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华
质量小组,也称之为“品管圈(QCC)”,最初是由日本石川专馨博士1962年创建,它是一种企业对员工的自主管理、全员品管及持续改善最佳的管理方式,它的有效实施有助于企业品质文化的创建,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经营运转绩效,进而增加企业的竞争能力[1]。
药房作为体现医院整体医疗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窗口,其管理能力的高低、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患者利益,也关系着医院的形象。怎样处理好药患关系,一直是药学工作者思考的问题。2010年2月,我院药房开展质量小组活动,主要就“降低药房调配差错例数”为主题,查找调配差错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法,增加患者用药安全性。通过6个月的活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先将方法和结果简要总结。
收集2010年2~4月和2010年9~11月我院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登记资料,统计质量小组“活动前、后的有关数据。
1.1 质量小组活动实施方法
1.1.1 组圈与选题 在药房抽10人组成了“优思圈”,“优思圈”即:优的思维带来优的行动,优的行动保证优的经营。经过讨论,选择以“降低药房调配差错例数”为活动的主题,目的在于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增加患者对药房和医院的满意和信任度。
1.1.2 现状分析和目标设定 整理2010年2~4月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登记资料中的数据,发现药房调配差错主要是由药品的条目差错和数量差错构成。针对这2方面差错,根据药房实际情况确定目标值,期望通过质量小组活动将药房调配差错例数降低60%。
1.1.3 方法拟定与实施 组员们集思广益,寻找工作中的漏洞,运用特性要因图法,对其进行分析,得出造成药品调配差错的因素为:未严格“四查十对”;药师的专业知识掌握欠全面;医师处方不规范;药师劳累过度、忙中出错等。就这些原因,组员们讨论了许多对策,最终确定了4条具体的措施并选出4名组员各负责1条对策的落实。①制定“四查十对操作规程”。规程规定了药师从审方到调配各个环节上的具体操作行为;在调配处张贴“药查清楚”、“药看清楚”、“你刚才核对了吗?”等醒目标示,时刻提醒药师在工作中注意,减少差错的发生。②规范医师处方。通过认真讨论分析,得出造成处方不规范的原因:医师对有些药品用法不熟悉,药学信息更新不及时、操作错误、患者多等因素。根据这些问题,组员们采取了以下对策:在医院信息系统中嵌入药品用法用量警示;数据库中进行抗菌药物的三级分类;在《医院药讯》中加强合理用药知识宣传等。③区别外观包装、药名近似的药品。有些药品外包近似、名称也易混淆,组员们归纳整理近似药品目录,设计了能够说明有多种规格、多个生产厂商、外观近似等情况的醒目标签,近似药品分开摆放,抢救用药品单独摆放。提醒药师们时刻注意,以减少差错的发生。④制定岗位制度。根据各个岗位分工、要求,制定不同的岗位制度,使药师们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和目标,以及自己的职责,给他们施加一定的压力,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以期他们在工作中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感,从而促进整个药房的管理水平。
1.2 问卷调查方法 采用随机问卷调查患者满意度,问卷拟定5个与药房服务相关的项目,比如服务态度、药品的包装、用法用量标签等;设立满意、一般、不满意3个级别。2010年5月和10月分别发放问卷50份。通过了解患者对药师调配工作的认可程度,来确定质量小组活动的成效。
通过质量小组活动使药房调配差错例数由原来的9.8例/周下降到3.6例/周,下降了63.2%,超出预期值3.2%,组员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责任心、与患者的沟通协调能力、团结凝聚力、积极性、品管手法及和谐度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2],在发放的50份问卷中,有效问卷分别为38份和42份,有效回收率为76%和84%,其中,质量小组活动后的1份问卷对取药环境不满意,在原因中说明是取药有插队现象;2份问卷对等候时间过长有意见;取药的方便程度,环境等方面有大幅提高,这主要与我院的新门诊大楼的投入使用有关,与质量小组活动的开展带来的因素关系不大。
这次活动准照质量小组的10个具体步骤(主题选定、计划拟定、目标设定、现状把握、解析目标、效果确认、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检讨与改进、相关指标标准化)加以实施。药师们通过质量小组活动,围绕平时工作的方针、目标或存在的实际问题开展活动,变被动工作为主动服务,提高了参与管理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了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提高了工作效率[3]。在满意度问卷调查的5个项目中,对用药指导、服务态度及取药的方便程度等方面满意度大幅上升,这说明对药师的服务认可度的提高。在药师与患者的交流方面还需要练就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方言,尽量使用普通话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为患者提供详细的用药咨询。总之,实践表明,在药房的全面管理中引入质量小组活动,在减少调配差错例数,增加患者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面效果显著,值得借鉴[4]。
[1]林瑞荣.品质管理.第1版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146.
[2]张幸国,赵青威,李盈,等.品管圈在医院药学管理中的探索与实践.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2009,12(4):234.
[3]许书慧,朱刚直,王红团,等.我院药学部推行品管圈活动的实践与体会.中国药房,2009,20(16):1227.
[4]姚荧,陈燕飞.通过品管圈活动降低我院门诊药房调配差错例数,2011,22(37):3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