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市区婴儿喂养状况分析

2013-02-02 01:18:18杨如兰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2期
关键词:奶量本市月龄

杨如兰

婴儿期是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关键时期,科学喂养是保证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降低营养不良的关键因素[1]。我国在2009年制定了《婴幼儿喂养建议》[2],为了解本地区婴幼儿喂养现状,进行本次调查,为今后本地区婴幼儿喂养提供指导和干预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随机抽取在儿保门诊体检的0~11月龄足月正常出生婴儿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46份(剔除54份填写不完整问卷),其中城区544人,农村402人。

1.2 方法 采用儿童保健册回顾调查和现场询问的方式,由经过培训的儿保人员负责填写问卷。问卷参照《建议》制定,主要内容包括:①4月龄时喂养方式。②7~12月龄配方奶喂养每日摄入奶量。③引入第一种其他食物种类。④一日喂养次数及夜间喂奶次数;喂养方式参照《婴幼儿喂养建议》进行分类。纯母乳喂养:只提供母乳;部分母乳喂养:母乳与配方奶同时喂养;母乳喂养:包括纯母乳和部分母乳喂养;配方奶喂养:完全采用配方奶喂养。

2 结果

2.1 母乳喂养现状 4月龄城区和农村纯母乳喂养率分别为36.95%、67.1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5.7~12月龄配方奶喂养儿日摄奶量情况 日摄奶量700~900 ml的有 50.85%,900 ml以上的 39.01%,另有10.36%日奶量700 ml以下。其中城区本地日摄奶量以700~900 ml居多,占59.56%,农村日摄奶量900 ml以上的较多见。

2.3 第一种其他食物引入情况 引入的第一种其他食物,42.91%为家庭自制小米稀粥(又称米油),33.40%为蛋黄,另有9.51%引入果(菜)汁,9.30%引入工业生产铁强化米粉,其余分别为挂面汤、面条、蛋糕等。引入泥状食物时间为(5.30±1.36)月,引入末状食物时间为(6.03±1.76)月。

2.4 不同月龄段婴儿日喂养次数及夜间喂养次数 4~6月龄段婴儿日进食≤4次的有1.16%,5~6次占64.69%,34.04%日进食≥7次;6月龄后日进食≤4次的4.02%,5~6次占53.70%,≥7次的达到42.18%。夜间喂奶情况,两个月龄段婴儿分别有73.68%和78.01%夜间喂奶1~2次,6月龄后有12.58%的婴儿停止喂夜奶。

3 讨论

3.1 该地区母乳喂养状况有待改善。通过调查发现,本地区母乳喂养率较低,尤其是城区纯母乳喂养率达不到50%,这与刘娜等报道一致[3]。母乳是婴儿的天然最佳食物,所含营养成分易于被婴儿吸收,且富含免疫活性物质,可以降低婴儿患腹泻、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危险性。《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提出,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达到50%以上。母乳喂养受多因素影响,爱婴医院的创建能有效促进母乳喂养率的提高。近年有关爱婴医院母乳喂养政策实施的力度减小,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3.2 农村婴儿较多存在奶量摄入过多现象 当无法进行母乳喂养或母乳不能满足婴儿生长发育时,须适时引入配方奶。《建议》要求,从4月龄开始每日提供适宜的配方奶量。7~12月龄婴儿每日维持总奶量800 ml左右。本次通过调查7~12月龄配方奶喂养儿日奶量摄入,帮助了解本市婴儿每日奶量摄入情况。结果显示,本地城区婴儿日摄适宜奶量的占多数,农村婴儿较多存在摄入过多。这种现象考虑农村婴儿6月龄后未及时引入其他食物或引入量不足,不能满足婴儿对营养的需求,故出现婴儿为满足需求增加奶量摄入的现象。

