强的意志。”看了这两则消息,我们有何感想,我们又该思考些什么。我们一贯看重分数,而个人的能力却往往被忽略了。事实上,我们的教育就应该培养学生的能力,如学会生活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与人共处的能力,而更重要的是,具备报效祖国的能力。其实,绝大多数的高分数背后不是高能力,也正如许多人的学历不等同于他的学力一样。
有位老师在他的书中提到:“教育,需要常态,需要回归本真,一次考试成功并不能代表什么;同样,一次考试失败也不能代表什么,那仅仅是一个测试而已。社会需要的,是每个人真正的创造力、思考力,而不是一些复制的东西。状元不要自己掉自己的价,否则,失去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整个教育。”恰恰因为我们只关注分数,才忽略了对学生的智力、创造力、品行、性心理及生命方面的教育,学生成为分数的奴隶,又如何能在后来成为“职场状元”呢?
记者观察
舆论须给“高考状元”更多宽容
从本质上讲,“状元情结”是与考试文化相伴生的一种文化心理。中国人对状元的推崇盛行于科举时代,现代人也往往将“状元情结”归结于科举制度,但实际情况可能并不如此。今天的高考距科举制的废除已经有一百多年了,但人们的“状元情结”依然存在,所以确切地说,选拔性考试(而不仅仅是科举考试)的存在才是“状元情结”产生并得以维持的真正土壤。明确这一点,便能更加客观地理解高考状元以及当前的人们追捧甚至热炒高考状元的现象。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与科举时代的状元文化相伴生的某种既定思维并不十分恰当地被裹挟、延续到了高考时代。
在科举制度下,进士及第意味着仕途坦荡、光前裕后,状元就更不必说了,在明清时期,状元直接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之职,成为六品大员、宰相苗子。到了高考时代,状元虽与仕途已没有必然联系,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高校毕业生由国家分配工作,高考状元不仅多进入名校,在毕业分配上也有一定的优势,所以在当时大多数人眼中,高考状元依然意味着人生坦途的起点。九十年代以后,高校毕业生不再由国家分配工作,而且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渐推行,综合素质在个人的人生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考状元虽也多进入名校,但这种“光环”与职业、人生“光明”与否已经没有必然联系。然而,许多人仍然习惯于认定状元的职业必定是“体面”的,前途必定是“光明”的。所以,一旦有高考状元的人生轨迹有悖于人们的预先“设计”,各种不解与苛刻的评判便会对他们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状元何辜?他们仍然是现有考试制度下的佼佼者,真正的问题出在用旧观念评判高考状元的人身上。时代是不断发展的,观念也不能原地踏步——请给状元们更多宽容,让他们走自己的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