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月芬
脑恶性肿瘤是对人类神经系统功能有很大危害的神经系统疾病。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和身体组织都已退化, 脑恶性肿瘤对老年人的危害更严重, 也在病理、临床等方面表现出独特的特点。现选取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总医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7例老年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诊断分析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37例, 女性30例, 年龄在63~85岁, 平均年龄68.5岁。67例患者中, 原发性恶性脑肿瘤患者51例, 大脑半球18例, 颅中窝底1例, 透明隔1 例, 小脑半球7例, 脑干3例, 脑膜瘤11例, 神经胶质瘤3例, 垂体瘤6例, 神经鞘瘤2例。继发性恶性脑肿瘤患者16例, 其中肝癌转移瘤4例, 肺癌转移瘤5例, 恶性淋巴瘤转移3例, 乳腺癌转移瘤2例, 胰腺癌转移瘤2例。共有5例患者确诊为脑肿瘤前存在误诊, 误诊为脑血栓2例, 脑出血1例, 脑梗死1例, 老年性痴呆1例。辅助检查:脑电图检查, 头颅X片, 颅脑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 磁共振成像(MRI), PETCT检查是本组患者辅助检查有效常用检查。患者临床症状:头痛20例, 呕吐6例, 抽搐11例, 眩晕伴随行走不稳27例,运动障碍23例, 肢体感觉障碍23例, 记忆力减退20例, 记忆力下降伴随精神异常38例, 视力下降9例。合并其它疾病:高血压34例, 心脏病26例, 糖尿病19例, 肝癌4例, 肺癌5例,恶性淋巴瘤3例, 乳腺癌2例, 胰腺癌2例。
1.2 方法 结合患者病理类型等具体情况, 在患者及家属的要求下, 均采用放、化疗治疗。本组患者采用三维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联合热疗与化疗联用。三维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首先进行SRT立体定位, 通过联网实现信息输入, 勾绘出患者的病变区, 以三维形式显示, 用高能射线从三维方向对靶区绕等中心进行隔日照射。每次照射剂量为6~9 Gy, 共治疗6~9次。化学治疗方法有脑组织穿刺化疗、椎管内化疗、间质化疗, 化疗所用药物有阿霉素(ADM), 替尼泊甙(VM26), 尼氮芥(ACNU), 氮烯咪胺(DTIC)。
化学治疗后, 67例患者中56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6例患者症状轻度改善, 2例患者症状无改善, 3例患者在化学治疗后死亡, 死亡患者中2例死于多脏器官功能衰竭, 1例死于肺部感染。对存活患者每三个月随访一次, 2例患者4个月后死于原发性脑恶性肿瘤, 2例患者3个月后死于继发性脑恶性肿瘤, 3例患者19个月后死于继发性脑恶性肿瘤。其余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恢复。
老年人脑恶性肿瘤有其独特的特点, 因此诊断时应尤为注意。症状特点:①老年人的脑细胞呈现出萎缩的现象, 皮层变得越来越薄, 颅腔内代偿容积增大, 因此颅压增高、典型的定位体征等颅内肿瘤症状表现不明显, 一旦出现明显临床症状, 患者病情已到了晚期[1]。②脑恶性肿瘤临床症状具有不典型性。③脑恶性肿瘤患者症状因肿瘤的大小和生长部位不同而不同。④老年人患者较年轻人患者临床症状特点为精神障碍所占比重增加, 而高压症状则表现不明显, 且老年人脑恶性肿瘤患者因常常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等, 症状有较大隐匿性, 病程较长。诊断时的注意事项:对于临床症状不典型的患者应充分考虑到脑部疾病的可能, 及时进行脑电图检查, 头颅X片, 颅脑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 磁共振成像(MRI), PET-CT检查, 以免误诊、漏诊。
手术、放疗、化疗是治疗脑恶性肿瘤的三大常规方法,脑恶性肿瘤生长于重要脑功能区, 手术治疗有极大的困难和较大风险, 再加上老年人的身体特征, 手术风险更高。本组患者治疗在患者及家属的要求下结合患者情况, 采用放射治疗与化学治疗联合应用治疗, 放射治疗可控制病变局部, 化疗可控制远处转移灶, 两者的联合应用较两者的单独使用更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命,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杨双武,董超,张雷鸣,等.Her-2与CD44在恶性脑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11,10(2):163-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