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东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因此, 它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 也是我国当前流行最为广泛、危害性较严重的一种传染病。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指感染了HBV, 没有肝炎症状和体征, 肝功能基本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据统计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有9300万人(卫生部2008年4月21日公布)。本病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进行传播。
东辽县于2010年3月份开始恢复免费婚前检查工作。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婚前检查项目之一。如果婚前接受该项医学检查, 就可以检出健康携带者, 同时给予积极的防治措施,还可以有效控制新生儿的感染率。本县2010年3月~2013年9月末, 共对5126对准备结婚的适龄青年进行了婚前检查,共发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 阳性者366例。为了进一步探讨其流行因素和制定相应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现将本县2010年3月~2013年9月末婚前检查HBsAg阳性者结果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自东辽县妇幼保健站婚前检查门诊,接受婚检的未婚青年和已婚未办理登记手续的夫妇以及再婚人员;东辽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
1.2 诊断标准 东辽县妇幼保健站实验室采用HBsAg检测试剂(胶体金法), 对所有婚前检查的人员进行采血初筛检测;初筛阳性后, 由东辽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乙肝“二对半”。
2.1 HBsAg阳性率检出情况 从5126对婚检者中, 检出HBsAg阳性者366例, 检出率为3.57%。
2.2 HBsAg阳性率与职业和性别关系 366例阳性者中,均为农民;其中男性223例, 占60.93%;女性143例, 占39.07%;男性高于女性, 男女性别比例为1.56:1, 男女性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HBsAg阳性率与年龄组间的关系 检测结果, 20~24岁婚检者6722人, 检出HBsAg阳性212人, 阳性率3.15%;25~29岁婚检者2068人, 检出HBsAg阳性110人, 阳性率5.32%;30~34岁婚检者722人, 检出HBsAg阳性28人, 阳性率3.88%;35-39岁436人, 检出HBsAg阳性13人, 阳性率2.98%;40岁以上304人, 检出HBsAg阳性3人, 阳性率0.98%。366例HBsAg阳性者中年龄最小20岁, 年龄最大42岁。HBsAg阳性者主要集中在20~34岁。
2.4 HBsAg阳性者“两对半”检测情况 366例HBsAg阳性者中“两对半”检测结果抗-HBs阳性20人、HBeAg阳性89人、抗-HBe阳性51人、抗-HBc阳性61人, 单纯HBsAg阳性257人, 比例最高占70.21%, 抗-HBs阳性占的比例最低。
3.1 从检测结果分析 本县准备结婚的适龄青年HBsAg阳性率低于全国平均感染率7.18%(《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第二版), 可能与检测覆盖面的局限性有关。
本县常年外出打工人群大约5万多人, 20~40岁的人群是本县外出打工的主力军。由此可见本县20~34岁青年人的阳性率相对较高的原因, 可能和他们机体的免疫功能与外出打工接触外界频繁、缺乏卫生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有关。
3.2 从不同性别分析, HBsAg阳性率男性高于女性, 这可能与男性社会交往频繁, 卫生习惯较差有关。
3.3 从HBsAg阳性者“两对半”检测结果分析, 检出HBsAg阳性, 说明了HBV在体内复制活跃, 具有传染性;检出抗-HBs阳性说明机体对HBV呈现出免疫力;检出抗-HBe阳性说明对HBV产生免疫力, 传染性较弱;检出抗-HBc阳性说明有HBV复制, 传染性较弱;单纯的HBsAg阳性, 尚不能否定其传染性, 需要进一步观察。
4.1 广泛开展育龄青年婚育知识教育, 婚育前必须进行HBsAg检查, 检出阳性者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 根据结果进行相应的治疗, 以避免传染给对方。阳性孕妇在围产期应采取必要的阻断措施, 使下一代更健康。
4.2 乙肝疫苗的应用是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的根本措施。一是新生儿出生24 h内必须接种首剂次的乙肝疫苗;二是号召青少年全程足量接种乙肝疫苗;三是在静脉药瘾者、性行为危险人群、同性恋者、医疗卫生服务人员、输血和血透析人员及其他因职业原因可能暴露于血液和血制品者等高危人群中开展乙肝疫苗接种。以扩大乙肝疫苗的接种覆盖率,降低重点人群感染率。
4.3 加强安全注射、血液及其制品、理发、美容(美体)、修脚等行业的管理, 规范医疗诊疗服务行为;同时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增强全民乙肝防治意识, 降低我国乙肝的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