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继英 王彦梅
随着外科手术新技术的开展,进入手术室的仪器越来越多,而且,向着越来越精密、贵重的趋势发展。怎样使仪器能长期在手术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保障手术的安全,并把损耗程度降至最低水平,这与手术室对仪器的管理密切相关[1]。因此,手术室仪器设备的维护和维修一直是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的重中之重。为此,我院自2010年8月专门抽调一名专职的医学工程师,经培训后定岗在手术室,与手术室共同管理仪器设备,以保障手术室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建立完善的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档案 每台仪器领回后,手术室分管仪器设备的副护士长与手术室设备工程师共同建立仪器设备的管理档案,档案内容包括仪器设备的中文名称、型号、生产厂商、购置时间、配套器械的名称数量和主要责任管理人及使用科室,统一编号登记和保管。同时对仪器配置的各种资料进行备份,让手术室和设备科各自存留,资料包括使用说明、操作手册、电路图、维修手册等,以方便维修查询。还将仪器设备的简单操作程序制成卡片,放置于仪器车的合适位置,方便使用者的操作参考[1]。另外,每台仪器建立使用登记本,每次用后均详细记录使用序号、使用时间、使用性能、使用者及登记人签名。
1.2 实行专科管理 我院是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手术室仪器设备非常多,我们实行手术室分组管理,设置专科小组,各类仪器分配给专科小组,由组长负责。各组组长指定相应年资的护士进行定人检查和维护,要求他们每周对所分管的仪器做到表面除尘及各仪器零件的整体性和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将检查情况记录在每台仪器的《维护保养和故障维修登记本》上。大型仪器设备放在专科术间,减少搬动。
1.3 保养及维修 在使用仪器出现故障时,专科组长会马上通知手术室设备工程师,手术室设备工程师会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维修。手术室设备工程师每天上班要查看维修本,及时维修有故障的仪器设备[2]。当仪器设备发生故障而手术室设备工程师又没有能力维修时,需立即上报主管仪器设备的副护士长并联系设备科,送设备科维修。使手术室仪器设备的管理程序化、规范化。
1.4 规范化培训 对新进的仪器设备组织手术室及相关手术科室全体医护人员学习,由设备工程师介绍所进仪器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操作流程、以及保养维修等重要事项。对新进贵重仪器,使用时设备工程师跟进指导。对新护士及新调入护士,由专科组长按照培训计划,培训仪器设备的使用及操作流程,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操作。
手术室配备工程师2年多来,在实施规范化管理前的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2年间,本科各型仪器和设备共维修32次。而在一体化管理实施的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2年里,本科在手术台次增加28%的情况下,各型仪器设备只维修了14次。原来,当设备出现故障,需打电话找设备科科工程师解决,从器械科进手术室加之换消毒洗手衣一般需十几分钟时间,延误了手术时间,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如此,手术室设备工程师的设置,使这种现象降为最低限度,提高了手术质量。因此,手术室配备工程师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一台手术的完成是由医生、护士和医学工程师共同协助完成的 。可见设备科配备专职工程师的重要性,它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可靠保证。因而,期望通过本文引起医护管理者对手术室设备维护的重视,建立一套完善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体系。
[1]宋烽,等.手术室护理管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229-230.
[2]仲民.手术室配置专职技工的管理体会.临床护理杂志,2004,3(3):49.
[3]程勤.手术室与设备科共同管理仪器设备的探讨.局部手术学杂志,2008,1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