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市建设“四化”协调发展先行区

2013-02-04 08:26王能荣
决策与信息 2013年6期
关键词:潜江四化产业园

王能荣 周 凡

2012年,湖北省潜江市紧紧围绕“冲刺全国百强、争当‘四化’协调发展示范先行区、建设荆楚明珠”新的战略目标,发扬“崇文厚德、创新图强”的潜江精神,开创了经济快速增长、文化繁荣发展、生态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新局面。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42亿元,同比增长12.9%;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大关,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34亿元,同比增长24%,继续保持全省县域经济领先地位。华中家具产业集群被批准为全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是该市继化工产业集群之后的第二个全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潜江被中国城市科学研究院先后评为“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社会效益竞争力十强城市”。

“地上盛产粮油棉、地下富藏油气盐”,是潜江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资源优势,而实现“四化”同步发展,则是壮大潜江经济实力、冲刺全国百强县市的根本途径。市委市政府率领全市人民立“争百强、当先行”之志,通过推进“四个”同步发展,实现潜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跨越。

谋变:高点定位,战略引领“四化”先行

远瞩者谋势。近年来,潜江市委、市政府根据新的形势变化,不断完善发展战略及工作思路,确立和实施了覆盖全市、统筹集成的多层次战略体系,走出了一条切合潜江实际的发展之路。

湖北潜江,这块2004平方公里的土地内,现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6亿吨,天然气9700亿立方米,盐湖岩盐储量7900亿吨,卤水227亿吨,且富含18种可广泛用于电子、冶金、航天等高科技领域的稀有微量元素,其矿化程度均超过国家开采标准。

潜江市委书记朱汉桥说,为加快潜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市委、市政府以大思路谋划大发展,开创性提出了“一区两带三极”发展战略,即建设以城市新区为重点辐射周边的城矿乡统筹发展示范区;打造以潜监线为主轴的沿线新型工业、高新技术和循环经济带,以襄岳线为主轴的沿线水利工程景观、生态农业和文化旅游带;培育江汉油田、工业园区、国有农场三大增长极。努力将产业链从“地下”延伸到“地上”,坚持在产业发展路径上,集群化推进;在产业发展布局上,园区化建设;在产业发展方式上,高新化提升。

正确的决策,是引领发展的旗帜和方向。潜江经济发展步步走高,主要经济指标始终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连续8年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先进县市”,综合经济实力稳居全省县市前列。

潜江的发展势头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2012年,省委省政府将潜江跨越发展纳入省级战略,将其定位为“冲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成为全省“四化”协调发展的先行区”。2012年8月,省委书记李鸿忠、省长王国生率省四大家领导和省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齐聚潜江,召开省委省政府潜江现场办公会和参加潜江市三级干部会,为潜江发展把脉、鼓劲,并对潜江市提请支持的4大类25个具体问题全部“照单全收”,全力给予支持。

与时俱进,高点定位。潜江提出了“加快冲刺全国百强、争当‘四化’协调发展示范先行区”的战略目标。按照“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集群化、园区建设城市化”的思路,突出工业引领、统筹城乡一体、强化信息带动、壮大现代农业。

实施“双千亿产业”培育工程。按照“稳定石油开采、延伸医药化工、壮大冶金机械、提升纺织服装、组团农副产品加工”的思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能,争取央企战略投资,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建成世界最大的牛磺酸生产基地、世界最大的漂粉精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石油钻头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眼科用药生产基地。去年五大传统产业产值达730亿,今年将提前实现千亿产值目标;突破性发展家具制造、生物科技、食品加工三大新兴接续替代产业,引进了全友、好迪、九缘食品等一批国内行业领军企业落户建设,累计投资130多亿元,预计3年内产值可突破千亿。

实施“百亿企业”成长工程。通过抓大扶强、招大引强、攀大靠强,重点打造一批产值过百亿的龙头企业。金澳科技借助美国杜邦技术对生产工艺装备进行改造升级,通过收购并控股上海卫运贸易有限公司,实现递增式发展,在全市率先建成了百亿企业;引进中石化投资60亿元建设盐化工总厂、山西晋煤集团重组华润化肥,支持华山水产打造生物科技产业园,3年内3家企业将建成百亿企业。支持企业借助资本扩张发展,继永安药业成为我市第4家上市公司后,莱克水产等7家企业进入了上市辅导期,全市形成了产值过100亿、50亿、30亿、10亿元的企业发展梯队。

实施“大园区”承载工程。依托潜江经济开发区,加快推进华中家具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食品加工产业园、现代物流产业园、曹禺文化产业园融合发展,构建总面积70平方公里的“一区五园”发展格局,争创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同时,延伸发展江汉盐化工业园和金华润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十里汉江“生态循环化工走廊”,争创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去年大园区产值突破200亿元,同比增35%。

“双千亿”产业培育工程、“百亿企业”成长工程,大园区承载工程,引进战略投资方与本地企业“嫁接”,资本“乘数效应”放大。潜江经济总量加快膨胀,高位一跃,突破千亿元大关。

起飞:转型之路构筑发展新优势

潜江有着“江汉油城”的美誉。然而,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持续开采,潜江石油资源已不再取之不尽。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长期支撑潜江“半壁江山”的石油经济急剧下滑,“一油独大”的经济格局遭受“釜底抽薪式”的冲击。单一依靠消耗资源的传统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石油资源的枯竭和市场激烈的同质化竞争对潜江粗放发展模式已形成“倒逼”之势。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敏锐地意识到,只有转型发展,跳出油、延伸油,走出资源依赖,潜江才能真正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在认真分析市情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明确了转型发展的战略方向。按照“资源接续渐替、产业循序渐转”的发展思路,大力开发接续替代资源,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闯出一条由“资源依赖”向“多极支撑”转变的新路径。