3.3 其他食物引入情况 婴儿期按序引入各种质地类型的其他食物,不仅能够满足营养需求,同时对口腔咀嚼、搅拌和吞咽功能的发育有主要作用。此次《建议》明确:婴儿4~6月龄是食物引入的“关键窗口期”,婴儿引入其他食物的年龄不能早于4月龄,也不宜迟于8月龄。有研究显示,22%的家长不知道添加辅食的确切时间或者方法、频率等[4]。本市当前在其他食物引入方面主要表现出引入偏早,这可能与近年来受多方信息影响,为能尽早促进婴儿生长,出现提早引导的养育氛围,故在引入其他食物时也随之出现引入过早现象。末状食物的引入建议在7月龄以后进行,但从本次调查来看,本市各类人群普遍存在引入过早现象,基本上都在7月龄以前已经引入蛋黄、鱼泥等末状食物,这可能与传统喂养观念4月龄后建议引入蛋黄补充铁营养等有一定关系。

3.4 引入第一种食物不合理。在选择第一种其他食物方面,《建议》要求添加铁强化米粉。本市引入铁强化米粉仅9.30%,与《建议》要求尚有很大距离,同时人群更多的以自制米粥、蛋黄及果(菜)汁作为第一种引入食物,可能与人群获取新的喂养知识的渠道较少,故仍延续传统喂养习惯有关。南方和北方地区在第一种食物引入方面有很大不同。南方以米粉为主[3],仅有极少数引入蛋黄、米粥,我市位居北方,引入第一种食物通常为小米油或蛋黄。

3.5 每日进食次数及夜间喂养情况 与《建议》提出婴儿3月龄后应逐渐由按需喂养过渡到定时喂养,易进餐4~6次/d,4~6月龄后夜间应不再进食。本市有相当部分特别是城区6月龄内婴儿存在喂养次数过多,夜间喂奶延续时间太长的现象。婴幼儿一日进餐次数与家长的喂养认识直接相关。一些家长希望子女的生长指标应在均值以上,低于均值即认为生长不良,继而出现过度喂养。夜间喂奶延续时间过长,次数过多,与家长误认为夜间深浅睡眠交替时出现的翻身、轻微哭吵等是因饥饿引起,从而进行喂奶有关。另外,《建议》提出给较大婴儿和幼儿转换食物时应选用高能量密度、高蛋白质易于消化的食物,含水量为主的食物能量密度低,且可增加胃肠道负担,故不宜经常食用。但本地区婴儿晚餐普遍以稀粥或奶类为主,能量密度不够,也造成婴儿夜间易饥饿,需增加喂奶次数。

本次调查仅就本市婴儿期喂养状况进行初步的总结分析,发现喂养状况存在问题,今后应大力推广《建议》,加强对家长的宣教,促进本市婴儿健康成长。

[1]张亚钦,李辉,夏秀兰.中国九市婴儿辅食喂养状况分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16(3):268-270.

[2]《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婴幼儿喂养建议.中华儿科杂志,2009,47(7):504-506.

[3]刘娜,刘景科,熊超等,武汉市江汉区0-18月龄婴幼儿喂养状况分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19(1):73.

[4]王小燕,汪鸿,徐海青.婴幼儿喂养行为与生长发育的相关性研究.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9,17(4):408-409.

猜你喜欢
奶量本市月龄
宝宝饱不饱,衡量有四招
抚触护理对新生儿排便、奶量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
健康之友(2020年5期)2020-08-13 11:20:31
湖州33月龄男童不慎9楼坠落上海九院对接“空中120”成功救治
科学生活(2019年7期)2020-01-01 08:28:02
本市首家大数据行业工会诞生
上海工运(2019年9期)2019-10-08 12:55:20
Should a colonoscopy be offered routinely to patients with CT proven acute diverticulitis?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and metaanalysis of best available evidence
提高育肥猪出栏率合理的饲养密度
不同月龄荷斯坦牛产奶量的研究
本市主要钢材品种平均价格走势图
投资北京(2017年5期)2017-06-10 23:01:33
曲奇饼盒中的挑衅书
本市二手房成交量及价格走势图
投资北京(2016年9期)2016-05-14 00:56:58