他们首先从精深发展石油及关联产业入手。支持江汉油田在稳定石油开采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盐化工和石油机械制造等油化关联产业,推进金澳科技百万吨延迟焦化、金华润化肥、盐化工总厂等51个过亿元精细化工产业技改项目,不断提升化工产业竞争力。

其次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深入推进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建设,构建企业、产业、园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潜江经济开发区、江汉盐化工业园的30多家化工企业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形成以氢气、硫酸、热能等为中间体的化工循环产业链,每年可节约成本上亿元。小龙虾从育苗、养殖、餐饮、加工、冷藏、出口到虾壳变废为宝生产甲壳素,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潜江因此被商务部授予“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

同时,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围绕“高新精”,突出“研引联”,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科学认证的基础上,确定家具产业、食品产业、生物科技产业为主要新兴替代产业,一批重大项目投入建设。华山水产10万吨废弃虾壳提取氨盐项目竣工投产,国家级甲壳素生物产业基地建设步伐加快;中国家具产业“第五极”的华中家具产业园建设提速。

目前,潜江石油经济在市域经济中的比重由二分之一下降至三分之一,“一油独大”的格局明显改善,“四大非油支柱产业”占工业产值比重,比2007年提高13.6个百分点。

跨越:发展支柱产业再增新动力

潜力迸发,江帆正举。

时下潜江,活力奔涌。以“四化”协调发展为引领,建设实力潜江;以公平正义为取向,建设法治潜江;以塑造特色为重点,建设文化潜江;以生态宜居为目标,建设美丽潜江的“五个潜江”正如火如奈。

奔走在潜江大地,触摸其强劲脉搏,深切感受到“四化”同步发展正成为建设幸福潜江的新引擎。

市委书记朱汉桥说,全市上下正按照省里对潜江的科学定位,努力建成“四化”协调发展示范先行区,奋力冲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打造荆楚明珠。

“5+3”战略壮工业筋骨。潜江作为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城市,已由“一油独大”转变成新的经济格局:油田、农场、市属三大经济板块协调带动,油气开采、医药化工、纺织服装、冶金机械、农副产品加工五大支柱产业竞相发展。在改造提升五大传统支柱产业的同时,潜江突破性发展家具制造、食品加工、高新技术三大新兴产业,强力推进“5+3”调整战略的实施。

华中家具产业园已成功引进包括四川全友在内的93家企业,首期入园企业达31家。产业园董事长邓承旭说,5年后,这里将形成产值超千亿元的中国“家具硅谷”。

金澳科技(湖北)化工公司投资8亿元建设的加氢焦化系列项目投产,生产成本降低20%以上,跻身全国民营企业500强。投资63.5亿元的中石化无机化工产业基地扩大生产规模,投资11亿元的中伦国际纺织城等一大批重大项目正加快推进。

推进潜江经济开发区“东扩西并”,建设汉江沿线“生态循环化工走廊”,打造中国无机化工产业基地。

实施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依托特色基地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形成了华中家具产业园、杨市食品产业园、熊口华山水产加工产业园、后湖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周矶农场食品工业园等五大农产品加工产业园,起步建设40平方公里的农场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着力打造“世界甲壳素之都”、“中国家具硅谷”和“中国植物蛋白生产基地等”。

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148家,全年完成销售收入260亿元,同比增长16.8%。其中小龙虾加工出口年创汇超过1亿美元,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占湖北出口份额的60%,保持“中国小龙虾加工出口第一市”的领先地位。

小龙虾做成了大产业,特别是深加工项目大大提高了虾产品附加值,带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潜江将用5至10年时间建设220亿元的甲壳素深加工产业集群,打造“甲壳素之都”。

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公司+协会+基地+农户”延长农业链条的“龙虾模式”,使潜江农业现代化之路更加宽广。

“各奔东西”建宜居新城。面积逾11平方公里的潜江新城区已初露芳容,她将把潜江老城区与江汉油田连成一体,组成一个大的城市综合体。占地3万亩的华中家具产业园,将在总口农场矗立一座产业新城,成为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样板。

蓝图绘就,唯有实干才能兴业。南水北调兴隆水利枢纽、引江济汉、汉宜高铁等一批“国”字号重大项目落户潜江,得“中”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以及水运、公路、高铁三网联通的立体化交通网络,使城乡一体化建设大大提速,一跃成为主体功能区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和国家发展改革试点城市。

张金、高石碑、熊口、龙湾等新型特色城镇全面建设生态秀美新农村,农民都住上了设计新颖的连排别墅。到2016年,潜江通过东西城区连接、城区与大园区对接融合,将辐射带动周边160平方公里镇村融入城市,基本建成城矿乡统筹发展示范区;到2020年,潜江将在全省率先建成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

“四化”同步先行示范,幸福指数芝麻开花。市长张桂华表示,到2016年,潜江城乡居民收入将实现翻番。

一江春水奔腾,神州万里震荡。持续发展的潜江,带给人们无尽的豪情与力量。

猜你喜欢
潜江四化产业园
潜江小龙虾:一筐拍出28万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
河南省“四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四化”建设初探
中国文化产业园100强名单
领悟潜江
历届潜江龙虾节回顾
潜江不仅仅有石油,有油焖大虾——一样的曹禺,不一样的潜江『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